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19 敲定了新生意

  樂得那沈耀軍嘿嘿嘿的站起來,一把拽住那兔王大兄弟的胳膊,好言好語的勸慰到:“別介啊兄弟,你好歹還是一個做大生意的人呢。”

  “怎么耐性這么差呢?”

  “我這話還沒說完呢,你怎么就知道我沒錢還有沒錢的辦法呢?”

  “我跟你說個方法,你聽著,我說著。”

  “聽到最后你若是覺得這個法子不錯的話,那我也不會收你什么咨詢費加盟費五六的,權當交個朋友白送給你了。”

  “你看成不?”

  “你要是不說話我自當你就是答應了啊!”

  “那你看啊,事情是這樣的。”

  “我們家呢有個鋪子,不過不是做干洗生意的,是做裁縫生意的,我媳婦那手藝,我跟你說吧……balabala……”

  “嗨,你這眼里怎么有蚊香?我這打岔了是不是,咱們還是說正事兒吧。”

  “我們家就在廠甸那一片,鄰里關系特別的融洽。”

  “我就想著吧服務大眾,將那一片,也不多,三百六十二戶,一千幾百大人的雜居區域洗衣服的問題給解決了。”

  “也不枉我們便民的決心不是。”

  “你看這樣,我在我那鋪子口掛著你這個兔王洗衣店的招牌,顏色也選那蔥綠的色,圖案也掛那紅眼的兔子,對,衣服呢我全給你主動的收起來,有生意了就給你送到這家總店里邊。”

  “旁的不多說啊,光這第一單,據我媳婦的不完全統計,就有五十多件兒了。”

  “水洗的干洗的都有。”

  “我們呢就按照平價市場的干洗費用來,但是你呢要給我加盟商的批發價。”

  “畢竟我在這其中也付出了勞動,總要賺一個辛苦錢的吧?”

  “還有啊,最開始肯定是件數特別的多,但是也不可能日日都這么多件兒啊。”

  “那到了以后,甭管我一天拿過來幾件兒,咱們得說好了,你都按照批發的價位給我走。”

  “咱們做的是一個長長久久的合作,賺的是一個擴大影響的宣傳,你說對不對。”

  “最起碼,我家邊上的SOGO商城里邊的什么德國的施耐德普洗衣連鎖店鋪,就得在心里把你罵上一個整圈。”

  “他那的生意最少有三成都得被你家兔王給搶跑了。”

  “而你呢,是一點兒成本都沒有付出不說,還不用承擔開新店的風險。”

  “這辦法還不單單是只用在我家這一家店鋪上,但凡是你家直營的干洗店店鋪所輻射的區域內,都可以這么擴張起來。”

  “你不但做了無本的買賣,還能從這些掛牌店送過來的衣服數量以及質量上來判斷那個區域的人群對于干洗的需求量。”

  “到了你再擴大經營規模,開啟正式的第十七家分店的時候,你不就知道在哪個位置開下去了?”

  “這樣環環相扣,就變成了你永遠都能夠選擇一個最正確的地腳開設新的店鋪。”

  “到那個時候,別說是十幾家店了,我覺得啊,您都能將鋪子開出北京,鋪遍全國呢!”

  說完沈耀軍還適時的對著那個兔王的老板比出了一根佩服的大拇指,恭維的這位跟沈耀軍差不多大的漢子,那是略顯得意。

  可是等他高興完了,將沈耀軍的這番話一琢磨,就覺得,哎呦喂,是這個理兒啊!

  這可真還就是免費雇人打工,幫自己擴張影響力了啊。

  越琢磨越覺得可以干干的老板就朝著沈耀軍的方向伸出了手,在這個時候他才以一個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跟沈耀軍商談了起來:“在下施文水,家住西城門展覽路少年宮附近。”

  “也是這附近老廠區的工人,只不過是早期下崗的那一批。”

  “既然都是工友,咱們兩家也勉強算是鄰居,我覺得你那個提議可行!來來來,去我的辦公室里讓秘書草擬個文件,咱們今兒個就把這事兒辦了吧。”

