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486 代善的下場

  原本在遼東,被掠去的大明百姓就是主要的勞動力。建虜從中抽調這些勞動力中的青壯,去遼河平原開荒種田之后,其他各地的勞動力就一下緊張起來了。

  雖然還有朝鮮百姓在勞作,可大明百姓的作用,卻是無法代替的。建虜因此,講道理也好,威逼利誘也罷,讓幾萬蒙古人去取代大明百姓被抽調之后的空缺。

  這些蒙古人其實也知道,一是寄人籬下,多少要聽話才行;二是真沒吃的,不去干活會餓死的,因此,他們就不得不拿起了鋤頭。

  可是,他們從小到大,是放牧長大的,那鋤頭怎么握就怎么別扭,真得只有極少數人能適應放下牧羊鞭,拿起鋤頭的日子。

  由此帶來的種種不適,各種埋怨,慢慢地積累起來,不到半個月,就爆發了。

  “這種事情,根本就不是人干的事情,看看,手上是泡!”

  “對啊,我的背都直不起來了!”

  “當初要不是部族為了救援大清把主力都派來遼東,那我們就還在草原上放牧。如今可好,我們就受這苦頭?”

  “對,大清這是忘恩負義,不把我們當人看,就和那下賤的漢奴一樣對待,我不服!”

  不服的人多了,就終于出事了。

  事情是這樣的,建虜監工都習慣了,把低他們一等的蒙古人也當漢奴看了。看到蒙古人偷懶,有脾氣暴躁的建虜監工就用皮鞭招呼,結果一個不小心,把人給打死了。

  于是,周圍的蒙古人就一下爆發了,一群人圍過去,打死了監工,并開始搶建虜的東西,反正就是要把心中憋著的怨氣給爆發出來。

  好巧不巧地,聽說這邊有出事,建虜那邊派過來的騎軍剛好又是蒙古騎軍,到了現場一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頓時也反了。他們在為建虜賣命,結果家人卻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子,竟然天天在刨地,還要挨打,還吃不飽,還有人被打死……

  蒙古人引發的騷亂,很快就開始蔓延,畢竟遼東這邊,如今的蒙古人可是比較多了的。他們都懷念以前放牧的日子,對如今的遭遇都是感同身受,都認為是建虜害了他們。

  面對這個情況,多爾袞頭都不知道大了多少,這個事情要是不好好解決,大清的戰力就會立刻下降很多,甚至內亂之下,都不用等明軍來攻,自己就會垮了。

  幾個親王,都被多爾袞叫來開會,商量這個事情。

  然而,如今多爾袞是攝政王,他的權力大,責任自然也大。其他親王基本上都不做聲,就只有多鐸給他回應一下。

  于是,多爾袞就怒了,看著代善咆哮道“難不成,你們以為這個大清是我的,你們就沒有份了?這么重大的事情商議,你怎么敢明目張膽地打瞌睡?”

  所有人都看向代善,不過沒人替他說話,包括他兒子岳托。

  代善睜開眼睛,好像費了很大的勁,生氣地說道“我在想著啊,別對我吼,我比你們有大局觀,你們……你們勾心斗角,就……就只有我……一心為大清……”

  話還沒說完,忽然,他嘴角一歪,整個人竟然沒有坐住,就從椅子上滑了下去,如同一堆爛泥一樣躺地上,口吐泡沫。

  多爾袞看得大驚,連忙傳御醫。

  這一會,崇政殿內的這些人,都沒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了,紛紛搶過去看情況。

  御醫匆匆趕來,檢查之后得到結論,說代善年事已高,之前的時候,身體就已經不大好了,這一次,是身體虛弱,中風了!

