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六十年前,魏軍伐蜀,蜀大將軍姜維姜伯約集會眾將,悍阻鐘會于劍閣,孰料鄧艾偷渡陰平,復于綿竹破諸葛瞻軍,遂直指成都。蜀后主劉禪用譙周之言,自縛請降,并敕姜維等俱降于魏,于是“將士咸怒,拔刀砍石”——只是沒蛋用,皇帝都投降了,你們還打個什么勁兒啊。

  如今幾乎是故事重演,只不過華軍和氐軍主力都在巴西,被甄隨設謀攻取了劍閣要隘而已。在李壽想來,甄隨必將取梓潼而向成都,則成主危殆,且說不定還會仿效劉禪,開城出降……

  這一是因為氐軍主力,皆在巴西,多數在自己手里,少半在李班手里,成都的留守兵馬真不算多啊;二則自己既離成都,則成主身邊天然就只剩下了一個“今譙周”,也就是自家老爹李驤,李驤多半是會勸說出降,奉籍從華的,而以他的身份、地位,說話的分量,又非譙周可比;三則……敵將終究是甄隨啊,兇名聞于天下,朝中留守的那些將領,真的敢跟他打嗎?

  唯今之計,只有棄險要而還成都去救駕了,總比我跟前線死扛,隔不多日來封敕書,命我直接向陶侃投降要來得光彩一些吧。

  于是李壽當即聚集兵馬,放棄安漢城,突破重圍,去回救成都。陶侃尚未收到消息,雖然疑惑,恐怕是計,不敢猛追,卻也趁機奪占安漢城,旋命陸和北上去攻南充、西充。等到劍閣方面的捷報反復輾轉,終于送到安漢的時候,二充已克,陸和且圍李班于閬中了。

  陶侃接到信報,不禁瞠目結舌,旋顧左右道:“此天之所以授甄將軍于我朝也……”那蠻子的運氣怎么就這么好呢?

  于是再無猶疑,即率主力西進,先克廣漢,復側龍泉山而北抵綿竹,再次與李壽交鋒。

  且說李壽放棄安漢,西趨廣漢郡,一直跑到龍泉山東麓的五城,打算逾山而急救成都,卻聽說甄隨既取漢德,并未繼續南下……李雄方抽調成都周邊兵馬,拼湊起四千多人來,遣將軍費黑北守涪縣,以御甄隨。

  李壽多少有點兒蒙,心說以傳說中甄隨的性格,沒道理不肯長驅直入,而要止步于劍閣、漢德之間啊,這又是玩兒的什么花樣咧?但既然成都無警,他棄城而歸,道理上就說不大過去啦。于是只得上疏向成主請罪,同時率兵轉向綿竹,警護成都的北大門。

  理論上由東北而向西南,過了梓潼,即可邁入成都平原,可守之處唯兩處,一是涪水東岸的涪縣,二是龍泉山北麓的綿竹。綿竹東有龍門山,西有龍泉山,兩山間相隔百里,城池正在其中,李壽乃臨時筑壘,與綿竹城犄角相應,以待華軍之來。

  龍泉山亦頗險峻,山間雖有小道,封堵不難,估計陶侃是不敢硬闖的。華軍主力自東方而來,欲取成都,要么繞到山北攻綿竹,要么繞到山南攻南安——可是從五城到南安,將近四百里途程,這繞得也太遠了,糧道漫長,于軍不利啊。

  當然啦,倘若陶侃真有本事冒險走南路,李壽也無可奈何——誰叫他把敵人放進平原里來了呢?

  然而陶侃既至綿竹附近,卻先不急著進攻,而遣周撫抄襲涪縣之后,擊斬費黑,隨即與甄隨、陳劍會師于梓潼——這就等于徹底把北路給打通了,方便自北道運糧,道雖險而途終近。隨即合兵以攻綿竹,李壽自知難守,被迫起而一搏,出城與華軍在赤祖一帶展開激戰,不過三日,便遭敗績……

  再說劍閣已下的消息傳到洛陽,裴該不禁大大舒了一口氣,心說:“穩了。”

  從來戰無必勝之策,即便他派去漢中的是華軍精銳,又有陶侃為主帥,甄隨、陸和為副將,終究地勢險峻,運糧也不方便,倘若遷沿日久,必將無功而返——就好比當年鐘會頓兵劍閣之下,倘若沒有鄧艾偷渡陰平,估計司馬昭這次力排眾議的滅蜀之戰,最終也只不過能得個漢中而已……