  沈耀軍一聽,哎呦喂,難得碰到一個有牌面的北京人啊。

  他也不管這位的名字為什么會叫做‘是溫水’了也不在乎都住的跨區域了也算是鄰居的小細節,那是跟著人就往這工廠店的柜臺后面走去。

  可是等到到了施文水的‘獨立’辦公間了之后,他才感受到了這位做大生意人的硬核實力。

  那后邊的辦公室的大小,跟他家的小裁縫鋪子一邊兒大不說,辦公室內唯一的辦公人員,兼顧了端茶倒水采購打字復印以及前臺接待不說,還兼任了這施文水的老婆一職。

  若不是他們熱力單位在他們家洗了得有好幾年的制服了的話,沈耀軍現在說不得就要拔腿走人了。

  瞧著跟個騙子皮包公司真沒什么兩樣。

  “我這水洗的衣服,單件兒8塊,干洗的根據面料全都給你打一個八五折。”

  “這可是我給底下的加盟商的價格了,若是再低了,我這里就真的做不下來了。”

  施文水說了這洗衣的價格。

  沈耀軍在此之前早就在周邊進行了比對,這個價位挺符合他的心里預期的。

  一件兒普通的水洗衣服他們能賺2塊,其實賺的最多的還是高檔衣物的洗滌。

  別看八五折好像是一個并不算太高的折扣,擱在一件兒水洗的衣服身上,它甚至只有一塊五毛錢的賺頭。

  可是只單單一件兒外套的干洗就要二十的平價費用,他們打了折扣的差價一下子就躥升至了三塊的高額利潤。

  這還沒算上皮革保養,毛皮翻新等更加昂貴的服務。

  若是來上那么一件兒,都抵得上收十件襯衫的錢了。

  兩個人因為聊得開心,在合同上也就沒多糾纏。

  等到他們將代理點的合同簽下來的時候,一來二去的竟然成為了挺不錯的朋友。

  出了干洗店的大門,作為好友的施文水就得勸勸這位還打算繼續去熱電廠燒鍋爐的兄弟,讓他將眼光放到長遠的所在了。

  他指了指屋里邊將文件整理整齊,又開始打拓客電話的老婆,跟沈耀軍普及了一下南方妹子做生意的機靈勁兒。

  是的,施文水是一個少見的會找外地妹子結婚的背景純爺們,這事兒擱在九幾年的那會兒,還是滿少見的一個現象。

  沈耀軍瞧著這位兄弟的模樣還挺得意的,指著身后那位一瞧就特別能干的女人夸耀到:“你瞧見我老婆沒?”

  “溫州小娘呢!”

  “特別會做生意,也特別敢闖!”

  “當初我剛下崗那會兒,就蹲在這片馬路牙子邊上。”

  “那會這條路對面是工廠區,可是我這店鋪,就這一片都是荒地呢。”

  “當時我就琢磨,我這下崗了怕是就活不下去了,連個媳婦都娶不到,這日子活得還有個什么勁兒。”

  “我琢磨著是不是干脆跟那個把我擼下來的廠長同歸于盡了算了。”

  “可誰成想,就碰到她這個傻姑娘呢?”

  “自己一個人扛著一個那么大的包,說是來首都找機會來了!”

  “嘿我當時就樂了,這世上竟然有比我還慘的人呢?”

  “我這么能耐的人都丟了工作了,當時倒了多少個廠子啊,下崗的職工千千萬,她一個小姑娘以為首都人民就沒下崗了?”

  “我這一下子就不想同歸于盡了啊,我得讓對方明白這地兒沒前途啊。”

  然后呢,都不用施文水再說下去了,沈耀軍就明白這位稀里糊涂的反倒是被人給拿下了。

  現如今這人的腦子里所想的,反倒不像是一個地道的京城人士了。

  他的思維與想法跟那些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出現在京城之中做小生意的南方人是一模一樣了。

  拉的下臉皮,放得下身價,著眼于小處,卻特別的獨到踏實。

  沒有假大空,卻是悶聲發大財。

  不知道為什么,沈耀軍還真就被對面的這個男人以及他身后正在做的事情給觸動了。

  于是這位平日里能躺著絕不坐著,能坐著絕對不站著的懶人,第一次有了一種躍躍欲試的想法。

  而帶著合同回到了自家開著的小裁縫鋪子的沈耀軍就將自己的想法與何紅英說了起來。

  “老婆?”

  “嗯?”

  “你說,我也辭職不干了怎么樣?”

