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636章 砸骨頭

  我們和阿米麗卡的這次電動公交項目合作很成功,在九五年造出了成車,純電動力的公交車,三門大巴士。

  然后大家興致勃勃的準備大干一場,訂單也接了,結果,老外漲價了。

  西屋公司,格魯門公司和休斯公司的動力系統,電機控制器、變速器再加上充電機全部漲價,從四萬漲到十萬。米刀。

  結果就是沒搞成,訂單也黃了。這就是沒有核心技術的結果,什么都卡在人家手里。

  于是國內開始立志要造出自己的電動公交車,沒有核心技術太憋屈了。

  這里的主要人物就是京理工的孫逢春,他是總工程師,也是他后面帶著團隊突破技術限制造出了車輛,并在08年開始推廣。

  因為這事兒他還被習大接見過。國家對這方面那是特別特別重視的,也就難怪回叔這會兒的反應這么強烈了。

  “確定。”張彥明點了點頭:“大巴車這一塊確實已經在量產了,以后我們公司內部的通勤車輛會全部更換。”

  “為什么沒有相關新聞?不應該呀。”

  “為什么要有新聞?”張彥明在那裝糊涂。

  內部訂單就夠生產一陣子了,而且他也還沒決定這時候把這東西推出來:有些專利方面的事情還需要處理。

  發展的晚最坑的事情其實不是技術本身,而是那層你怎么捅都不破的專利保護膜。

  很多東西是繞不開的,而且老外的專利法很坑,想法都可以注冊。

  “其他方面的車輛呢?”回叔問。

  “目前在試驗救護和環衛車輛,消防車暫時還不行。”

  “乘用車呢?轎車。”

  “還不行,需要時間。”張彥明搖了搖頭。

  是真不行嗎?1840年的技術而已,有什么不行的?還真不行。

  造出來能跑是沒問題的,可是充電量,充電時間,里程等等,你肯定不能和1840年的要求一樣。這會兒的汽車有多少功能?

  而且這會兒行了又有什么用?能推廣嗎?充電的問題怎么解決?主要還是電池小型化和主要配件的問題。

  所有問題最終都會回歸到社會,成為普眾性問題,所以就沒有什么簡單的事兒,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道理誰都知道但總會忽略性忘記。

  偏偏時常忘記的都是什么專家,上位者,所以老百姓就總是折騰來折騰去,地也不會種了,路也不會走了,天天只能等著被罰款。

  “電力驅動不是那么簡單,涉及到很多方面,不是隨時想上就能上的,燃油汽車的普及前前后后用了近百年的時間,電動力車并不會比它短多少。

  而且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電動力驅動并不意味著環保清潔,只是把污染隱藏起來了而已,并不會減少。

  而且,這里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電池的處理。

  電池是有壽命的,這東西要怎么處理?它對環境的危害程度可比燃油嚴重多了。

  所以,在沒有確定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的相關技術只是研發,并不會進行推廣,也不會公開銷售。”

  “想好啦?這可是為國爭光的好機會呀。”

  “這事兒吧,我想的和您想的還真不一樣,各方面完善了事情做漂亮了那叫爭光,什么都解決不了就出個名兒……這到是爭光還是出丑得仔細琢磨琢磨。”

  “工廠遷移這事兒不太好辦。”李叔在一邊考慮了一會兒,對張彥明說:“主要是船塢還有碼頭,完全需要重建,這邊的水道情況也不一定。”

  “我到是感覺好辦,”張彥明笑著說:“這么大個地方就擠著好幾家老廠,可以想像規模是個什么樣子,為什么不趁著這次機會把他們整合一下呢?

  取長補短,去掉重復沖突,即提高了競爭力又提高效率,對大家都是好事兒。”

  “合并哪?這個,怕是也不太好辦,以誰為主是個問題,到時候怕是都要有意見。”

  “這個角度……我還真是沒想到。以誰為主?當然是以技術規模各方面比較強的為主啊。

  再說,新廠了,還什么主不主的?新廠新地盤新碼頭,不能重新起個名字嗎?連廠子領導都換成新的,懂生產懂市場的,哪有什么問題?

  廠子的主體是什么?是工人,技術工人,還有好的市場人員,技術設備,這才是競爭力。

  咱們卻總是在關注那幾個領導,對于一家工廠來說,恰恰他們是最不重要的,這是不是舍本求末?”

  “你這話不對,怎么能不重要呢?帶頭人嘛,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

  “好吧,我不和您爭這事兒,反正我不這么認為,我也不認同咱們一直把企業當成機關對待,把機關當成企業的做法。”

  “你小子。人家盡職盡責的,你總不能因為遷移合并就把人家變成工人吧?而且確實他們也做不了工人,總得有個安置。”

  “行吧,那是您二位需要考慮的事情,我的意見就是這樣,要搞就把整個洲給我,洲上的人家安置這一塊我們可以自己解決。”

  “我記著,咱們這邊有個農牧場吧?”回叔問李叔。

  “有,奶業集團在這邊有個老農牧場,規模不小,有三十多平方公里,員工近萬人。這段時間正在申請改制,打算劃歸區里。

  市里也正在考慮把農牧場劃為新市區,成立街道,把大量閑置土地利用起來。這一塊去年的報告里有。”

  “大學城那事兒?”

  “對,大學城和新區開發建設的意見稿。”

  回叔點了點頭:“整個方案還是不錯的,有些想法我看了也感覺不錯,想好資金問題怎么解決了么?”

  李叔笑著指了指張彥明:“這不就是尊金佛嗎?摸一下沾一手金子那種,富的流油。”

  “聽說你借給渝州不少錢哪?”回叔笑著問張彥明。

  “人家還了啊,早就還了,帶著利息還的。”張彥明一臉戒備:“再說也沒多少啊。”

  “我們也還哪,誰會賴你賬啊?先拿個五七百個億用用。”

  “……這連扒皮抽血都省了,上來就砸骨頭么?”

  “你小子還真有啊?”

  “叔,我家是開有銀行的啊,這點錢如果我說沒有,那得是多大的事兒?”

  現在張彥明已經半公開了在國外有銀行這事兒。

  這會的相關法律也沒有約束說不能投資的,只是不能經商,間接或直接參與經營,像投資入股買賣股票什么的還沒上章。

  這個正好可以解釋自己的資金來源,也是給自己加個保護層。

  “咱們也學學渝州,用土地抵償,怎么樣?這個項目起來以后還是會帶動一些產業的,增值空間很大。”

  地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