  裴該甚至于有過考慮,是否可以先定荊北,拿下襄陽和江陵來,再在江陵大造舟船,如原本歷史上桓溫定蜀一般,乘戰艦溯江而上,從南路兜抄成都。

  不過造舟船,練水師,終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即便船堅兵利,前面還有三峽難過……話說桓溫那會兒,巴東究竟是在東晉手中啊,還是在成漢手中啊?記不清了……多半是在東晉手中,所以他才能夠如此順利地進軍,自岷江而直抵青衣。

  這個題目自然也下于樞部,命郭默等人詳細籌謀,作為預備方案。

  然而既然得報,已取劍閣,就不必再考慮那么多啦。只要華軍能夠入平,則與氐人交鋒,可有八成以上勝算。一方面根據后世的評價,同時周訪、楊虎、陶侃等人歷年與氐軍相爭,于上奏中也反復說明過,這巴軍的素質,實在是提不起來啊。

  蜀人本來就不怎么能打仗,巴人略強些也有限,所以當年劉備才能順利攻取益州;而諸葛亮一出祁山失敗,根據《漢晉春秋》記載,他自己說是“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

  何所謂“在一人”?不是說戰將無能——箕山一路,主將可是趙云呢——而是說統帥對于士卒的訓練和布勒,做得還很不夠。諸葛亮接受教訓后,親自操練兵馬,始能在最后兩次北伐之時,打得司馬懿只能堅寨固守而已。

  那么如今蜀中還有諸葛亮嗎?陶侃等皆報,說氐兵多驍勇能戰——因為主體不是蜀人,而是從略陽等地南徙的流民啊——然而旗號不全,金鼓不備,隊列不齊,陣列不整,完全就不脫流民武裝的素習。陶士行在荊州的時候,就常跟這類流民武裝作戰,當時所將同樣孱弱的荊、揚之兵,都能屢屢得勝,何況他跟中原繞了一大圈兒后,復將百戰之師南下呢?

  只要是平原交鋒——包括攻打平原上的城池——華軍便無敗理。倘若陶士行還拿不下成都來,估計他自己都得買塊豆腐去一頭撞死吧。

  因此劍閣既克,伐蜀之役就等于完成一半兒了,朝廷所要考慮的問題,不再是改由別道往攻成都,而是怎么趁勝底定全益,既而再下寧州。

  王遜還在寧州堅守,但他終究算是晉官,而不是華臣,因為道路遙遠且有阻隔,此前也未能遣使去招撫。倘若王邵伯堅決不肯從華,還去跟王敦之流勾搭,事情就比較難辦了……

  寧州多西南夷部,恃險自守,實在很難徹底鎮定。好比在原本的歷史上,唐雖雄強一時,西南卻有南詔獨立,南詔之后是大理,割裂于中原王朝之外,前后竟達四百年之久。

  當然啦,不是說只要王遜肯降,寧州便可徹底納入掌中的,諸夷不管名義上或從晉或從華,實際上治權仍在自己手中,中原王朝暫時只能羈縻而已。要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恐非一朝一夕之功啊……

  裴該不禁想到,我要不要在南中也封一個什么“寧王”哪?然而他雅不愿在后世中國的疆域內封藩,而若隔過諸夷并立、國家難以實際掌控的云貴地區,往緬甸、泰國去封王,又實在不老靠譜的。

  只是這么一琢磨,韓、越還則罷了,橫跨蔥嶺的夏國同樣不靠譜……算了,反正也沒人肯去。

  翌年年初,東北方向終于有捷報傳來,劉演順利擊退了三韓勢力,徹底規復樂浪、帶方二郡。于是一方面召劉始仁入朝犒賞,另方面朝議,催促韓王啟程就藩。

  然而裴通還是不想走……他既得著了藩王的威儀,再考慮山高水長的藩國,難免有雞肋之嘆——就藩則前途險阻,實在可畏,讓爵退縮卻又可惜,抑且不敢。于是上奏懇請,說東北那地方太過寒冷啦,不如等到暑日東南風起時,我再從青州坐船前往,也不為遲吧。

  左右多等幾個月而已,裴該也便首肯了。

  于是裴通每日拜訪親眷、友朋,請求推薦一些人才為王國吏,讓他帶去朝鮮半島。士兵好說,裴該已命兵部從軍中揀選有意的精壯,答應給他一千兵,此外還可寬赦重罪而不當死的囚徒,再撥給一兩千——從來殖民嘛,就是要用窮兇極惡之輩。但若沒有合適的士人輔弼,裴通實在沒信心可以管理好一個草創之國啊。

  甚至于,他被迫還去求告東裴,說你們本出遼東,則平州諸郡有無遺賢,可以讓我順道前往訪求啊?