  這時候的中風,是認為風邪所致,很難好的。加上代善一把年紀了,基本上可以說,大清又一個親王,要退出崇政殿了。

  一番忙碌之后,代善回家等死,崇政殿內,該要解決的事情,還是要解決才行。

  出了代善這樣的事情,特別是代善最后說得話,確實給他們有點影響。幾個親王放棄了看戲的心態,開始認真地商討起這個事情來。

  最后,多爾袞并幾個親王商量了一個辦法,擬旨之后,就由多爾袞來找已經不再垂簾聽政的太后布木布泰。

  “糧草物資的事情,相信太后也是知道的。實在是大清拿不出更多的糧食,要不然,肯定不會讓科爾沁族去耕作。”多爾袞讓布木布泰屏退宮女內侍之后,便嚴肅地說道,“如今科爾沁族有造反跡象,希望太后為大清未來著想,頒發此道旨意!”

  說完之后,他便走近布木布泰,幫她展開擬好的圣旨,擺在布木布泰的面前。

  滿清對于男女之事,并沒有像漢族那樣嚴。對他們來說,各種關系都有,那是一點都不稀奇的。因此,屏退了宮女內侍,要說什么話,也不會有人特別反對。

  此時,布木布泰低頭看了一遍這道旨意,那臉色,頓時就不好看了。

  這圣旨上,是以布木布泰的口吻,嚴厲斥責了鬧事的科爾沁族,對于鬧事的科爾沁族人,定然不放過,要大義滅親!

  布木布泰看到這道旨意,還能開心就怪了!

  “太后,這是微臣和其他幾名親王一起商議,最好的辦法了。”多爾袞聲音提高了不少,帶著一絲威脅說道,“如若不能用雷霆手段,再這么鬧下去的話,恐怕以后都不會有皇帝親政的事了!”

  聽到這話,布木布泰又是一愣。說實話,她感覺到了逼宮的意味。可是,仔細想想,她發現她又沒有什么選擇。娘家、族人和自己兒子的皇位、江山,哪個輕哪個重,她并沒有過多猶豫。

  除此之外,她也感覺到了自己雖然是太后,可似乎并沒有多大保證!

  看著眼前的多爾袞,布木布泰一下便想起了他的親娘,就是被皇太極等人逼著,活活給努爾哈赤殉葬的。

  皇太極死的時候,他們之間有對列,最終妥協由福臨當大清皇帝,她也就沒有什么事情。可是,如今要是這些親王都聯合了起來,那他們要她死的話,真是一點反抗能力都沒有!

  這么一想,布木布泰的心里就有恐懼感了。對于這份圣旨,她并沒有再用商量的方式來為她的娘家爭取利益,而是立刻回答多爾袞道“宮外的事情,憑攝政王做主便是!如今科爾沁族也是大清子民,該怎么做,也由攝政王說了算!不管怎么樣,攝政王都是大公無私,這一切,都是為了大清。不要說那些鬧事的本就有罪,要是其他科爾沁族的敢給大清麻煩的,本宮也絕不會姑息。還有本宮姑姑那邊,也可以由本宮去說,一起出這道圣旨。不過,攝政王須得答應本宮一個條件……”

  多爾袞一開始聽著,沒想到布木布泰會同意,而且還超出了他的預期,要連同出自科爾沁族的哲哲太后那邊,也在這份旨意上署名,那當然是最好的。這正高興著呢,就聽到了轉折的話,頓時,他就有點不高興了。

  不過多爾袞也想得開,政治么,無非就是討價還價,便點頭說道“太后有什么條件,盡管說出來便是!微臣要是能做到,自然是會應允的。”

  布木布泰聽了,眼角露出了一絲媚態。她要找一個靠山,要抱一個大腿,至少在她兒子親政之前,要有一個靠山才行。而最好的靠山,自然莫過于攝政王了!

  良久之后,多爾袞回到崇政殿,對等在這里的親王點頭說道“兩位科爾沁族的太后都署名了!”

  結果出乎意料的好,讓岳托等人都有點意外,不過他們也不多想,能有這樣一份旨意,就可以出兵平叛,來個殺雞駭猴,讓其他蒙古人知道,在遼東,誰才是主子,誰又是奴才而已!

  唯獨多鐸最熟悉多爾袞,感覺有點不對,等私下說話時,便好奇地問道“你在宮里做什么了?”

