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章 三項任務

  看著一兩百匹馬沿著南下大道,迎面而來,徐徐前行,杜中宵忙帶人避在道旁。

  直到馬群過去,才道:“以前常聽說河東路產良馬,今日見了,才知不是虛言。這樣的馬群,在中原哪里見過?這一兩百匹,作戰馬皆中格,豈是內地駑馬可比!”

  陶十七縮了縮脖子道:“這里已是極北,天氣寒冷,馬性喜涼,自然出好馬。”

  杜中宵聽了大笑:“這里哪里算得上極北,沿這里北上,不知還有幾千里路呢!胡地縱橫萬里,并州離著邊境還有數百里,也敢說極北!”

  說完,抬頭北望,只見山谷夾峙間,汾河之旁,一座雄城立在那里,極是壯觀。太平興國年間平定北漢,毀太原故城,移來這里。早就聽說新城遠不能與舊城相比,新城已是如此,舊城該當如何?心中感慨,太宗還是小家子氣,既然已經統一,何必毀了那幾千年歷史的老城。

  催馬前行,不多時便就到了并州城外。守門軍士驗過文書,見是本州簽判來了,一個小軍官急忙跑前跑后,親自帶著杜中宵一行人到驛館落腳。

  在驛館里諸般收拾妥當,杜中宵道:“天時不早,今日已經來不及拜會州里官員。十七,你隨我到子城去,遞個名貼給知州相公,告知他我已經到了。”

  陶十七應了,隨著杜中宵出了驛館,一路向子城而去。

  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裝束與中原有些不同,多戴范陽笠,緊身打扮,帶些胡風。陶十七覺得稀奇,看個不停。這里是南北交通要道,農牧分界線附近,販羊販馬的客人極多。

  子城是并州內城,絕大部分的官衙都在這里。杜中宵問了人,徑直到子城北門,走不多遠就是州衙的后門。這里行人稀少,只有三三兩兩巡邏的兵士。

  上前向守門的士卒遞了名帖,杜中宵道:“我是本州新任簽判,今日剛到。你進去向知州相公通稟一聲,看有何吩咐。”

  那兵士仔細看了名帖,不敢多問,徑自進去了。

  看著天邊升起的一輪圓月,感到秋風起來,陶十七緊了緊衣領,對杜中宵道:“胡地冷得早,這才剛進八月,晚上已是凍得不行。官人,明天可得加衣裳了。”

  杜中宵道:“這哪里算得上胡地,上古之時,這里正是漢人腹地。十七,以后不要說這種胡話。”

  陶十七不服:“這里已臨近邊境,又如此之冷,只聽說胡人住在這種地方。若上古之時我們漢人住在這種地方,那要穿多少衣服?”

  杜中宵搖了搖頭,也懶得理陶十七。他前世學來的知識,這里可是漢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要是這里都算胡地,那中原還剩下什么。不過現在契丹和黨項對河東路兩面夾逼,這里已是邊地倒是沒錯。

  不多時,就見守門兵士出來,后面跟了一個吏人。

  那吏人出了門,看見杜中宵眼睛一亮,急忙上前拱手行禮:“小的祝三省,是州衙貼司,正在官廳當差。相公正在后衙歇息,簽判隨我前去拜見。”

  杜中宵點了點頭,讓祝三省前面帶路。

  州里的衙前人吏等皆歸使院管轄,簽判負責他們的差使、獎罰和保明出職等事,是這些人的頂頭上司。杜中宵一來并州,便被祝三省撞上,格外殷勤。

  進了州衙,繞過天王堂,到了夏竦住處,祝三省引著杜中宵進了花廳。

  夏竦坐在花廳里,腳邊放了個炭爐,燒得通紅,等在那里。杜中宵上前,見禮畢,夏竦吩咐落座。

  看杜中宵一副風塵仆仆的樣子,夏竦道:“簽判遠來辛苦。”

  杜中宵連道不敢,拱手道:“卑職今日下午才到州城,一在驛館落腳,便就來見相公。”

  夏竦點了點頭,口中道:“這幾日正是州試,諸事繁忙,你且在驛館歇息兩天。等州試的事情一切料理妥當,我再為你設筵,接風洗塵。”

  夏竦一說,杜中宵才想起來,下年又是大比之年,現在正是州試的時候。對于地方來說,州試是一件大事,要做很多準備工作。在這個時候接待自己,必須選好時間,才能確保所有官員在場。簽判是州里最核心的官員之一,可不是剛中進士時任的小推官可比,按理說應該所有官員都在的。

  問過了杜中宵路上的情況,夏竦道:“并州是大州,河東路之首,非其他地方可比。趁著這幾天無事,你在州城里多看一看,將來如何做事,心中有數。等到蒞職,我這里的打算,你主管的,一是州境保伍鄉兵,二是措置營田,三是境內兩監。州里南面永利監產鹽,每年收錢不少,不可小視。只是自從與黨項罷兵之后,多與不法之徒運那里的青鹽入境,以致永利監的鹽賣不出去。鹽場里的鹽大量積壓,州里收不到錢,總要想辦法。大通監產鐵,兼有石炭,鐵課極多。不過近些年來那里的鐵賣不出去,又有不法之徒私鑄鐵錢,亂子不少。把這兩監理得順了,州里的事情就好做。”

  杜中宵拱手稱是。河東路是鐵錢、銅錢并行的地區,偏偏這里產鐵,私自盜鑄的根本管不過來。錢法一變再變,混亂異常。更有契丹在北邊偷偷鑄鐵錢,換大宋境內的銅錢出去。以至并州坐擁河東路最大的冶鐵之地,得不到好處,反而亂子不少。

  講過了并州的大致情形,夏竦又道:“并州比不得中原,這里地近胡地,駐軍眾多,第一要務就是養兵。并州有汾河流過,土地肥沃,而且曠地不少,若是措置得力,營田得利甚廣。你在亳州時提舉營田務甚是得法,如果能在并州做成幾處,方是大功。有營田務的糧養兵,并州的政務便少大半。”

  杜中宵拱手:“謹遵相公吩咐。卑職來時,一路看過來,汾河兩岸閑田不少,又有水澆灌,確實是營田的好地方。只是河東比不得中原,人口稀少,只擔心難以招募人力。”

  夏竦笑了笑:“簽判想得錯了,這一帶招募人力最是容易。自晚唐以來,河東路多被戰火,地方殘破,百姓多避難山中。雖然本朝平滅北漢已經數十年,山中百姓還是不少。只要你措置得力,可以從山中招募人手,又有何難?只是切記,不得招募胡人。”

  杜中宵拱手稱是。這個時代人口就是最重要的資源,不管是跟契丹還是黨項,宋朝都跟他們訂有契約,不收留對方百姓。現在戰事剛剛完全平定,這種事情容不得半點馬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