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曹芳的能力問題了,曹魏的前二個皇帝,那可個個生猛的很,都有曹操的遺風,無論內政外交,都有自己的手腕,滿朝文武,只有畏懼的份的,壓根兒不敢有別的心思。
而這個曹芳,天生似乎就是一個懦弱的主,雖然繼位時只有八歲,是沒有能力執掌朝政,但是如今十年過去了,朝中政權更迭,他卻依然如故地做著傀儡皇帝,對執掌政權的司馬懿是言聽計從,莫敢不從。
許多忠于皇室的人對曹芳徹底地失望了,于是另立新君成為了這些人的訴求,他們希望能有一位能力卓著的新君驅逐權臣司馬懿,恢復大魏江山曹氏天下。
如果王凌起兵造反,司馬懿并不是太過擔心,因為一旦牽涉到謀反的事,響應者便是有數的,許多人不敢輕易地來趟這趟渾水。
但是如果王凌借另立新君的名義來起兵的話,那性質就不同了,這樣就會得到很多人的擁護,畢竟從法理上來講,曹操的兒子曹彪也是有著皇位繼承權的。
所以司馬懿此次平定淮南的叛亂,首先需要從兗州動手,除掉了令狐愚和曹彪之后,也算是剪除了王凌的羽翼,單單只剩下一個王凌,那就好對付的多了。
不過在奔襲兗州之前,司馬懿還是任命為陳泰為河內太守,陳騫為河東太守,胡奮為平陽太守,以防備曹亮的反撲,同時也做好準備工作,等司馬懿平定淮南之亂后,再行進軍并州。
平陽郡是正始五年才出河東郡析置的郡,以平陽縣為郡治,下轄周圍十幾個縣,歸司州管轄,北面與并州的西河郡相接,是并州軍南下首當其沖的戰略要地。
河內、河東、平陽這三個郡,雖然都歸司州管轄,但全部都位于黃河以北,從地緣上來講,反倒是和并州更近一些。
尤其河東地區的河東、平陽二郡,更是處于并州的半包圍之中,當初曹亮從關中進軍平定匈奴叛亂,就是以河東郡為跳板,在河東境內招募到了足夠的人馬,最終才北平定的并州。
所以撤離上黨之后,司馬懿必須要考慮北部防線的事,按理說,黃河天險可以做為屏障,來阻止曹亮進犯洛陽,但就此舍棄黃河以北的全部地盤,司馬懿顯然難以割舍,而且將來二次進攻并州的話,也需要一些支點型的城池,如果撤出上黨的同時,連河內和河東都棄了,那么司馬軍的損失也太大了。
所以盡管無法保住上黨,但河內、河東、平陽三地還是絕對不容有失的,司馬懿派了陳泰、陳騫、胡奮駐守三地,就是旨在加強三地的防御力量,阻擋并州軍的反撲,以保證將來司馬懿再度進攻并州時,擁有進攻支點。
三將領命,各歸其郡,而司馬懿則統率大軍,一路向東,直奔白馬而去。
虎峪口之戰結束之后,并州軍各部在曹亮的指揮下,化整為零,很快地就消失在了司馬軍的面前。
上黨地區地勢復雜,熟悉這里地形的并州軍想要藏起來,那絕對跟玩似的,司馬軍那怕派出再多的斥侯,也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對于虎峪口之戰,曹亮也并無什么不滿之處,畢竟跟司馬懿這樣的對手過招,想要處處占得先機,還是很困難的,羅馬城不是一天就建成的,同樣,指望一場戰役就將樹大根深的司馬家打敗,也是不太現實的,飯要一口一口來吃,仗要一戰一戰來打,積小勝而獲大勝,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地扭轉目前局面。
針對接下來的發展,曹亮決定繼續地采用游擊戰術,敵進我退,敵駐無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充分地利用上黨的地形地勢,與司馬懿展開周旋。
如果司馬懿繼續地采用抱團穩守的策略,那么曹亮也就暫時地不會出擊,就這么一直耗下去,看看究竟誰能耗得過誰,畢竟并州軍本土作戰,糧草補給方便的多,而司馬軍所需的糧草補給,則需要通過洛陽來運送,長途跋涉倒在其次,他們最擔心的就是神出鬼沒的并州軍會襲擊他們的糧道,不得不派重兵來護送,長此以往,這糧草運輸也能把司馬大軍給拖垮了。
所以司馬懿原先將大軍駐扎在高都附近,一直不肯向前深入,最主要的考慮就是擔心糧道過長而難以為繼。
虎峪口之戰,司馬軍又向前推進了百十里,無形之中也就等于糧道也延長了一百多里,如果司馬軍一直在虎峪口停駐的話,糧道的形勢也會變得嚴峻起來。
魯芝曾向曹亮建議,要提高晉陽等城池的防備等級,以防止司馬軍前去偷襲。
這一點曹亮倒不是太擔心,晉陽那邊,有太守王基坐鎮,曹亮自然放心的很,如果說王基在謀略上面略有些欠缺,但在防御上面,卻是一把好手,為人謹慎持重,相當的穩健,就算司馬軍突襲到晉陽城下,依靠晉陽城堅固的防守,司馬軍想要攻破城池,試比登天。
而司馬軍一旦長途奔襲晉陽,無疑就會給了并州軍各個擊破的機會,司馬軍如果一直龜縮不動,曹亮是很難奈何他的,但如果運動起來,機會便增多了,可以說,曹亮甚至是盼著司馬懿前去偷襲晉陽。
光是長達七八百里的糧草通道,就足夠司馬懿頭痛的了,這么漫長的糧道,只要并州軍在任何一點上實施攻擊,司馬軍就很難應付,而全程派出重兵來押運,不是說不可以,但長此以往,足以拖垮司馬軍的整支大軍。
現在曹亮可以說是一點也不急,虎峪口并州軍和倍于自己的司馬軍展開了激戰,互有勝負,足以證明,目前的并州軍在戰斗力方面,是不會輸于司馬軍的,只要堅持自己的戰略戰術,曹亮相信,司馬懿最終還是會退兵的。
請:m.ddxstx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