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537、電影節的出路

  很快,頒獎禮已經到了開幕時刻。≦看最新≧≦章節≧≦百度≧≦搜索≧≦品≧≦書≧≦網≧

  這一屆的司儀全部出自夢工廠,由鄭單瑞與沈殿俠擔任。

  頒發的頭一個大獎是最佳女配角,非常有意思,五項提名被三部電影瓜分。

  德寶影業出品的《地下情》占了兩席,分別是臺島演員金艷玲與蔡芹。

  左派新昆侖影業出品的《火龍》占了兩席,這是名導李瀚祥自《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后推出的續篇,與大陸電影機構合拍,他的兩個女兒李殿瑯與李殿欣同時獲得女配提名。

  還有一席是德寶影業出品的《夢人》,提名者是前港姐李雪宜。、

  去年德寶老板潘迪聲投資了大量藝電影,都較小眾,這也是被逼無奈,夢工廠、寰亞、嘉禾都在投資受歡迎的大眾化電影,競爭太激烈,他賺不到錢。

  獎項揭曉后,金艷玲摘得最佳女配獎,這也是唯一與原時空沒有任何出入的獎項。

  再往下頒發,夢工廠影人已經變成了主力軍。

  最佳美指、最佳剪輯、最佳配樂各有六項提名,夢工廠全都占了五席。

  最佳攝影有五項提名,夢工廠占了四席。

  最佳新人也有五項提名,被夢工廠包攬。

  那還頒個屁呀,香江金像獎豈不是變成夢工廠的內部獎項了?

  不!質疑聲音雖然存在,但這不是黑箱操作。

  去年年底臺島舉辦的金馬獎,所有技術性獎項,包括金像獎尚未推出的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錄音,夢工廠電影全都獲得了壓倒性的提名,《黑俠》、《倩女幽魂》、《英雄本色2》、《功夫熊貓》,《秋天的童話》,整體質量遠遠超過同期影片。

  但是金馬獎雖然提了名,卻沒有給予夢工廠電影應有的榮譽,臺島新聞局是主辦單位,他們只讓夢工廠拿到了最佳原著音樂、最佳攝影、最佳服裝三個獎。

  現在輪到香江的金像獎,夢工廠旗下子公司又是協辦單位,提名不可能減少,不過夢工廠沒有制作藝片是事實,含金量最重的幾個大獎,夢工廠的勝算并不大。

  今晚全港的電影人集體出席,并不算是捧場,爭口氣的成分居多一些,拼技術、拼票房、拼明星,他們已經被夢工廠甩的很遠,都希望在電影獎項找回一點顏面。

  去年第5屆金像獎,即使夢工廠有《英雄本色1》與《龍虎風云》,也僅僅拿下一個最佳男主獎,因為《英雄本色1》換了導演,這部電影追不原時空的影響力,最佳導演與最佳影片全都落空。

  這年頭香江影人對金像獎頗為重視,但是等到21世紀后,隨著香江演藝圈的人才斷層,金像獎會徹底淪為自娛自樂的內部典禮,影響力也會喪盡。

  因此陳維云本人對金像獎沒有特別態度,隨便評委們怎么投票,即使外公司的藝人一個不來,也無關緊要,夢工廠群星陣容足夠撐起今晚的頒獎禮。

  從今年開始,陳維云會加大藝電影的投資力度,香江其它電影公司的處境會越來越尷尬,他們早晚要灰溜溜見證夢工廠獨霸獎壇的局面。

  那么到時該怎么辦呢?

  《電影雙周刊》的負責人陳柏森此刻正為這件事煩惱。

  今晚共頒發十三個獎項,夢工廠會創紀錄摘下九個獎項,他早獲悉了頒獎結果。

  除了最佳導演、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編劇以外,其它獎項都歸夢工廠電影所有。

  在投票的時候,陳柏森想把最佳武指頒給洪家班,但是夢工廠的武指團隊實在太出色,每一部都在創新玩花樣,評委的票數屬于壓倒性,九成都投給了夢工廠,想作弊搞平衡都非常困難。

  整場頒獎禮持續了兩個多鐘頭,根據慣例,散場后要舉辦一場晚宴,湊熱鬧的嘉賓統一趕去了洛克道的夢工廠酒店。

  陳柏森見陳維云與皺紋懷、潘迪聲幾位老板都沒有離開,他壯著膽子跟了去,并找到陳維云,問道:

  “陳生,今后夢工廠會加大藝片的制片量嗎?”

  “當然會增加,藝片有利于夢工廠明星打開知名度。”陳維云沒有瞞他,同時開了一個玩笑,

  “陳編輯,你是想改行做電影?如果你真想大展拳腳,我可以給你投資,專拍藝片。”

  “我不是那塊料!”陳柏森苦笑說:

  “點評電影我是內行,拍電影那完全是外行了,陳生,金像獎已經舉辦六屆,這是我的心血,也是咱們香江唯一的電影獎,我希望她越辦越好,但是你的夢工廠這么犀利,如果以后再大手筆投資藝電影,金像獎恐怕要變成夢工廠的內部頒獎禮,這樣下去,以后沒有再辦的必要。”

  “你向我牢騷沒有用啊!”陳維云笑說:

  “我總不能為了你的金像獎,不發展公司了吧,你是評審委員的主席,完全可以內定嘛,把獎項均分出去,到時大家歡喜,照樣有的辦!”

  “這怎么能行!”陳柏森保留著人的節操,大力搖起頭,

  “陳生,雖然這一屆你們夢工廠攬下了九個獎,但是每一個獎項都是公平投票,我保證沒有黑幕。”

  “那我也沒有辦法。”陳維云攤攤手,

  “香江市場太小,限制了電影人才的數量,精英都簽到了夢工廠,未來出品的電影只會越來越優秀,不會越搞越差,本土制作很難再與夢工廠競爭,如果你真有雄心把金像獎發揚光大,我建議你放開參選影片的范圍。”

  這是陳維云的意見。

  香江電影金像獎必須改制才有活路,把‘香江’去掉,改為‘亞洲’,把影片的選送范圍擴大,這么操作能不能保住金像獎的含金量與金字招牌,又能不能達到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高度,那要看主辦方的眼界與能力。

  在這個過程,陳維云會幫忙推動,未來亞洲各個地區的電影節會越來越多,全由當地政府主導,而且都想占據首位,競爭相當激烈,夢工廠作為電影機構,不可能成為主辦方,只能向港府相關部門建議,必須得到港府的大力扶持,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陳維云覺得陳柏森這個人未必能做出成績。

本書來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