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50章 ???誰是李阿斗

  “你說什么?你也要南下去......去搶?”

  李定國聽見兒子的“志向”,很有一點無語了。雖然他家兩代為匪(張獻忠和他),但是現在已經改了,改當軍閥了,潤興這孩子怎么還老是搶啊搶的?跟誰學的?

  “是啊!”李潤興使勁兒點了點頭,笑著說,“阿達,額已經和太子爺說好了,來年出兵天竺,額就跟著去。到時候多搶一點回來,好孝敬阿達。阿達您也苦了大半輩子,該享清福了......等有了天竺國的財貨,也夠額們大家過好日子了。以后阿達也不要再和吳三桂那惡賊在陜西打生打死了,還是早些回云南去享清福吧!”

  享清福?李定國都無語了,現在大順朝正是存亡之秋啊!拼命都來不及,怎么可以享清福?

  “這些胡話都是誰說的?”李定國的臉色已經陰沉下來了,目光灼灼地看著兒子。

  李潤興被老爹的臉色嚇了一跳,說話都不利索了,“阿,阿達,您,您這是干什么?”

  “說!”李定國吼了一嗓子,“快跟額說,到底是誰要享清福的?”

  “阿,阿達......昆明那邊人人都這么說啊!”

  “都有誰?”李定國怒視著兒子。

  李潤興一向害怕他老子李定國,哪里還敢隱瞞,只好吞吞吐吐地說:“太子殿下、秦王殿下、漢王殿下、隋王殿下、唐王殿下、宋王殿下他們都這么說,還有一群侯爺、伯爺、子爵什么的,也都是這個意思。和兒子一輩人更是個個都摩拳擦掌,想跟著太子爺去天竺發財......”

  “什么?連秦王都是這個意思?”李定國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秦王孫可望可是“老西一脈”的大哥,他打仗的本事雖然不大,這些年也沒上過戰場,但是他治國理財的能力不差。自打順西合流后,就一直和牛金星、宋獻策、顧君恩這些人搭檔,組成了大順朝的內政團隊。

  大順朝還有多少家底,還能維持多大的戰爭規模,他再清楚不過。而且他還是李來亨的岳父,他閨女還和李來亨生了幾個兒子,顯然不可能是李繼成一邊的人物。

  如果連他都不愿意打仗,只想要享清福了,那么昆明那邊的問題就真的有點大了......朝廷怕是出了李阿斗了!

  “這樣可不行啊!”李定國猛地站了起來,踱了幾步,才轉過身對羅虎道,“羅侯,額得走一趟昆明......陜西這邊的軍務,就暫時交給你來擔當了。”

  李定國身為議政八王之一,本來就該回昆明去給李過奔喪,同時還要向李來亨行人臣之禮,再接受議政之請——就是一些走過場的禮儀,如果前線戰事緊急,也可以讓人代理。

  這段時間陜西的明軍得到了李過駕崩的消息,已經有點蠢蠢欲動了,所以李定國本想在定軍山坐鎮,等局面穩住了,再回云南去給李過奔喪。

  可是沒想到李過尸骨未寒,大順朝就出了李阿斗......這下李定國可不能不回云南去匡扶朝綱了。

  “晉王,不至于如此吧?”羅虎搖搖頭道,“陜西之戰一打就是七年,得勝之日遙遙無期,府兵將士疲于疆場,川陜之民苦于徭役......長此以往,國家的根基都要動搖了。”

  李定國跺了跺腳,“云南溫柔鄉里的那些人不知道陜西之戰如何要緊也就罷了,你怎也說這樣的話?你難道也以為陜西的戰與不戰都在于額們?額們退了兵,就能安享太平榮華了?”

  羅虎搖搖頭,他也在陜西戰場上呆足了7年,深知明順兩國的國力和軍力都存在較大差距。為了維持目前這個順攻明守的局面,李定國真是費勁了心思。別看他這幾年來的種種謀劃,最后都被吳三桂指揮的明軍在戰場上擊破,似乎是徒勞無功。但是吳三桂麾下的十幾萬明軍也因此被牢牢牽制在綿延1000余里的陜西前線的各處,動彈不得。

  而且陜西前線只要一日勝負未分,朱明朝廷就不得不在陜西投入大量的精力,還要為隨時可能出現的陜西大敗準備后備兵力、

  另外,長達7年的拉鋸也讓陜西之戰變成了一場“政治仗”和“人心仗”。

  一旦順軍撤離關中,就意味著明軍取得了這場“七年之戰”的勝利,這將會極大鼓舞明朝的人心士氣,同時極大的打擊大順這邊的軍心、民心。

  李定國說:“羅侯,額們頂在陜西這邊雖然苦一點,但是卻可以護著國家的北關。自古收川之兵,多自北向南,通常得先取秦嶺,而后下漢中、破劍閣,直擊成都、重慶二府。而如今我軍頓兵秦嶺以北,就是全有秦嶺之地,可以在山中各處從容設防,使之成為屏蔽。朱明之兵不知秦嶺虛實,焉敢貿然行險?彼不敢弄險,額便可以穩守,大順江山就可以安然無恙了。”

  羅虎輕輕點頭,李定國的軍略還是很高明的!

  歷來建立在四川的政權之所以覆滅,除了自身腐敗的原因,就是遭到北方敵人的突襲了。

  四川雖然有群山環繞,但是屏蔽四川的群山中最要緊的秦嶺,卻很容易被擁有陜西的大國政權完全控制或大部控制——四川政權要控制秦嶺,就只能以漢中為基地。而對面的大國則可以以關中為基地。

  關中的人力物力數十倍于漢中,所以關中方面很容易通過不斷滲透的辦法,完全控制秦嶺。

  而秦嶺一旦被敵人控制,四川政權就是坐等偷襲......

  “晉王,末將明白您的苦心!”羅虎道,“您放心吧,有末將守在關中諸原,那吳三桂別想前進一步。”

  “有羅侯在關中,額當然放心......”李定國的話只說了一半,他真正不放心的還是朝中的阿斗。

  “對了,晉王,”羅虎又問,“朝廷送來的88萬兩銀子和48萬貫銅錢要怎么分?”

  分錢了......本來是開心的事情,但是李定國卻一點要高興不起來。

  他看了眼兒子,“皇爺怎么說的?”

  李潤興說:“阿達,皇爺說銀子都叫當官的分了,銅錢給普通府兵分,其中的8萬兩銀子是給您的......”

  “什么?給額8萬?”李定國愣了愣,“怎么那么多?”

  李潤興道:“不多,不多,議政諸王都是這個數目,侯爺給5萬,伯給3萬,子爵給2萬,男爵給1萬......男爵以下,也依著官職大小,各有賞賜。”

  “八個王爺就是64萬,還有那么多的爵爺,還有那么多的官......”李定國眉頭大皺,“從天竺得來的800萬就差不多了吧?下面的府兵怎么辦?”

  “府兵們放賞銅錢,”李潤興道,“這幾年云南產銅鑄錢很多,就是為了放賞準備的,現在正好用上。另外,那800萬兩也沒用完,還有一百四十多萬......牛相提出用來購回土地券。一畝土地券折銀2兩,先購回70萬畝。”

  “購回土地券?”李定國搖著腦袋,“土地券是用來賞北功的,雖然很難兌現,但終究是個念想,一旦回購,豈不是說朝廷已經不大算北伐了?”

  “這個,這個......”李潤興真不知道該說什么了,大順朝廷的確已經放棄了北伐的想法,準備將打劫的精力放在印度,同時對大明采取全面的守勢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