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干等人面如土色,這樣血腥而慘烈的陣仗,他們何時曾見過,直嚇得冷汗直流,腿肚子發軟,跑去見孫綝,直言這仗打不得,再打下去,吳兵們非得死光不可。
孫綝頓時便怒了,他本來重用孫干等自己人,就想讓他們能為自己賣命,誰知道剛上戰場,這幾個貨就慫了,真是爛泥扶不上墻啊。
看看人家司馬伷,格外的賣力,新城便是他率先攻下來的,此時攻打壽春,依然是沖鋒在前,勇而無畏,司馬伷僅僅只是一個降將,但他拼命廝殺的架式,比吳軍的任何大將都要勇敢,這人比人啊,真能氣死人!
孫綝怒斥了孫干等人一番,還給他們下令,如果拿不下壽春,唯他們是問,孫干等人這才灰溜溜地又折返了回去,重新地投入到了戰斗之中。
受到了孫綝的一番訓斥之后,孫干等人回頭則是把火發在了手下的將士身上,喝令他們拼力死戰,如有后退者,一律按臨陣脫逃罪處罰之。
臨陣脫逃即為死罪,孫干還特意地在陣后面安排了一些刀斧手,一旦有懦弱怯敵掉頭逃跑的,只要折返回來,一律殺無赦。
經過這一番的操作,吳軍的攻擊勢頭倒是增強了不少,但混亂的場面卻依然沒有多大的改觀,主要是孫干和朱熊朱損實在沒有多少的軍事才干,指揮調度純粹是一塌胡涂,就算他們下了死命令讓吳軍進攻,但卻也拿不出什么實質性戰術方案來,普通的士兵更是茫然懵懂,只知道一窩蜂地往前沖,場面極其的混亂。
其實打仗是一門藝術,為將者,不得得懂戰略,更得懂戰術,不是領著一堆兵上去,就能打勝仗,運籌指揮,協調調度,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孫綝只不過是偏將出身,原本在吳軍之中也是一個毫不起眼的人物,之所以成為偏將,也是因為其宗室子弟的關系,論及行軍打仗,孫綝壓根兒就是一個門外漢,孫峻執掌大權之時才得到了竄升。
但地位的提升只不過助長了孫綝的驕狂之氣,并不代表他就有什么真才實干,身為宗室,這些年來孫綝見得最多的就是朝堂上的相互傾軋,爾虞我詐,所以孫綝在玩弄權術上面,倒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就連謀算諸葛恪成功上位的孫峻和他比起來,都算是小巫見大巫,但論及指揮打仗,他卻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孫綝不行,孫干、朱熊、朱損這些人就更不行了,孫綝在兩年前,才僅僅只是一個偏將,而孫干這些人,位置比孫綝更低,只是因為和孫綝沾親帶故的關系,才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吳軍之中能力強的將領,不是被誅殺,就是被排擠,以致于現在吳軍之中,可堪大用的將領幾乎再無一人,而孫綝重用的親信,則是一群的酒囊飯袋,由他們策動的攻城行動,對于壽春的守軍來說,絲毫沒有威脅,王昶率軍輕易而舉地就能將他們打退。
唯一比較棘手,大概也就只剩下了司馬伷的這一路人馬,雖然司馬伷在同并州軍作戰時,也是菜得不行不行的,但好歹也是出身于司馬家的,自幼受到司馬懿的教誨和司馬家濃厚的軍事氛圍的熏陶,熟讀兵書戰策,尋常的排兵布陣,戰略戰術,不是極為曉暢的。
雖然說以前司馬伷打仗是屢戰屢敗,但失敗也是經驗的積累,甚至打敗仗要比打勝仗能學到更多的東西,不斷地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更容易讓人成長。
司馬伷自己便覺得這幾年的戰爭經歷讓他學會了很多,如果讓他有機會再和曹亮的軍隊進行一番較量的話,至少他不會再敗得那么慘了。
看到吳軍的拙劣表現之后,司馬伷不禁心底里油然而生一絲的鄙夷,雖然他以前沒有親歷過淮南戰事,但司馬懿數度征討淮南,司馬伷對淮南戰事還是有所了解的,看來魏國在淮南常打勝仗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就吳軍的這番作為,想要拿下壽春,無異于癡人做夢。
想要攻克淮南,吳國方面是指望不上了,司馬伷還得靠自己,于是司馬伷給麾下的軍隊下令,讓他們全力以赴地發起攻擊,誓要拿下壽春城。
司馬伷的這支軍隊,跟隨著司馬伷轉戰萬里之遙,從最初的冀州,一直到武關,然后關中失守,他們被迫南下,一路碾轉到了西陵,這才算是逃出了魏軍的追擊,而后又順長江而下,抵達了吳國的國都建業,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淮南,如此遙遠的征程,如果沒有一顆忠誠的心,恐怕在半路上就已經都跑路了,現在還能繼續留在司馬伷麾下的,自然是對司馬伷忠心耿耿,無半點二志的,就算司馬伷讓他們現在就抹脖子自殺,恐怕都沒什么二話。
這些司馬兵的家可都是在中原的,所以他們和司馬伷是抱著同樣的心思的,想要打回老家去,盡管他們也明白,這樣的希望是極其渺茫,但從新城一路打到了壽春,無疑讓司馬軍又是重燃了信心。
看到了回家的希望,他們自然是格外地賣力,打起仗來生龍活虎,勇往直前。
大浪淘沙,也許以前司馬軍之中是良莠不齊的,但經過無數次的戰斗,能夠幸存下來的,也基本上是精銳之中的精銳了,或者說經過無數次戰斗的錘煉,這些司馬軍也成為戰斗意志最為堅強的隊伍。
司馬軍的攻擊,也確實給壽春城的防御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威脅,王昶特意地將諸葛靚調到了南門,專門來防守司馬軍,這邊的任務最為艱巨,王昶還需要總攬全局,不可能將注意力全部放到西門,所以王昶才會安排諸葛靚來把守南門,要他不惜一切代價頂住司馬軍的進攻。
城池的防御任何一處都是不能松懈的,那怕其他三面平安無事,但南門如果被吳軍所攻破的話,壽春一樣還是保不住。
天才一秒:m.50331.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