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096章 企鵝

  岸本正義開完了例會,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里面坐下。他左左右右地旋轉著屁股下面的椅子,腦袋里面仍舊想著一些有關中國大陸的事情。

  當年1977年恢復高考是具有多么重大的劃時代意義,直接改變了多少寒門學子的未來,個人家庭,乃至家族的命運。

  1978,1979兩年的高考整體錄取率,雖說有所提高,但是維持在7%左右的水平。那時候的大學生讀大學,非但沒有學費一說,而且師范類等專業還有一定的生活補貼。

  后者的那個傳統一直延續到后世不變。哪怕也開始收學費,也是基本上屬于最少的專業。

  二十年后,除開藝術類之外,大學師范類專業和大學商科相比,還是相當便宜。金融類專業的學費貴,據說在一些985,211或者211知名財經類大學的學費都要一,兩萬了。

  中國大陸名校的工商管理碩士,也就是MBA,或者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少則十幾萬元人民的學費,而多則就要幾十萬元人民幣的學費。

  這里還沒有包括長江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等著名的私立學校。實際上,讀書是一個方面,而最重要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去結交人。

  不包分配正式施行是從1996年開始,在1998年后開始大規模施行,到2000年全面停止了包分配制度。取消包分配,與它配套的另一項改革是國家不再承擔大學生學費。

  而在這一個政策出臺和推進的時間節點上面和亞洲金融風暴沒有一些必然關系,只是巧合,可能嗎?

  直到1996年之前,大學畢業生都包分配工作。特別是七,八十年代的大學生,社會地位最高。

  這七十年代能夠考上大學的主力軍都是過去的老三屆。至于到了八十年代,社會各層面出身參加高考的人都有了。

  包分配的工作好不好姑且不論?只要大學生到了單位里面,一般都是高層管理人員接待。

  來了一個大學生就被他們搶。一旦有新報道的男大學生,只要沒有結婚,不是廠領導把自己女兒主動介紹給對方,就是要把他家親朋好友的女兒介紹給他,儼然就有一副當年宋朝榜下捉婿的意味在這里面。

  女大學生倒是少了這種情況發生,畢竟男高女低是中國社會婚姻的歷來標配。這又讓岸本正義想到了王石。他是大學畢業,而他前妻就是中專畢業。而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技校,中專也是相當了不起了。

  1999年大學才開始進行一個擴招,2003年就出現了就業上面的問題。為什么是在1999年擴招了?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拉動內需,給予希望,好消除老百姓心目中的不信任感等因素。

  在受亞洲金融風暴的外部巨大負面影響依舊的今天,1998年的中國大陸地區出現了第一次全國性大下崗浪潮,嚴重的影響到了不僅僅是一代人。

  同時,當前這一個時代又是互聯網風云際會的最佳時機。岸本正義自然而然就又想到了企鵝的身上。

  ICQ是一款即時通訊軟件。1996年,三個以色列人維斯格、瓦迪和高德芬格聚在一起,決定開發一種使人與人在互聯網上能夠快速直接交流的軟件。

  他們為新軟件取名ICQ,即“I SEEK YOU(我找你)”的意思。ICQ支持在Internet上聊天、發送消息和文件等。

  企鵝最開始起家模仿的就是ICQ來的。它起名叫做OICQ,在ICQ前加了一個字母O,意為opening I seek you,意思是“開放的ICQ”。

  不過,遭到了控訴說它侵權,于是企鵝就把OICQ改了名字叫QQ,就是后來中國人都在用的QQ,除了名字,騰訊QQ的標志卻一直沒有改,一直是小企鵝。

  因為標志中的小企鵝很可愛,用英語來說就是cute,因為cute和Q是諧音,所以小企鵝配QQ也是很好的一個名字。

  騰訊的名字由來,據說是當初馬化騰的父親和大學同學張志東想了三個名字都帶有一個“騰”字,而其中的兩個被別人提前注冊了,所以是才有了騰訊這個名字。

  一開始騰訊的最大股東是馬化騰的母親,畢竟在1998年的時候注冊法人公司代表必須是社會上面的退休人員,無業人員等才具備資格。那個時候,馬化騰還干著自己軟件工程師的工作。

  到2000年的時候,騰訊的OICQ基本上已經占領了中國在線即時通訊接近100%的市場,基本上已經鎖定了勝局,這時候麻煩來了。

  AOL給騰訊發來律師函,ICQ是AOL的注冊商標,因此任何在名稱中使用ICQ字樣的同類軟件都有侵犯楚游商標使用權的風險。要求騰訊把OICQ改名,否則將訴諸以法庭。

  所以,在OICQ2000 Build 0325版里面,OICQ做了另一個提前自我保護的改變,0325版本卻從安裝文件開始就自稱為“QQ2000”,以避免和ICQ發生法律沖突,這QQ本來是網友對OICQ的一種昵稱,不想一夜之間卻成為了OICQ正式的新名字。

  在2002年的時候,網絡即時通訊軟件還有一款叫做UC的出現,對QQ發起過一度的威脅和挑戰。不過,好景不長,致使新浪是最終全面落敗。

  QQ的出現是改變了大眾的交流方式。岸本正義在重生到這里之前,第一次和QQ親密接觸是在初中的時候。

  那個時候,他去網吧無非就是和同學朋友一起打紅警,星際爭霸之類的局域網游戲。

  往往一開機進入電腦windows主界面之后,第一個點擊鼠標的動作就是登陸QQ。女孩子就最是明顯。

  網吧計費的方式就是一支筆,一個小本本,網管看一下來人上機具體的時間就算開始了。人下機就算是結束。要么直接說自己上多少時間,幾個小時,到時間被網管叫,要么就是隨便上,直到下機,再算錢。

  QQ的流行催生出來了一個新詞,見光死。兩個陌生人在QQ上面認識,聊天,然后同城約一個時間地點見面。

  剛開始,都很期待。到了地方一看,普遍都是貨不對板,畢竟那個時候還沒有照片上傳這種功能。

  其實,后來有了這種上傳照片的功能也沒什么卵用,隨之而來就出了可以修圖的各種軟件工具。即便是視頻,也是同理差不多。

  電腦還不普及的中國大陸地區,即便是見這一面,也是相當麻煩。兩個人要是聊天投機了,不是約下一次共同上機的時間,就是留下自家的座機電話,好讓一方打過來。

  人也很單純,都不會去想那些不好的東西,網上遇到壞人之類的事情。大家只是覺得這一種娛樂聊天方式很新奇,僅此而已。

  至于千里送什么的新詞,不是發生在QQ上面,而是后來一款叫做勁舞團的網絡游戲。

  還有就是腦殘,殺馬特等新名詞都是出自于它。搖一搖,約炮,那應該是出自于微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