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沉醉

  劉粲聽說“薛強壁”阻路,親自跑來前線查看。

  只見此塢構筑在孤山半山,下扼通途,且有雙重的木制柵欄一路從塢上延續至山下,把道路封得死死的。此際柵欄之間已有莊勇守備,各執弓箭以向。

  估計山上、山下,都塞滿了可容三千之眾——當然實際數量,尚且難以估算。劉粲率兩萬胡軍自北方而來,就理論上來說,倘若強攻,當會遭受不小的損失,且三五日內必然無法克陷塢堡,但欲突破當面柵欄,打開通路,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問題胡軍才逢喪敗,士氣很低靡——即便李景年、呼延實所部,也不可能不受到影響——加之食水俱缺,若無堅城為恃,若不休整數日,戰斗力幾乎就接近于零啊!

  劉粲不由得吃驚“難道薛氏如此大膽,竟敢背反不成么?!”

  他命人以利刃相加,逼著薛濤上前喊話。果然柵內那些莊勇,多數都認識薛濤,紛紛垂下弓來,有些甚至于還遠遠地躬身行禮,任由薛濤與押著他的數名胡兵,策馬進入了三十步之內。然而薛濤命他們趕緊打開柵欄,或者撤守山上,莊勇們卻皆猶豫,遲遲不肯做出回應。

  薛濤便叫“速喚我弟前來答話。”

  這“薛強壁”乃是他親自規劃,命薛寧督工修建的,想來塢內主事之人,必是薛寧。而且若非薛寧,換了別的什么人,莊勇們又哪有膽量敢不聽自己的話啊?

  有莊勇就喊“實已遣人去喚二郎,大郎還請稍候。”

  時候不大,果然薛寧騎匹駑馬,沿著山路迤邐而下。

  實話說薛寧的內心很矛盾,壓根兒就不想露面。原本以為,胡軍在河西遭逢慘敗,自家兄長多半也死在了亂軍之中,或為晉人所俘,則自己利用“薛強壁”控扼道路,便可搜殺敗逃的胡將,將來獻首裴大司馬,以為晉身之階。方才乍聞胡軍自北而來,他不知道劉粲兄弟也在其中,只當是才從夏陽渡來之兵——夏陽渡口有不少薛氏的眼線,大軍調動,自然難逃其耳目——心說我把他們給堵住,不使往守安邑,多少也算一樁功勞了。

  而且部下稟報,說很明顯胡軍士氣低靡,旗幟散亂,器械不全,薛寧還琢磨著,若能集中精銳,開柵殺出,說不定還能以寡破眾,大挫胡勢呢,即便陣斬李景年等,也非妄想。他興沖沖地跨馬出塢,就待親來山下指揮,突然聽說——什么,我大哥在柵前呼喚?

  聽得此言,薛寧當場就想掉頭返回塢里去,可是再一琢磨,不成啊……終究薛氏之主,目前還是薛濤,不是自己,自己是靠著挾持其妻兒,才得以勉強收掌族內大權的。目前“薛強壁”內,不少自家親信,相信不肯輕易放薛濤領著胡兵過去;但若自己始終不肯露面,假裝不知道薛濤到來,時間一長,必生內亂——總有不少人仍然心向薛濤啊!

  而且如此一來,自己就算是跟薛濤徹底撕破臉皮了,而以自己如今的名望,恐怕連全族四分之一的力量都拉不走,遲早還是會為薛濤所逐。固然我可以往投裴大司馬,將來引晉軍返歸奪權,但……終究晉軍還沒殺到汾陰來哪,這個靠山距離太遠了,未必靠譜啊……

  無奈之下,只得下山來見薛濤。兄弟二人對面而立,沒等薛濤開口,薛寧就先放聲大哭起來,連聲呼喚“阿兄,阿兄,何至于此?!”

  薛濤倒是不由得一愣,趕緊問道“我妻兒尚安好否?”

  薛寧點點頭“阿兄放心,嫂嫂、侄兒,都在壁中,愚弟小心護持,不使有絲毫損傷。彼等亦每日哀哭,思念阿兄……”

  薛濤說那好,如今我回來了,你趕緊叫人打開柵欄,放我等過去。

  薛寧搖一搖頭,說“不可。今阿兄為胡人所劫,若就此放去,不知我兄弟尚能再見否?可寄語胡將,放阿兄先歸塢,我即打開柵欄,敞開通途。”

  薛濤心說這主意不錯,我兄弟還是有點兒智謀的,便即歸稟劉粲。劉粲搖頭道“可命汝弟先開柵欄,候大軍得過,再放汝還家。”要是先把你給放走了,我手里沒有人質,你們哥兒倆一轉眼就翻臉不認人了,那可怎么辦啊?

