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076章 貨幣寬松政策

  岸本正義早就有預見性,一旦韓國政府和央行出臺了貨幣寬松政策,等到韓國的老百姓有了切身的直觀感受,也就意味著貨幣量都已經多發了不知道多少。

  政府和央行是天然擁有發行法定貨幣的權力。他們只需要讓印鈔機開足馬力,根據不同的實際需要,印就是了。

  上層階級會有提前收到消息的各種渠道。在政府和央行沒有通過媒體正式公布之前,就會有了應對之策。或者,就是雙方進行了一個協商,量身定做。

  畢竟,韓國是被財閥控制了的國家。光一個三星集團就占據了該國將近20%的GDP。

  前四大財閥占據了韓國58%的GDP。前十大財閥更是占據了該國80%以上的GDP份額。

  中產階級雖說被動接受,但是過下去,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首先,他們都有一份長期正式的工作。

  這主力人群不是公務員,就是大企業的正式社員。即便韓國政府和央行出臺了貨幣寬松政策,未必有害,還會或多或少讓他們從中受益。個人名下的不動產都大幅度的漲價了。

  市場上面貨幣量增多,貨幣勢必就會出現貶值,物價上漲的情況就在所難免。與此同時,也還會引發房地產,特別是房租上面的大幅度上漲。

  既然是中產階級,那么意味著肯定有房。再不濟,也應該有黃金,股票,各種有價證券等在手上,不會單單地只有現金。

  伴隨而來的就是水漲船高,致使能夠抵消掉通貨膨脹帶給他們的負面影響。再不然,政府或者大公司會直接給他們加薪,增加生活方面的臨時性補貼等等。

  下層階級可就慘了,真得慘了。人數最多的這一個群體將會遭受到錢存在銀行里面就莫名其妙的變少了。

  當然,這里指的錢少是購買力。比如,在過去,一萬韓元能夠買一個西瓜,而現在卻要二萬韓元才能夠買到一個過去同樣大小的西瓜。

  之所以是下層階級,房子普遍是不會有的。黃金,股票,各種有價證券等也是往往不會有的。哪怕有,也會很少。

  他們主要的習慣或者預備不時之需的存儲方式就是現金存進銀行里面去或者放在家里面某處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地方。結果,人在家中坐,錢就這樣變少了。

  在現實的生活當中,他們明顯會感覺到物價越來越高,生存越來越艱難。這工資還不漲。即便是好不容易盼來漲了工資,也沒有漲過通貨膨脹。

  工資漲5%,實際物價或者換一種說法,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了10%。節衣縮食,想方設法的減少開支,擠錢出來生活,那痛苦指數也就隨之增大。

  過去吃三頓飯變成吃兩頓飯,而過去吃兩頓吃變成吃一頓飯。再不然,直接就讓一日三餐變成吃一頓飯,畢竟水電煤氣也要錢。

  岸本正義想到這里,不無在心里面感慨萬千,為什么明白人總是不擇手段的要朝上流動?就是源于此。

  還是應中國那一句話說得好,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別以為退休了,有養老金拿就能夠安享晚年。在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里面,那是不存在的。

  岸本正義深知,退休制度本就是一個美好的騙局。它最開始于歐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封建社會階段,適合人群也就是公職人員等社會中堅力量。

  根據具體不同的社會地位和退休前的職位,在退休之后,能夠每月領取不等的養老金。可是,過去的錢,無論是英鎊,還是法郎,那都是金屬貨幣。

  也就意味著不是黃金,就是白銀。這些東西是政府和央行沒法輕易發行的東西,必須通過采礦等方式才能夠獲取黃金,白銀,繼而鑄造成市面上流通的貨幣,全然不似今天這般政府和央行擁有無限印鈔的貨幣權。

  所以,金屬貨幣的最大好處就是不容易貶值。再者,存放起來,也不容易像紙張那樣容易爛掉。

  退休金的領取金額是當前固定的一個數開始。在正常的經濟情況下,個人生活上面是不成問題。

  可是,正常的經濟情況是不會永恒不變。金融危機爆發的周期一般都是平均每十年來一次。

  問題就來了。政府直接下調養老金的數額,退休人員絕對不會樂意,必然會引起不滿和抗議。所以,政府也不會傻到這么去干,往往就是直接多發貨幣來進行貶值操作。

  退休人員說,物價太高,養老金不夠用了。政府就開始裝聾作啞,聽不懂在說什么。

  再不然,就是東拉西扯,拿多少年前的數據,有意忽略當時的物價水平來和當前做一個金額上面的比較說,明顯是錢給你們多了的。

  不夠用,是不是亂花了?或者花在了其它方面?比如,出國旅游什么的。就是因為你們這些人的錯,把本國的財富朝向外國搬運。

  飯都快吃不起了,還有錢出國旅游?簡直不要太扯淡。再不然,全是你們這些窮人的錯。

  一個個不納稅,還要吃國家福利,都是被你們這一幫子蛀蟲,票蛆給吃空的。你們還好意思鬧事兒……

  這對付底層民眾的最好辦法就是明升暗降。表面上是給你們漲工資,而實際上是多發了貨幣,連本帶利都從你們的那里收回來了。

  方法多的是,還可以從股市,基金等上面進行一個收割。也就是發給你們的退休費,就是我從你們投資股市等上面收割來的錢。

  周而復始,你們的負面情緒也沒有了。你們只會去責備自己沒有看準,投資失誤,運氣不好,命不好,而不是踏入了早就設好的圈套當中去。

  岸本正義每每看見普通人的這種操作行為,就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即便是直接去勸,也勸不住。他們還會怪你耽誤了他發財。

  這一種人的心理狀態都是自己從當初經營柏青哥店子觀察出來的。所以,在他看來,明明就是一個做好了的圈套,還是有人會前仆后繼的把脖子主動的伸進去。最后,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