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謀奪五校

  明達、朱飛都是司馬鄴潛邸——原為秦王——舊宦,“永嘉之亂”時隨從逃出洛陽,輾轉而向關中,兩人的性情、才能,乃至外貌,全都迥然相異。

  論性情,明達魯直而朱飛謙遜;論才能,明達力能舉鼎,在閹宦中實為異數,朱飛則通文墨,還寫得一筆好字;論外貌,明達頭大面黑,身高力健,腹大過圍,相比之下,朱飛卻要矮繡癯得多,且剪甚白,五官端正,翩然有文士之相。

  所以荀邃等啟奏,使中書統馭五校,具體職責就落在了明達的頭上,朱飛仍然負責內外公文的傳遞。

  且說這一日,明達自五校營返回禁中,迎面正遇梁芳和朱飛并肩而來,便即躬身行禮。梁芳等也還了禮,便問:“明君不在五校,何事歸來啊?”明達隨口回答:“安排宿衛事。”

  晉朝的國家軍隊,大致可分為中軍、外軍,以及州郡兵三個部分。中軍為朝廷直掌的武裝力量,外軍則是地方都督統援兵——比方說關中的大司馬三軍、青州的蘇峻軍、江州的王敦軍、涼州的張寔軍、漢中的周訪軍等,祖家軍從前也屬于外軍系統——州郡兵即各城戍衛,原本數量稀少,如今在近羯的兗北、青州,以及平陽、太原等郡,則多數都超過了千人。

  其中中軍又可分為宿衛軍和牙門軍兩個部分:宿衛軍駐在洛陽城內,負責城池和宮禁的防守,牙門軍則駐在城郊,作為機動力量——祖家軍即便部分改編為前、后、左、右、驍騎等七軍,其數既超過了四萬,自然不可能全都入城守備,原本主力也都是宿于洛陽城外的。

  真正的宿衛軍,自“永嘉之亂”后,就形同虛設。司馬鄴在長安時,由索綝命其部下李義等宿衛,索綝敗后;由裴該分其軍宿衛;等到歸洛,宿衛之權自然落到了祖逖手中。荀氏以不合制度為辭,多次要求恢復七軍五校,最終祖逖做了一定妥協,允其徐徐重建五校,分擔宿衛之責,其后裴該入洛,干脆把祖家軍改編為七軍,從此可以名正言順地守衛都城和宮禁。

  所以就理論上來說,中軍由領軍將軍統領,其二衛、五校,及部分郎官,負都城和宮禁的守備之責,其余五軍當駐城外。然而五校初建,數額不全,且多由在京的平民和官宦遠支充任,素質也比較差——真正的好兵苗子,祖逖自然先給扒拉走了,不可能留給五校——左衛將軍衛策亦隨祖逖出征,右衛將軍裴丕則駐在河南——

  裴該當日之所以改裴丕所部為右衛,自然也是為其一旦有事,可以明正言順地開進洛陽城內,擔任宿衛之職了。

  只是荀氏也力圖在朝廷制度的范疇內,掌握宿衛權,因此當許柳祖逖)出征后,就以祖渙所領前軍按例不值宿衛為名,請他專心守城,而將宮禁都讓給了五校。等到祖渙北渡,裴辟進京后,暫時還沒有跟荀氏翻臉的意圖,所以先接替了城防重任,隨即,荀氏就把五校交到了明達手中,以備裴丕。

  五校的營房緊鄰宮禁,日閑千人入值守衛,所以明達今天返回禁中,安排宿衛之事,本屬尋常。然而梁芳卻說了:“禁中之守,命一芯可也,當此緊要關頭,明君還當常留五校營內才是啊。”

  明達不大明白他的意思,就問:“今五校但充宮禁之守,城防事,一以付之裴右衛。雖然羯賊與祖公戰于滎陽,距伊洛不遠,暫時亦無需我插手城防事,又何必久留營內啊?”

  梁芳瞥了一眼身邊兒的朱飛,隨即伸手一扯明達的袖子,把他拉到一旁,低聲問道:“明君如何不悟也——尚書啟奏,使中書領五校,在君看來,究竟是何緣故哪?”

  明達笑道:“自然因為荀氏欲掌宿衛之權,奈何囊中并無將才,是故才使我暫居其位,給他們占著位子罷了——既是中書領五校,祖公自然不便搶奪。”

  梁芳曳道:“此言差矣,荀氏薦君領五校,非為備祖,實為備裴也!”

