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章、讖由誰造?

  荀崧所言不為無理,只要形勢到了那一步,人臣權凌其君,自然會引發猜忌,不管你是王莽也好,是霍光也罷……且霍光之跋扈,其實更在王莽之上,王巨君進位攝皇帝之前,那可是禮賢下士,恭敬守禮,瞧上去一點兒毛病都沒有的。

  所以正如曹操所說,“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那就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朝前頂啦,爭取一輩子都把權力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甚至于傳諸子孫。一旦退步,絕無平安抽身之理!

  但是荀景猷接著就提到了“秦當雄”三字,倒不禁嚇了裴該一大跳。他心說此言只有梁芬跟我提起過,我從來也未曾向外人透露過啊?究竟是誰把這條讖謠傳到長安來的?這傳播速度還挺快的嘛……

  詢問荀崧,荀崧說此讖于文約你返歸之前,便已然在關中地區布散開來了,但再深究,所傳布的卻只有前兩句:“一日墮,易車駕;一日升,秦當雄。”至于后兩句“相背者違,著衣者乖”,卻連荀景猷都沒有聽說過。

  這就很明顯啦,此讖是被人剪裁之后,方始傳入關中的。

  裴該乃問荀崧:“在大人看來,此讖若為人造,究竟是何人所為哪?”

  荀崧雙眼微微一瞇,反問道:“得非家叔父或道玄之謀乎?”

  裴該搖搖頭:“不會。”

  想當日梁芬也懷疑此讖為荀黨所制,希望裴該委員徹查,被裴該婉拒了。其實倘若裴該本人也懷疑荀組、荀邃他們,是必定會一回長安,就吩咐裴詵去暗中探查讖謠源頭的;但他本不作此想,所以為了朝廷的和睦,不別起紛爭,便不宜多事啦。

  為什么呢?因為這則讖謠所指太過明顯,其言又故意曲折,水平不高,就仿佛一個小孩子特意模仿大人筆跡似的。從來讖謠嘛,就是要云山霧罩,不明所指,唯有高人才能解得出來,而即便高人,那在事前也確定不了,如此方能為有心人所利用。

  好比說“代漢者,當涂高”,此謠后漢初年即有,但代漢的究竟是指公孫,還是指袁,沒人能夠說得清楚。直到曹操肇建魏國,才終于有“高人”恍然大悟“當涂高者,實為當途高也,所指魏闕也!”

  再好比說那則“天子何所在,近在豆田中”,王浚借此以殺霍原。在裴該想來,如果光從文意上去考究,若指姓名,說不定是指個姓竇的或者姓田的,更為靠譜;若指地名,可以應合的那就更多了。

  而且這兩條讖謠含義雖然晦暗不明,文辭卻都淺顯,容易為愚夫所傳唱,從而逐漸擴散開來。再如“訇如白坑破,合集持作;揚州破換敗,吳興覆瓿”,一聽就知道非中原人語,是江左那票混蛋所制……

  但如今這則讖謠,前兩句很淺顯,點到即止,卻偏偏莫名其妙地畫蛇添了后兩句,好象生怕人不明白,而非要直指“裴”姓不可。過猶不及,這水平就次了不是一星半點啦。

  荀黨都是些什么人?多為中州大姓出身,要說治國之才可能挑不出幾個來,若論文章詩賦,其才幾占天下之半,他們怎么可能造出這么低水平的讖謠來呢?說出去都丟人啊!所以裴該從一開始,就從沒有懷疑過荀組等人。

  至于是依附荀黨的小人所制,那更不可能了,這么不流暢不通俗的段子,若無大v做推手,肯定是上不了熱搜的。

  所以八成是石趙政權所造。張孟孫必定不屑于玩兒這種小花樣,至于程子遠、徐季武那票俗吏,倒估計就是這種水平了。只是考慮到此前那則“二鳥落,一日升,其夭于止者贏,骨肉相似者勝”來,裴該又有些難以確定……那則讖謠的水平要高得多啊,裴該曾疑是裴憲、荀綽等人所造,那為什么這回石勒或者程遐不去找那票文學之士,而偏要自己個兒瞎搞呢?

  當下即將自己的疑惑,向荀崧合盤道出。荀景猷不禁撫然,說:“文約心思甚密,我竟慮不及此……”想了一想,就問:“會不會是武昌所制啊?”

