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章、江東之亂

  晉晏平元年,也即石趙建平二年,春正月,晉鎮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江、荊、湘、交、廣五州諸軍事、江州刺史、漢安侯王敦,于武昌起兵,以揚威將軍、豫章太守甘卓為先鋒,戰船二百、選士三萬,沿江而下,直向建康開去。

  王敦這是用了錢鳳之謀,以刁協建議恢復諸郡僮客良人身份為契機,打算鏟除刁協、劉隗,復奪江南之政。

  不過一開始籌劃得好好的,命參謀沈充秘密返回吳興老家,去煽動周氏作亂,到時候王敦好應司馬睿之召,率兵進入建康城;可誰想到事情的發展卻并不盡如人意,頗多波折。

  首先是刁協雖然反復上奏,說江南豪門過巨,而建康幾無尺寸之兵,只有釋放僮客,才能夠穩定財政,進而整訓兵馬,司馬睿丹陽王、江南大都督的權威才不會凌替;但此舉太過驚世駭俗,不但王導、紀瞻等人明確表示反對,就連同盟劉隗也有些舉棋不定。

  最終在劉隗的勸說下,司馬睿下詔,先于其所封丹陽國內點檢戶口,釋放僮客。刁協乃與劉隈商議,說咱們一步步來,由內及外,逐漸施行此善政也無不可,但應當把吳興國也包括在內吧。

  吳興王司馬沖,乃是司馬睿的第三子,再加上其養祖母裴氏又是裴大將軍的姑母,刁玄亮覺得這也是司馬睿的基本盤,必須同樣第一批施行釋僮的善政啊。

  劉隗連連擺手,表示反對,說:“吳興王尚在幼沖,且未歸藩之國,而仍養育于建康城內,則安能遙制其國,使善政得行啊?況且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周、沈兩家,都在吳興國內,倘若遽釋僮客,逼其揭竿謀反,恐怕局面難以收拾……”

  刁協對此卻表示:“所謂‘江東之豪’,實亦江東之癰瘡,若敢背反,正可趁此時機,將之割去!”

  劉隗說我也想這么辦,問題是咱們手里沒兵啊,拿什么去割這顆癰瘡?刁協就說了:“兵在江上,旦夕可至,何憂也?”劉大連當場就急了,說:“刁公,于丹陽、吳興二國釋放僮客,固然不涉王氏,但王氏豈無兔死狐悲之驚啊?倘若王鎮南不肯興師來救,難道公親將王府侍衛及健康守卒數千人,便可以抵御周、沈之強兵么?!”

  刁玄亮微微一笑,說:“我倒不懼王處仲不肯應召發兵,但恐其趁機呼應周、沈,脅迫大王收回成命……”不等劉大連驚愕出聲,他就又擺手說:“正不必憂懼,我料王處仲雖然跋扈,未必為此。況今沈士居(沈充)見在武昌,沈氏無主,豈敢輕動?而周宣季(周札)老成,曩昔便止其侄周勰謀叛,只需我等致書于他,陳說厲害,亦必無背反之事也。”

  說到這里,雙眉一軒:“某建議施政于吳興,正為機會難得。倘若拖延,一旦沈士居返歸吳興,或周宣季有不諱,而繼承者輕佻恣行,恐彼等與王處仲相呼應,事便難成了!”

  反復勸說,劉隗卻不為所動,仍執持重之論,再加上司馬睿自然也沒有刁協的膽量和信心,于是最終還是僅在丹陽國內施行了釋僮之政。

  刁玄亮千算萬算,偏偏算漏了一點,即王敦早就想拿這事兒大做文章啦,并且沈充也已秘密潛回了吳興老家。只是因為釋僮之政并未正式波及吳興國,故而沈充游說周氏族長、吳興內史周札的努力就幾乎泡湯。況且周札也不傻,他說士居你若身在武昌還則罷了,既歸吳興,那你們沈家干嘛不先動手啊,而要把我周家頂在前面?