  說話間,朱飛也背著雙手,一步步湊將過來,不過梁芳原本就沒打算避開他,于是繼續開導明達:“去歲‘易車駕’等讖,固然是羯賊欲施離間之計,然而大司馬雄踞關西,復扔東、平陽,其勢莫強,其威莫大,則其一旦歸洛,奪絨衛,便成景皇帝、文皇帝在曹魏時之勢也,豈可不防啊?”

  明達聞言,不禁愕然:“安能以二位先帝,比擬裴大司馬?!”其實言下之意:你說大司馬有擅權之志,甚至于將來會以裴而易司馬,這、這不至于吧。

  梁芳嘆息道:“人心相隔,誰敢斷言?是故今裴右衛來,荀氏才急將五校交于明君手中,專為保障宮禁,不使天家權柄,徹底外落。”隨即再次瞥一眼朱飛:“試問若有萬一,二位可肯死君么?”

  明、朱二人當即拍胸脯:“我等自然忠于陛下,何須梁公試問啊?”

  要說閹宦這個團體,就理論上來說,確實是最忠誠于皇權的——雖然未必忠誠于某位皇帝個人。因為宦官無根底,又普遍受士大夫的歧視,他們想要摟錢、摟權,就必須得緊靠著皇家,倘若皇權弱于臣權,自然閹宦們就一輩子都只是普通婢仆,根本掀不起任何風浪來。

  所以皇帝也往往因此而信任閹宦,甚至于特意剝奪部分臣權,以授宦者。當然啦,宦官集團假借皇權,抖起威風來,反倒時常架空甚至于擅自廢立皇帝,因為他們要的是皇權撐腰,皇帝在多數情況下,僅僅只是皇權的招牌罷了,換之無礙。

  梁芳正是因此,頗為尊重明、朱等宦官,并且也逐步培養起了對方的信任。他雖為士大夫,其實更算外戚,外戚夾在朝臣和內宦之間,算是皇帝半拉私人,亦須皇權為依靠,所以歷史上,外戚和內宦勾結的情況,普遍比反目、敵視為多。

  由此梁芳便將自己近日來所思所想,詳細對明、朱二人陳述了一番:“天子尚在青春,天下又未靜謐,方倚仗于外臣,是故暫失權柄,只能垂拱罷了。待得羯賊殄滅,天下大定,唯歸政于天子,社稷始能長治久安◆武皇帝大權在握,乃成盛世,孝惠、孝懷為外臣、外藩所挾,國家幾乎傾覆——二君且思,是否此理啊?”

明達連連點頭,朱飛卻心說:孝惠皇帝之所以太阿倒持,主要還是外戚搞出來的妖蛾子吧  卻也并不開口辯駁,只是任由梁芳繼續說下去。

  梁芳道:“然而外臣既然把持權柄,豈肯輕易歸政于君王啊?我等唯有因勢利導,斯可致君堯舜u若大司馬果成尾大不掉之勢,則去之必難;唯裴、祖△等外臣相互拮抗,天家方有望漁翁得利。即以今日言,五續不可落于裴氏之手!

  “本來我等雖有忠君之志,終究官卑職小,難以運籌,天幸皇后有身,必誕太子。則若待十月分娩,正位東宮,天家之威必然大振,士庶無不望其世世相繼,永鮑平,無論大司馬還是祖驃騎,都不敢再起妄心了∫方才說緊要關頭,不是指羯賊逼近,而是指皇后尚未產育啊——二公可明我心意否?”

  朱飛心說只要有了太子,自然權臣不敢再起篡意?你這天真的想法究竟是打哪兒尋摸來的啊?不過梁芳所言,也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司馬鄴膝下空虛,就算想要提振權威,恐怕也很難辦到,而一旦有了明確的繼承人,或許部分朝臣、士人之心,就會稍稍偏向于天家了。所以他也不去糾正梁芳,只是問:“梁公因何而知,皇后腹中確乎為天家嫡子,而非公主哪?”

  梁芳神神秘秘地一笑,說:“我專為此事,求問過吉友大師帛尸梨蜜多羅),以及魏大家,皆云皇后此番,必然生男!”