  可能敵視裴該,想要離間晉之君臣的,還有巴氐和江南。巴氐不用考慮,那全是一票大老粗,范長生又已經死了,估計他們連這造讖的計謀都想不出來;至于江左,司馬睿是個忠厚人,刁協、劉隗又執其政,必不為此至于王導、庾亮等人,那也是有學問的,不至于拿出這么低水平的答卷來。

  那么就只有武昌的王敦了。王處仲本身也是個學問人,但在瑯琊王氏內部卻并還算不上佼佼者,屬于有可能腦袋一昏就寫錯答案的。再者說了,其專任錢鳳,那就是一無學俗吏啊,還喜歡炫耀,說不定就是錢鳳出的主意,王敦一迷糊便通過了……

  裴該笑笑:“王處仲尚在壯年,不至于如此昏聵吧。”隨即擺手,說多猜無益啊,咱們還是把話題拉回來“大人之教,該領受了,當如何做,且容我仔細思量。”

  新設機構之事,不是一拍腦門兒就能決定的。再者說了,你先得有人,才能設立機構,如今麾下杰才,多半都已經塞進十二部里去了,我上哪兒再去找丈人你所說的“智謀之士”哪?咱們只好先存著這個心,然后耐心訪察和等待。

  再無別事,荀崧便又關照了幾句相關貓兒的婚事后,辭了出去。裴該重新拾起案上文卷,卻發現根本就讀不進去,忍不住釋卷而手按腦側,凝神細思他還在想那則讖謠之事。

  這則讖謠傳入關中,其用意恐怕與在洛陽傳布大相徑庭,必然是另外一票人所推動的多半就是裴嶷!不過叔父雖然不以學問見長,終究家學淵源,水平不低啊,知道把后面的蛇足給鏟了去,光傳前面兩句。只是由此思路發散,裴該猛然間想到:原讖會不會也是自己人所造的呢?!

  誰能肯定,原讖一定是想構陷自己,與裴嶷傳布新讖于關中,用意不同啊?倘真如此,那么其人也便呼之欲出了……

  裴該花了整整四天的時間,才終于把案上那些文卷消去了大半,剩下的按照一般進度,逐日處理便可。可是他才剛緩過一口氣來,裴詵便來稟報,說江東亂起……

  最先傳到長安的情報,是說丹陽王下令于丹陽國內釋放僮客,隨即吳興周、沈兩家豪門便即掀起反旗,丹陽王急召武昌的鎮南將軍王敦率兵往救建康。裴該得報,當即一語道破:“此必王處仲所設謀,欲要挾丹陽王也!”

  因為在原本的歷史上,王敦第一次起兵謀反,就是劍指刁協、劉隗,其契機也正是釋僮之政;再加上沈充那不是王敦的親信么?則其造反而無王敦授意?誰信哪!想不到歷史進程雖然大改,該發生的還是一樣會發生……

  只不過王處仲這回沒有公然樹起反旗,而是迫使司馬睿下了調兵之令估計王導在其間起了不小的作用。如此一來,他所處的形勢自然大好,后無陶侃、甘卓、司馬承等人的牽制,前亦無戴淵、周札的攔阻,關鍵是師出有名啊,就連朝廷都拿他沒招兒!

  估計王敦這回是能夠順利進入建康城的,而即便他事后凌迫司馬睿,只要司馬睿沒有明確上奏彈劾,朝廷亦無可論罪……加上國家方有事于北,只要雙方不徹底撕破臉皮,暫時是不會再向南方用兵的。

  就不知道刁協、劉隗,是不是仍舊落得個原本歷史上一般的下場了……不過如今中原在晉,羯勢不雄,估計劉大連就算落跑,也不會再往河北跑了。他會不會來找自己呢?此人是否可用啊?