  “做什么?能做什么?我什么都沒做!”多爾袞立刻矢口否認。

  多鐸聽了,卻好像是明白了什么,露出了那種你真厲害的笑意。

  對于多爾袞做了什么的事情,其實遠在大明京師的崇禎皇帝是最了解的。因為多爾袞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給他來了一個文字直播的。

  對此,他很是有點感慨,想著自己這個蝴蝶翅膀扇動之下,有些事情,就好像還是根據傳聞中那樣了。

  不過這個事情,他也只是這么感慨了一下,就拋之腦后了。

  對于遼東發生的那些事情,到目前為止,崇禎皇帝是純粹當一個吃瓜群眾而已的。

  盧象升去策反孔有德的事情,雖然奏章還沒到京師,他已經了解,并對此很贊賞,這個事情,他肯定會同意并推進。

  孔有德那邊,雖然沒有竊聽種子,可結合多爾袞身上的竊聽種子反饋回來的消息,崇禎皇帝也能明白,孔有德是真得在認真做事了。

  還有,多爾袞召集那些漢奸商議的事情,崇禎皇帝也知道得一清二楚。對此,他一點都不擔心。

  所謂蝦夷,崇禎皇帝還是知道一點的,就是后世稱為北海道的那個島上的土著。就如今這個年代,那個島上的土著能有多少,糧食產出又能有多少,建虜想要和蝦夷交易而得到足夠的糧食物資,那純粹是癡人說夢!

  出兵占領北海道,把蝦夷變成他們的奴隸,為他們撲魚,還有組織漢軍為他們在遼東河流上捕魚,這又能捕多少魚?這個年代,捕魚技術又不可能有多發達。這一點,崇禎皇帝坐船去遼東的時候,就有和鄭芝龍順口聊起過。海邊的漁民,那可都是一個個拿命在捕魚的。要真那么容易的話,漁民早就成為各種行業中最有錢的那個了。

  所以,歸根結底,建虜的糧食解決的最大可能,還是來自孔有德那邊的開荒種田。而孔有德之所以如此積極,把建虜在農耕上的事情包攬過去,就是因為盧象升讓他這么做的。不得不說,盧象升這一手,玩得真是絕,只要能成功,釜底抽薪之策,就能給建虜以最沉重的打擊,遠比殺傷一些建虜要來得實在。

  從目前來看,孔有德做得非常好,既然如此,那就要好好規劃下,怎么把孔有德等人接應出來,至少自己這邊,絕對不能讓真正做事的人吃虧!

  看著遼東的軍事地圖,找到鐵嶺所在,圈了遼河平原,崇禎皇帝看了一會之后,心中便大概有了底。現在離秋收行動還有不少時間,足夠自己進行布局了。

  心中有了腹案之后,崇禎皇帝便又想到了竊聽系統中聽來的另外一個事情,就是建虜有可能會去找倭寇聯盟。

  對此,其實他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

  琉球國那邊的事情,就是大明對倭國動武的一個借口。但是,要是倭國真不閉關鎖國,要和建虜聯盟的話,那就最好了。

  攻上倭國,和引蛇出洞,把倭國引到朝鮮,或者遼東再消滅,這兩種情況,都不用想就知道哪種對大明最為有利。

  事實上,就戰爭的動員能力來說,倭國要比建虜更為強大。

  建虜滿打滿算,包括其他民族的算起來,總人口有個五十萬就了不起了吧。但據崇禎皇帝在后世逛論壇時,看到一個事情,印象深刻,因此對倭國有所了解。

  當時,論壇上有人和倭人在爭論,說三國波瀾壯闊,而倭國的戰國其實就是村斗。結果被倭國的人給打臉了,資料顯示,三國時候,總人口就只有八百萬;而倭國的戰國時期,人口就有一千多萬。在德川幕府初期,人口更是到了兩千兩百萬之多。

  雖然有人說,三國是有隱戶,倭國那邊很少有隱戶,但不管如何,這個人口數量還是出乎了意料。也讓崇禎皇帝因此記住了這個時期,倭國的人口大概有多少。

  由此可見,倭國并不是那么好對付的,如果把倭國的常規軍引蛇出洞的話,絕對要好打很多。

  這么想著,崇禎皇帝便在心中為建虜祝福,記住一定要去找盟友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