  王敦、錢鳳幾乎是三天一封信,催促沈充——因為目前的時機再好不過了,王師方與羯趙對峙于河內,根本無暇南顧;而若這仗打完了,王師未受重挫,到時候就有可能騰出手來。一旦建康面對亂事,不向他王處仲求救,卻向徐、豫請兵,而朝廷也應允了,那咱們不就白折騰這一道,卻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沈充無奈之下,只得跑去向周札亮明底牌,說我愿意先起兵,懇請周公你繼踵于后,別使我孤掌難鳴啊。周札慨然允諾了。

  于是正旦前不久,沈充即在吳興國內起兵,打出誅伐奸賊的旗號,聲討刁協、劉隗十二款大罪。隨即周札也起而呼應,兩家聚兵近萬,北上直取建康。

  司馬睿聞報大驚失色,急問刁協、劉隗,當如何應對才是,刁、劉二人也皆束手無策。終究這二位都是文職,從未踏足過戰場,更沒想到行事操切之下,竟然生亂——咱們還沒向吳興下手哪,周、沈兩家怎敢便悍然起兵呢?

  劉隗建議急召王敦率兵來救建康,刁協連連擺手說不可:“沈士居本為王處仲參軍,則彼返鄉作亂,其后得無王處仲之教唆乎?倘真如此,召江上兵來,無異于開門揖盜,萬萬不可啊!”

  刁協建議,派人去向徐州刺史卞壸請援——“徐方兵雖不多,終為裴大司馬親自選練,既能北破胡寇,又豈懼江南蠻貉啊?雖其不在大王治下,既然相鄰,豈有坐視不救之理?”

  司馬睿當時不置可否,等到刁、劉二人退出去之后,他正在扶案凝思,反復盤算,忽報王導、紀瞻、戴邈、陸玩等諸臣聯袂來拜。

  拜見之后,周伯仁開口就問:“吳興亂起,建康兵寡,大王何不急召王鎮南自武昌發兵來援啊?倘若遲疑,只恐賊近城矣!”

  司馬睿說我正在研究這事兒——“卿等以為,是召王處仲來,還是向徐方請卞望之來,何者為宜哪?”

  王導、周顗等人對視一眼,心說什么玩意兒,去向卞壸求徐州兵來救?這么荒誕的主意一定是刁、劉二賊所獻!紀瞻仗著曾經領過兵,打過仗,就先擺手,勸說道:“大王誤矣。大王總督江南,王鎮南在大王麾下,欲其來救,片紙可也。徐方非大王所轄,卞望之即肯來援,也理當先請示朝廷,誠恐來往之間,賊已克建康矣!

  “況且王鎮南見在武昌,治舟師,沿江而下,順風順水,數日間便可抵達建康;徐州雖近,其卒須自陸上來,道路難行,反倒遲緩——大王切勿以遠近計算里程啊!”

  他這話說得很有道理,司馬睿不禁捻須無語。王導不失時機地加上一句:“方有北方來客,云朝廷將召卞望之入為尚書,而以阮遙集(阮孚)代之。”

  這就等于徹底斷了向徐州請援之路了——恰逢人家換班的時候,卞壸可能正忙著收拾行李要進京呢,逮阮孚初至,情況都還沒摸熟,那誰敢輕易對外用兵啊?

  司馬睿無奈之下,只得下令,命王敦急率兵來援建康,剿滅吳興叛軍。同時他還請王導、周顗等人各自寫信,催促王敦盡快上路。

  再說劉隗返回自家府邸,越想越是擔心害怕。

  他同樣覺得向徐方求援,不大靠譜,然而若命王敦東來,會不會象刁協所擔心的那樣,王敦與周、沈叛軍暗中勾結,反倒逼迫司馬睿收回前命,放棄對江南政治的刷新呢?

  正當此時,門客賀隰求見,問他今日拜謁丹陽王,有沒有商定什么辦法來抵御吳興叛軍哪?

  賀隰乃是賀循之子,江東的青年才俊,同時也是裴該的債主——想當初裴該北伐之前,曾經向顧、賀、紀等家子弟商借過不少的錢糧,事后仿佛沒事兒人似的,再不提起……而這些家族,當然也沒有膽量去向裴大司馬索要了。

  不過換一個角度考慮問題,裴該雖然地盤兒大了,花費也更巨,暫時確實拿不出閑錢來償還債務;而江東各家豪門倒也不在乎這點點兒錢糧,相反,利用債務使大司馬常記其恩惠,反倒更為有利。

  也正因為如此,各家多頭下注,乃遣紀友、賀隰等昔日與裴大司馬同游覆舟山,有這么點兒交情的青年子弟,入刁協、劉隗門下——因為很明顯,劉大連跟裴大司馬是有聯絡,有勾結的。只是釋僮之令一下,紀友等人就主動閃了——你刀子都動到咱們頭上來了,咱還能幫你辦事么?唯有賀氏,產業都在會稽,暫時還算安穩,于是賀隰繼續留在劉隗府中,觀望風色。

  當賀隰聽劉隗說,刁協建議去請徐州軍來援,當時就急了,連連頓足道:“刁公誤矣!徐方非丹陽大王治下,且雖近鄰,步行而來,必然遲緩,如何能救建康之急啊?如此進言,反顯得二公束手無策,則大王必聽王茂弘等人所言,召武昌兵來——恐怕王鎮南入建康之時,便是二公罹難之日!”