  裴該便命裴詵密切關注江左態勢,隨時向自己匯報。然后他略有了些空閑的時間,便依照慣例,前往各部辦公場所,前去巡查、督責,看看是否有荀崧所謂的“浮躁之氣”出現當然啦,他盡量只看或者問,而不表態,更不便隔過裴嶷和陶侃直接對各部掾下命令。

  就此不禁想起一樁《三國志》上所載舊事來想當年魏明帝曾經前往尚書臺,尚書令陳矯跪迎,問道:“陛下欲何之?”明帝說我打算“按行文書”,看看你們的工作狀況。誰想陳矯卻說:“此乃臣等職分,非陛下所宜駕臨。倘若以為臣不能稱職,則請陛下黜退,否則,陛下宜還。”明帝大慚,而返……

  漢魏以來,直至隋唐,君主的獨裁權并不甚重,具體來說,則君主只有政令權,并以之分授宰相,對于具體行政事務是不應該干涉的根據儒家理念,上下有序,國家始安,而這有序既代表了人臣不能侵奪君主之權,也代表了君主不必躬親瑣碎之事。皇帝不應該親臨尚書臺,即此理也。

  然而如今裴該在長安,卻是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視察哪個部門的工作,就視察哪個部門的工作,為其非人君也。但即便宰相關注細務,也是會遭到史家異言的,只有如邴吉那般“識大體”,如陳平但云“有主者”,才是真正的宰相職份。

  其實此前陳也曾經規勸過,說大司馬你應當只關注大政,具體執行,不當親理,甚至于都不應該直接跟小吏打交道,裴該全當耳旁風那不就上下隔絕了嘛。然而如今想起荀崧所言,又覺得有些道理我忙得不可開交,卻還抽空關注細務,不要搞得跟諸葛亮似的,最終活活累死啊……而且如此一來,中下層官吏會不會有不受信任之感呢?善待群下,甚至于跟他們打成一片,那是應該的,就好比我時常入軍中與小卒相談,但具體營務,確實不應干涉。

  而這,就需要有一個代替我宣導政令,并且監控執行部門的機構……魏晉以來三省之設,不為無益啊……

  既然想到這里,他也就逐漸減少了自己對各部的督責,基本上只是去懇談幾句,聯絡一下感情而已。其間在警部與其掾李矩李茂約交談的時候,偶然間想起來,就問:“王、庾二子,可在從尊夫人習字么?”

  李矩說對啊,隨即就從懷中抽出幾張紙來,遞給裴該,說這是那倆小子近日的習字,明公請觀看起來他對自家老婆的這倆弟子也甚為喜愛,時常揣著他們的手書到各處去炫耀。

  裴該先展開王羲之的字來看了,不禁贊嘆道:“右……”差點兒要說“右軍”,好在及時改口“逸少此字,實不似少年人。”其實他對書法也沒有太多研究,甚至瞧不出來這跟后世所傳的王羲之壯年所作有多大區別,但肯定寫得比自己好,這總歸是能夠瞧得出來的。

  然后再看庾翼所作,貌似也很不錯啊……

  以問李矩李茂約本人也是位書法家李矩便道:“逸少人如其名,字勢雄逸,飛揚有鴻雁翱翔之姿,假以時日,必成大器。至于稚恭,亦頗精奇,然筆觸間每見事功之志,恐怕將來成就,不如逸少……”

  裴該心說啥意思?胸有事功則于書法上就不可能登頂?幸虧你生在晉代,顏魯公才不會從地下跳起來跟你急啊。

  庾翼其人,他前世也是聽說過的但沒印象那也是一位書法家曾經領過兵,打過仗,雖然沒怎么贏……總體而言,于文,庾亮未必如庾冰,于武,庾亮未必如庾翼,季堅、稚恭這倆兄弟合起來,才能、功績在乃兄之上。

  于是問李矩:“二子可曾透露,有見我之意哪?”李矩搖頭道:“不曾言欲覲見明公。”裴該就不禁納悶兒了,心說你們倆過江到長安來,究竟所為何事?難道真是來一門心思學書法的?罷了,你們不提,我也不理,咱們就這么拖著好了。

  然后才從警部出來,返回大司馬府邸,裴服就遞上來一大摞的名刺這些都是想要求見裴該之人,按照過往的經驗,多數是謀鉆營、求進之輩。裴該自從確定了考試制度,對于這類貨色泰半是擋駕的有本事等著重開科舉,大司馬是你們想見就能見的么?

  只是考慮到,一則要維持自己禮賢下士的形象,二則其中難免有史書所載之人,或許不用考試,就知道有本事,那便不宜一概拒之于門外了。況且某些人本身未必有什么才能,卻有名人的薦書,自也不得不敷衍一二。

  所以讓裴服把那些實在不靠譜的全都直接推給郭璞、胡飛等秘書班底,剩下的匯總后再來向裴該稟報。裴該接過來,只見最上面一封寫的是:“會稽余姚庶民虞喜仲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