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那么少?看著還不到兩萬人。
火炮也少,只有區區二十幾門!
好像也沒什么騎兵,清一色的都是步兵方陣 難道就要勝利了?
這幸福來得也太快了吧?
看見三十二個明軍的步兵方陣(都是營方陣)在距離自家陣前三里左右的空地上緩緩展開,也列出兩個大橫隊(每個橫隊都有16個方陣組成)的時候,清軍這邊的將士心里面都快樂開了花了。
他們原本以為明軍的人數比自己多,沒想到才這么點人,這下可好了,總算能大獲全勝了!
多鐸站則在一個臨時搭起來的望臺上,舉著望遠鏡在往明軍的陣后張望。不過看不大清楚,因為現在正是太陽逐漸升起的時候,而明軍背光,清軍則正對著太陽。所以看不太清明軍后方有沒有大軍開進激起的煙塵。
不過多鐸還是不會相信明軍只有這么點數目的,他轉身從高臺上下來,尼堪和岳樂兩人就在高臺下等著。
看見多鐸下來,尼堪就大聲提出建議道:“皇太叔,南蠻子一定有后陣,現在應該沒有到齊,這是咱們的機會,不如先攻他一陣,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
多鐸又瞧了眼岳樂,岳樂道:“皇太叔,南軍善于筑壘,咱們可不能給南軍筑壘的時間,要不然就難打了!”
多鐸皺眉:“岳樂,你認為南軍可能用咱們面前的32陣步軍掩護后隊在筑壘?”
“可能性很大!”岳樂說,“我軍利于速戰,南軍利于持久如果讓他們完成筑壘,我軍就會陷于進退兩難之間了。”
多鐸點點頭。筑壘相持對他而言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因為他的軍隊半數是步軍,不是說走就走的。
而且他的軍隊大多是亦軍亦農的“班軍”,現在出陣已經好幾個月了,今年的春耕多半誤了。如果再拖幾個月,那么連補種的機會都沒有,到了秋季就得大大歉收。
如果雙方對壘到秋天還是決不出勝負怎么辦?再拖到明年?
到時候就不是后方歉收了,連前線七八萬大軍的吃飯也成問題了 “岳樂,交給你了!”多鐸知道岳樂謹慎穩重,有大將之風,所以就把頭陣給了他,“72個牛錄的步軍都給你好好打!叫南蠻子知道咱大清天兵的厲害!”
“嗻!”
岳樂行了個打千禮,領了多鐸的將令就往前線去了,還沒到地方,前方就響起了隆隆的炮擊聲。
這是明軍徐海軍節度使高杰所部的2個炮兵營所轄的32門3磅炮在開火!
別看明軍火炮的數量較少,但是布置得非常集中,所以在局部區域是擁有火力優勢的!
其實高杰的兩列步兵大陣也擺得比較密,每個營的大約240名長槍手都組成了4列橫隊,兩個橫隊之間的距離都比較近,只有不到20步。而每個營所屬的約240名火槍手,則在長槍橫隊前列了三排,每一名火槍手間的間隔只有半步。而且前兩排火槍手還錯開列隊,這樣前兩排的火槍手就可以同時開火。而第三排的火槍手則是替補,用來補充前隊的損失以維持隊列很顯然,高杰的打算就是最大限度的發揚火力,用槍彈給予對手最大的殺傷了。
在火槍手前方,就是一字排開,正在急速射擊的32門3磅團炮了!