  劉隗雙手一攤,說那又有什么辦法可想,建康實在是沒兵啊!

  賀隰便道:“近日于丹陽釋放僮客,亦已得七八千編民,可即于其中挑選青壯為兵,彼等恐怕再入私門,必肯為大王與二公死戰。同時再召揚州各郡兵馬來援,即不能摧破叛軍,固守建康,當不為難。而大王若有這數千兵在手,即便王鎮南來援,料也不敢肆意妄為了。”

  劉大連撫掌道:“卿言是也,我當急往府中,向大王進言!”

  于是黑更半夜的,又再跑去丹陽王府,向司馬睿獻上此計。司馬睿說你晚來了一步,我已然應王茂弘等人所請,召王處仲來援了……我也是沒辦法,因為刁玄亮的主意實在不靠譜啊。

  劉隗道:“即便無奈召王鎮南來,大王亦當先于釋僮中選士成軍,助守建康。”

  司馬睿點點頭:“此計可行,只是——當以誰為將啊?”

  你又不是武職,從前也沒管過軍事,倘若派你劉大連去選卒、練兵,相信連你自己都不敢接這活兒吧?

  丹陽王府里確實找不出什么將才來了,劉隗反復思忖,最后提出來:“虞承嗣可也。”

  虞承嗣就是虞,是司馬睿亡妻虞氏之弟,他外放做過兩任太守,多少有點兒領兵的經驗。當然最重要的,虞是司馬睿的姻親,則他掌握了這支軍隊,肯定會穩穩站在司馬睿一邊,而不會倒向王氏。

  司馬睿當即召來虞,付以重任。

  吳興叛軍進至秣陵、句容之間,就不動了,并沒有即刻進逼建康城——他們在等王敦呢。

  虞于才剛釋放的僮仆、佃客中點選了三千多人,操練不過五日,他年輕氣盛,竟然就領著這支兵馬南下去尋找叛軍主力決戰,結果迎面正好撞見周札之侄周筵。

  周筵于周氏族內素號善戰,所部五百,亦皆精選,誰成想戰不多時,竟然不支而退——正如賀隰所說,那些從佃客、奴仆中選出來的新兵,雖然缺乏訓練,卻皆恨這些大族入骨,更怕一旦戰敗,將會復為大族之奴,再無出頭之日,故而人皆奮勇,悍不懼死。幸虧周札、沈充等急忙率軍來援,這才救下周筵,擊退了虞。

  虞就此也認識到吳興叛軍確實能戰,我軍數量尚且不到敵方的四成,正面對決,難有勝算。就此縮回了建康城中,鞏固王府防御——因為城墻多是籬笆扎的,根本不可能作為屏障——以待王敦東來。

  數日后,王敦大軍抵達建康城外,系舟石頭。他本人并未出面,只命錢鳳先率五千兵馬入城勤王。錢世儀進城后,首先就以衛護丹陽王為辭,接管了虞的部分防區,然后別遣兵馬去包圍刁協和劉隗的府邸……

  王導趁機和錢鳳一起進謁司馬睿,呈上王敦的奏書,書中將此番動亂的罪責全都推到刁、劉二人頭上,說只要罷免二人,收回釋僮之命,叛軍便會當即星散,不足平也。司馬睿見狀大驚失色,忙問王導:“茂弘,令兄此來,是救孤啊,還是要挾孤啊?”

  王導拱手道:“釋僮之命,大傷國內人心,臣此前便屢次進言,以為不可,惜乎大王不聽。今止吳興亂起,而若此令不除,恐怕江南再無寧日,雖鎮南手握重兵,也怕疲于奔命,難以全定啊。

  “大王,今國家方用兵于北,我江南唯坐守可也,還當鎮之以靜,免為朝廷拖累。大王今聽臣等,罷刁玄亮、劉大連,尚可全二人性命,不過退居散職而已;收回釋僮之政,此前所釋放的奴婢、佃客,尚可為大王所有。倘若遷延,使動亂更甚,怕是最終反害刁、劉性命,且使已釋之僮,亦不得不復歸私家了。大王三思啊!”

  天才一秒:m.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