  其實魏夫人壓根兒就沒給準話,帛尸梨蜜多羅更是不管看相、占卜那種鬼花樣的,“必然生男”云云,純出梁芳一廂情愿的腦補。

  但那兩位高人的名頭一報出來,明、朱二宦當懲信了,不禁各自喜上眉稍。朱飛還躬身拱手,恭喜梁芳:“如此一來,梁公可仕兩朝,富貴不替矣。”當然就理論上來說,按照梁芳的歲數,等不到太子正位,他就會掛。

  梁芳欣然受賀,頗感舒坦。好在他還想著正事兒,趕緊就把話題給扯回來了:“是故當此緊要關頭,須防裴右衛因大司馬授意,踞宿衛之權。說句不好聽的話,一旦禁中宿衛,再如此前一般俱操于外臣之手,誰敢擔保皇后腹中的天家骨肉,不會有什么萬一哪?!”

  明、朱二人聽了這話,無不悚然。

  終究明達,尤其是朱飛,那也是讀過幾天書的,知道一旦有外部勢力插手,則皇后肚子里的孩子未必生得下來,或者雖生下來,卻未必養得大,類似可怕之事,史不絕書啊。別說外部勢力了,內部也一樣要命,賈皇后害愍懷太子司馬遹,也不過就是二十年前的事情罷了;至于梁芳暗授秘藥給梁皇后,使嬪妃不能懷上天子骨肉之事,瞞得過司馬鄴,也瞞不過眼前這兩名任事的宦官。

  梁芳因此關照明達,說:“我料裴右衛不敢直闖宮禁,但須防其來奪五校營∫方聽聞,尚書省為固守都邑,急召祖前軍來歸,一旦前軍歸洛,可與右衛相拮抗,則裴右衛再無機會。是故彼欲奪營,只在數日之內,當此時也,明君又豈可不坐鎮營中啊?”

  明達連連點頭:“梁公所言是也。某是粗人,未能洞悉大局,全賴梁公指點——這便返歸營內,在前軍返洛前,再不入宮了。”說著話深深一揖,然后轉過頭去就走。

  朱飛急銘后面招呼:“明君且慢行,禁中事,我尚有幾句話請問明君。”說著話疾步追上明達,同時眼角余光一瞥身后,見梁芳沒有湊過來,便即壓低聲音說道:“五蓄弱,必不能抵御右衛,則一滇右衛來,君慎勿與之沖突,可暫且敷衍之,并急報尚書、門下,使外臣來斥退裴右衛。”

  明達頷首道:“君所言甚為有理,我知道了。”

  于是急匆匆返回五校營,下令關閉營門,內外戒嚴,無令不得擅自出入。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天色才剛放亮,就見一哨騎兵洶涌而向五校營沖來,到得營外,一將即在馬上高呼“開門”△達遠遠地覘望,果然正是右衛將軍裴丕!

  明達心說梁公料得還真是準啊,急忙命人從營后潛出,去通報尚書、門下二省。不過這時間也未免太早了,估計二市還沒什么主事的人——習慣按點兒上班的殷嶠已經離開洛陽啦——自己應當如朱飛所言,多拖延裴丕一段時間。

  故此兵卒來報,明達假裝尚未起身,不予回應。直到裴丕連叫三聲,無人答應,干脆下令撞開營門,明達這才躲無可躲,只得邁步出了督衙,站立轅門內應聲,反問道:“裴將軍清晨至此,不知有何要事啊?難道是召我五邪去守備城門的么?”

  裴丕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汝便是明達?”

  明達拱手答道:“正是末吏。”

  裴仂角一撇:“一個中官,如何能駕馭五校啊?羯賊將近,自當統一宿衛事,領軍不在,我以右衛將軍之名,接管五校。”

  明達反駁道:“詔命使中書掌五校,何勞裴將軍接管?”

  裴丕冷笑道:“雖中書掌五校,奈何中書無令!汝不過末品中書通事,又是中官,名位尚不如五校督,何能執掌其事?”

  明達曳道:“末吏是否能夠執掌五校,須問天子,須問尚書,裴將軍雖領右衛,恐亦無權擅越。”

  裴丕反詰道:“中外軍都督是大司馬,中軍都督是祖驃騎,尚書安得置喙?”

  明達乃問:“不知裴將軍可有大司馬或祖驃騎的軍令啊?且請出示。”

  二人就此唇槍舌劍,對噴起來。終究裴丕奪掌五校,合乎道理,但未走程序,明達雖然不算太聰明,卻久任中書,熟悉朝廷制度,又為此籌思竟夜,竟然你有來言,我有去語,絲毫都不落在下風。

  王貢就躲藏在裴丕身后,當即壓低聲音提醒道:“彼有意拖延,若請來朝中大老干涉,恐事難成——不必與其爭論,直接沖進去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