  終究所在偏遠,肯跟著裴通北行的寥寥無幾——尤其是今秋又開了一次太學試,不少庶族也得以應試而充小吏,那既然在中原就能有官兒做,誰肯跑到半島上去跟蠻夷打交道啊。裴行之頭痛不已,三天兩頭去找裴該訴苦,并且請求——寬限,且再寬限些時日吧。

  裴該笑著問他:“行之初請封時,不曾料到會如此嗎?”

  裴通忿然道:“陛下之功,雖然超邁漢武,奈何世無張騫,使臣郁郁……”

  但他料想不到的是,竟然有個能人主動撞上門來,請求擔任韓國相,隨其北行。

  裴通當即嚇了一大跳,便問:“子賜方為中朝重臣,荷天子之厚望,為何肯退為王國吏,從我遠涉蠻荒啊?得非戲言乎?”

  沒錯,特意跑來毛遂自薦的,正是樞部候變司郎中王貢王子賜。

  對于裴通的詢問,王貢笑著解釋說:“貢之才能,大王素知,不過詭譎小道,陰謀秘計罷了,可于亂世翻覆,卻于治世無益。今天下雖未底定,巴氐亦行將殄滅,所余江南,不足取也,則天子復何所用于貢啊?若待四海為一,貢更是毫無用武之地。

  “是以請從大王歸藩,當竭誠盡忠,為大王謀劃方略,平定韓夷,盡展平生之所長。若大王不肯納,則貢唯有于王師入于建康之時,自請辭而歸于隴畝,從此圍繞于婦人子女之間,終卒于席簀之上——此貢所不甘愿也……”

  拉拉雜雜,拐著彎子解釋了老半天,裴通終究不傻,很快就聽明白了王子賜的潛臺詞。

  王貢覺得天下若定,他就沒啥用了,年僅四旬,此后幾年也好,十幾乃至幾十年也罷,都只能跟朝中吃閑飯,或者干脆歸鄉隱居,實在沒什么意思,有負平生所學,故此才希望能夠跟著裴通去平定三韓——這當然也在情理之中,但卻絕不是真正的重點。

  真正的重點是,王貢一直躲藏在陰影里,且此前不但搜集敵國情報,也密偵官員,所以滿朝文武,就沒誰喜歡他的,甚至于提防他、厭惡他、排斥他——誰知道這廝手里有沒有自己的黑材料啊?即便他說沒有,我如今任職兵部,只負責敵情,那也得人肯信啊。

  從來這種搞秘密工作的,不但遭百官之恨,抑且會受天子之忌——裴詵不存在這個問題,他既是宗室,又習慣站在明地里——天下未定,天子自然寄予重任,天下若定,起碼有半數的可能性是要鳥盡弓藏,甚至于兔死狗烹的!

  即便天子仁厚,也當不起百官或明或暗地加以攻訐吧,真正是“千夫所指,無疾而終”。他王子賜還想踏踏實實地靠邊兒站,逐漸淡出人們視線,或者回老家去種地,哪兒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既然如此,還不如干脆離開中朝,跳出是非圈子,前往韓國充任國相呢。以裴通的本事,多半是個弱勢君主,必須倚仗王貢之能,則他王子賜下半輩子就有保障了。

  若在中朝,即便不罹難,也必須夾起尾巴來做人到死;而往三韓,則可望權柄在手,大展鴻圖,兩相對比,何去何從,王貢這么聰明的人,怎可能做不出合適抉擇來哪?

  裴通想明白了這一點,不禁大喜過望,當即拉著王貢的手說:“我若歸韓,當與子賜共有其國,還望子賜不吝教我啊!”當即寫成書奏,請命王貢為韓國相,裴該允可了。

  然而隔不幾日,裴詵突然來找裴通,對他說:“聞賢弟請以王貢為相?私以為不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