  薛濤無奈,再到柵前與薛寧相商。薛寧一口咬死,說胡人我信不過,得先把兄長你放回來,我才肯開柵。心說最好胡將惱怒,前來攻柵,亂戰之時,我找個心腹假裝不慎,一箭把哥哥你射死了,才最稱心。

  劉粲在后面聽得不耐煩了,便命部曲以大盾遮護己身,親自抵近來與薛寧搭話。他說“我乃皇太子劉粲是也,在此指天為誓,但汝開柵,容大軍過,則必歸釋汝兄。若有虛言,蒼天其厭!”

  終究是一國太子,說話是有分量的,就理論上而言,也不至于一轉臉便即背棄誓約。薛寧心說完蛋,敢情劉粲還在啊……倘若我哥不在此處,我大有機會擒殺劉粲,獻于裴大司馬駕前,到時候不但功名利祿,唾手可得,說不定還能名揚天下哪!

  哥啊,家族前途可比你的性命重要多了,你怎么不去死呢?!

  終究無計可施,只得下令開柵——可是話才說了一半兒,忽有一人從山上疾奔下來,到了薛寧馬前深深一揖,然后低聲說了幾句話。

  就見薛寧的面色先是大變,充滿了愕然之意,隨即卻又喜上眉梢。轉過臉來,他朝著劉粲一拱手,問道“草民請問殿下,殿下將大軍而南,得無欲往安邑護守么?”

  劉粲心說這也不必瞞你,便即傲然頷首。

  薛寧道“草民提醒殿下,當此時,安邑實不可去……”

  劉粲聞言,不禁微微一愕,心說這是什么意思?難道晉人那么快就打到了安邑城下不成么?

  就聽薛寧繼續說道“草民方才得信,雍王自采桑津涉渡,已然兵陳平陽城下了。則為殿下計,當急歸平陽,與雍王相……會合,不宜南行安邑。”

  劉粲驟然聞聽此言,這一驚真是非同小可!

  劉曜用劉均之計,歸釋伊余,與虛除部約和,隨即離開高奴向東,在石虎部將郭榮的接應下,順利渡過采桑津,繼而直取平陽。

  平陽城內,靳準聞報大驚,急忙關閉城門,嚴密守護,然后遣人出城去見劉曜,問雍王此來,究竟是何用意——“得無欲謁天子乎?又何必將兵歸國?乃可勒兵退后,按制,雍王率五百騎入都可也。”

  劉曜答道“孤方得信,皇太子已于河西為晉寇所敗,二十萬大軍,一朝喪盡,殿下生死尚且不知。此國家危急存亡之秋也,晉人旦夕將臨平陽,則孤又焉敢勒兵于外而不救乎?乃盡起上郡之兵,急急東歸,前來勤王。汝可歸稟天子,我無他意,速開城門,放我軍入都護守。”

  使者歸稟靳準,朝堂上下,無不大驚。靳準反復彈壓,說“皇太子在河西,已圍裴該平陽,且將南下取大荔而向長安,孰言喪敗?且即受挫,豈有我等尚未得報,而雍王遠在高奴,倒先得其信,且能遠來救援之理啊?此必劉曜包藏禍心,欲趁平陽空虛之時,犯上作亂耳!”眾人聽他所言有理,心始略定。

  隨即靳準直入內殿,來稟報劉聰。正趕上劉聰大醉,摟著兩名皇后侍寢,不能起身,靳準一直在寢殿外等到晚上,劉聰才終于清醒一點兒了。得知此情后,劉聰勃然大怒,拍著榻板喝道“我待永明不薄,彼豈敢背反?!”

  然后問靳準“汝實與朕言,王師在河西,戰事若何,果然敗了么?”

  靳準叩首道“臣實不敢欺瞞陛下,河西戰事,似不順遂,然而絕無敗報傳來……”

  劉聰不喝醉的時候,還是挺精明的,便道“此必河西戰事膠著,永明知我兒難以遽歸,是以才敢急來犯闕。”命靳準緊守四門,并說“不必傳報太子,以搖軍心,有朕在此,平陽巋然不拔,永明其耐我何?!且候天明,朕親自登城與永明答話,勸其退兵,彼若幡然改悔,尚可前事不論,以全兄弟之情。”

  靳準建議說“其母胡氏,見在都中,可押上城頭,不信劉曜不退。”

  劉聰搖頭“彼亦我叔母,豈忍見拘?永明不忠,朕不可以為不義之事。且嚴加看管,免其遁逃,若明日永明不聽朕勸,再捕不遲。”

  一夜無事,劉曜也沒有逼城而陣,更未攻城,可是第二天早上,劉聰卻又爬不起來了——他越思越想,越是惱恨,不免借酒澆愁,再次喝了個酩酊大醉。

  劉曜確實沒想攻城,因為他此來是為奪權的,不是為了篡位,倘若真與平陽守軍刀矛相見,自家名聲必然墮入谷底。再者說了,平陽雖虛,守軍也近萬眾,若點青壯上城護守,二三萬輕松可得,他自己的兵馬,再合劉虎殘部,不過也就兩萬而已,怎么可能輕易攻得下?