  聽完沈耀軍說的這句,正拿著尺子比著裁布料的何紅英就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帶著點疑惑的問到:“怎么?”

  這沈耀軍搖了搖牙就將自己這一路上所想的事兒跟何紅英說了起來。

  “我想辭職單干。”

  “至于干什么我都想好了!”

  “你那個裁縫店我瞧著生意漸漸的好了,你有沒有覺得有時候人手就不太夠用了。”

  “比如說去采購個布料的時候,也只能關了店鋪,那有好些生意就這么給耽誤了。”

  “還有,既然我將那個干洗衣服的活給談下來了,那咱們這個業務就擴大了好多了。”

  “街坊四鄰的問一句有沒有要洗的衣服,這活干得需要人吧?”

  “將干洗的衣服取回來了,我覺得咱們還可以增加一個上門取衣,上門送衣的便民服務。”

  “住在這里的老人多,腿腳不靈便,可能也就懶的往咱們這里繞一下了。”

  “若是我勤快著跑著,我覺得能增添不少的生意呢。”

  “還有,咱們家不是有兩個人在家里吃飯嗎?”

  “這個月下來,那兩個人每月交的那一千塊竟然各有一百五的富裕呢。”

  “我琢磨著現在都是兒子在做飯,有些耽誤他學習的工夫了,索性我就將做飯的活也給攬下來,再去204中學還有師大附中這附近貼一張小飯桌的招牌。”

  “再找黎子瑋問問他在工商稅務那邊有沒有熟人,咱們一并將小飯桌的餐飲執照和裁縫鋪的執照一起給辦下來。”

  “到了那個時候,學生家長也信服,咱們也能順帶賺個辛苦錢不是。”

  “于是我再怎么一扒拉,嘿,光是這兩樣小生意我一個月就能賺三四千呢。”

  “那我干嘛再去干那個累的半死,苦哈哈的1200塊的體力活呢?”

  “就沖著國企的名頭?”

  “我要是技術工種我肯定不下來單干,可誰讓我就是一個賣苦力的呢。”

  “你說是吧,媳婦。”

  “若是我也下來了,咱們就能多賺一些錢了,給兒子再報一個那個什么繪畫素描班。”

  “咱兒子不是喜歡那個什么服裝設計嗎?這不學藝術可咋考呢?”

  瞧著沈耀軍在談論此事時的紅光滿面,何紅英也被這樣的老公給感染到了一絲的亢奮。

  她抿著嘴,有些開心的笑了,再低下頭來的時候,就對著沈耀軍說了一聲:“好!”

  家中第二個人主動辭職的事兒就這么定了。

  而這個家里并不只有一個人在往更好的方向去努力。

  最起碼現在的沈度與以前相比更加的努力了。

  因為報了補習班的緣故,沈度每天放學后去接阮柔的任務就暫時的結束了。

  只不過他低估了一個全市重點中學對于學生們的要求程度。

  在得知沈度竟然主動的報了自己班級老師的補習班了之后,這位在學習上一直名列前茅的姑娘也跟著松了一口氣。

  因為從這個學期開始,北師大附中的整個初三年級都在正常的課時結束之后又延后了一個小時的自習時間。

  在這一段時間里,各科的任課老師也會陪著學生們一起,守候在校園之內。

  給大家一個完成作業,以及預習新知識的緩沖期。

  在此過程之中,學生們若是遇到了不明白的知識,只需要將這些知識點記在本子上,待到快要放學的時候去老師的辦公室里邊一問,也就全都解決了。

  這大概就是好學生不用太操心式的教學方式了吧。

  哪里像是那群204中學的學生,到了老師家里那個不大的客廳里邊,排排坐,坐好嘍,每一科老師都面對面的教學,教起來都是特別的費力。

  因為聽不懂啊,目前的知識點甭管多簡單,總有前面沒有掌握的要訣啊。

  這就讓這些老師們在傳授新知識的同時,還要不斷的為這些有心學好的學生們再復習一下初二乃至于初一的知識點。

  往往將一道新教授的題目的同時,還要回溯一下這道題目是從哪方面延伸出來的。

  這也造成了一道題通常要講十分鐘甚至更長的時間。

  學校效率不高,但是在班主任盧麗的努力下,這些老師們卻努力的將其細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