它們轟擊的目標就是兩里多外的清軍炮兵陣地,打出去的都是昂貴的鉛彈。這個時代的炮彈有鉛彈、石彈、鐵彈、霰彈四個品種,其中鉛彈因為比較軟,比較容易塞進青銅炮膛,所以可以做得比較大,炮彈和炮膛間的游隙就小,氣密性就比較好了,所以打得又遠又準。
而且明軍的炮手經過這些年的嚴格訓練,手藝也看漲了,發炮的速度很快,瞄得也準。不再需要齊射和統一觀瞄(這樣會影響射速),就能把鉛彈一堆一堆的打到清軍炮兵陣地上去了。
清軍的炮陣,頓時就是一片煙塵斗亂,人揚炮翻。
當岳樂冒險步行上到前沿的時候,清軍的炮兵也開始反擊了。因為不斷有明軍的炮彈落下,所以清軍的炮兵陣地上亂成一團。不斷有大炮被打翻,有炮聲被打死打傷,慘叫驚呼之聲此起彼伏。
在這種情況下,訓練水平并不怎么高(訓練炮兵對多鐸來說太貴了)的清軍炮手就打得非常亂了,既不快,也不準。雖然大炮的數量是對手的三倍,但是卻沒發揮出應有的威力,轟了好一會兒,似乎也沒打啞幾門明軍的大炮,倒是自家這邊已經有五六門火炮被打翻了。
不過這些清軍大炮也不是完全沒用,倒是制造出不少煙霧。因為今天的戰場上沒有什么風,硝煙一下散不掉,所以戰場中央很快就煙霧彌漫,能見度急劇下降。
“吹號,擂鼓!”岳樂等待的就是這個時候,所以毫不猶豫就下了命令。
二月十三日,剛到午時,40個牛錄的清軍步兵,就開始在一陣一陣的戰鼓聲中,結陣而進了。
因為火槍的數量不足,所以多鐸的步兵沒有辦法采取歐式的方陣戰術,而是采取了火槍、長槍、刀牌和弓箭手混編的辦法。其中火槍手在每個牛錄中的占比都在八分之一左右,也就是三十幾個不到四十個的樣子。在交戰開始的時候,他們都列在陣前,一般就是擺出兩列或是一列,打個五六輪排槍就算完事——也不可能多打,因為他們的火繩槍的槍管需要時間冷卻。
火槍后面是弓箭手,數量也和火槍兵差不多,火槍兵打完排槍后就會后撤,接下去就是弓箭手上去射箭。也沒條件多射,一般也是射上十箭二十箭下去休息。
火槍手、弓箭手忙完,就是長槍兵和刀牌兵的活兒了 當清軍的步兵出擊時,他們的火炮就停止射擊了——因為火炮前面都是自家步兵啊!
對面的明軍炮兵雖然看不清前方的情況,但是聽見清軍的大炮全都啞了火,也就知道清軍的步兵要上來了。
于是他們也停止射擊,開始填裝霰彈和轉移彈藥車了。
霰彈也就是兩三發完事兒,而且3磅炮的霰彈也沒多大威力,根本不足以擋住整整40個牛錄的清軍。所以打完霰彈后,炮手就得趕著挽馬,拉著大炮轉移了。
看到炮兵的彈藥車先撤了下來,后面的明軍火槍兵都緊張起來了,連級軍官們紛紛吹響了“準備戰斗”的口哨,基層的班長、排長們則開始下達命令。
“點燃火繩!裝填彈藥”
一陣紛亂之后,明軍的陣地前沿突然變得異常安靜,沒有人聲鼎沸,也沒有了炮聲隆隆。只有密集到數不清的轟隆隆的腳步聲音 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轉睛的看著前方。硝煙已經散去了不少,大隊大隊的“白色清軍”已經出現在了所有人的視線當中。
“轟轟轟”
擺在步兵前方的3磅團炮再一次打響!這次噴出來的是霰彈,二三十個火槍鉛彈用鹿皮包著硬塞進炮膛,現在被爆燃的火藥一下推了出來,在炮口猛地散開,飛射向前,掃在了一百多步外的清軍火槍手們的身體上,白色的棉甲頓時被打成了血紅顏色,中彈的士兵連慘叫都來不及發出,就仰面翻倒在地,沒了動靜。
但是沒有中彈的清兵,還在蒙著頭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