  不過他才過黃河,便已密派親信先期潛入了平陽城中,尋覓昔時友朋,加以勸說。其中尚書令王鑒、中書監崔懿之等,都向來厭惡靳準——原本歷史上他們跟曹恂一起,彈劾常侍王沈,皆為劉聰所殺,這條時間線上,王沈先死,二人倒是暫且逃過了一命——就此將劉曜所遣藏匿府中,尋機而舉。

  不過這幾位還擔心劉粲率大軍歸來——終究還沒有收到敗報——尚且猶豫,如今靳準入內覲見,出來就到處宣揚,天子明日登城,勸退劉曜,可是群臣在大太陽底下溜溜兒地站了大半天,就是不見劉聰出殿。王鑒乃與崔懿之商議,說“皇太子不在,靳準實執國政,弄權妄為,殘害忠良,陛下又每日沉醉,不加禁止……雍王若執政,國家尚有轉危復安之望,若雍王歸,靳準將更跋扈,光文皇帝所傳基業,必將傾覆啊!”

  于是便連夜遣人綴城而出,與劉曜相約,又候一日,夜間使私屬控扼北門,悄悄地放了劉曜大軍進入。靳準時在府內,籌劃守城事,聞報大驚,出門覘看時,只見滿街都已是劉曜人馬。他知不能守,連家眷都不及攜帶,只與從弟靳明率數十部曲開南門而遁。

  劉曜入城后,即命王鑒、崔懿之控制臺省,召諸臣入覲,自己帶著兵馬直入皇宮,來尋劉聰。劉聰還在醉著呢——他一直說要登城去勸退劉曜,可是習慣性地每晚飲酒,白天起不了身,好不容易睡醒,看看天色已晚,那算了,我繼續喝著,明天再說吧——劉曜即分兵控扼皇城,然后自在寢殿外躬身等候。

  一直等到第二天的午后,劉聰才醒。宦官稟報前情,劉聰又驚又怒,連衣服都來不及穿,光著膀子赤著腳就沖出來了,瞠目呵斥劉曜“永明因何來此,乃欲反乎?!”

  劉曜當即雙膝一曲,一腦袋就扎在了地上,連連磕頭道“臣不敢!臣前已遣人致意,此來實為護守國基,以備晉人。皇太子實于河西喪師,國家危殆,陛下為群小所蔽,尚且安居平陽,豈知城壁之外,已是遍地烽火!臣尚恐來遲,不能復見陛下之面,若陛下實責于臣,臣請自剄,以報光文皇帝弘恩,及陛下之德!”

  他本來心里還有點兒沒底,不知道該怎么面對劉聰,恰好今天一早,劉粲的敗報傳了過來,則群臣再不敢有所異言,平陽城內局勢很快穩定了下來,劉曜也敢在劉聰面前直陳“忠言”了。

  隨即就把幾名報信人押將上來,將河西之敗,添油加醋訴說了一番。其實這幾個報信人都是靳康所遣,本是為了警告兩位兄長,好提前有所準備——至于劉粲,雖不敢諱敗為勝,可也不敢急著往平陽遞敗報——誰想一進城就被人拘下了,拷掠得實。

  劉曜由此得知,劉粲尚在,此前是在蒲坂,目前說不定已率殘兵北歸了。但劉曜威逼這數人,謊稱劉粲、劉驥兄弟及喬泰、王騰等大將全都生死不明,多半殞難。

  劉聰聞言,雙腿不自禁地就是一軟,一屁股坐到地上去了。劉曜膝行趨前,磕頭道“陛下!陛下還請善保尊體,才能守護社稷。陛下有命,臣即百死,亦當為陛下而戰,必不使晉人踏入平陽半步!”

  劉聰放聲大哭道“我兒……”才哭了一聲,卻又突然間止住嚎啕,將身一起——他那榔槺身材已經很久都沒有那么快捷地活動過了——朝前一撲,一把抱住了劉曜,哀聲道“永明,永明,當此危局,唯卿可為朕分憂了……我兄弟當戮力同心,共度時艱,必不使光文皇帝所創基業,落入晉寇之手啊!”

  于是從兄弟二人便即相抱痛哭起來……

  (第八卷“戰聲煙塵里”終)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