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離開漢中之前,就曾經召集漢中諸將,告誡他們不管是誰將來接任漢中都督,他們都不必理會,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那個時候姜維已經暗伏下了后手,蔣斌等人自然也是對姜維言聽計從,奉命行事。
雖然姜維那時候到成都去,還不確定自己的前途,但他對于漢中防區做出如此的安排,也足見姜維的細心之處,畢竟姜維也清楚,此番入京之后,或許會有大的波折,未雨綢繆總是沒錯的。
事實上,姜維的這個安排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事情和他料想的確實是別無二致,黃皓密謀對付他,欲用閻宇取代姜維在漢中的地位。
結果姜維來了個將計就計,同意了防區對調這個議案,自己接管了永安防區,而閻宇則由永安都督調任漢中都督。
蔣斌等人一看,姜維真是料事如神啊,不禁對姜維是佩服有加,同時也是不折不扣地執行了姜維的命令,對閻宇采用不理不睬的態度,對閻宇的命令是置若罔聞。
閻宇對蔣斌等人是又氣又惱,恨之入骨,但卻也無可奈何,畢竟蔣斌等人的身份特殊,出身名門,在朝中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而且他們有姜維為他們撐腰,自然而然地就不把閻宇放在眼里,再加上蔣斌等人在漢中擁有著兵馬大權,以現在閻宇的能力,真不能把他們咋樣。
不過閻宇最終還是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那就是那些分散在漢中外圍各地的游擊隊,這些游擊隊人數皆不多,規模比較大一點的,由校尉率領,人數在千人以上,規模比較小一點的,也就只有五六百人,則司馬率領。
這些校尉司馬也是直接受姜維的指揮,被安排到了外圍的各個據點上,做為漢中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游擊隊的存在也是有著特殊作用的,只不過姜維離開漢中之前比較倉促,最多也只能是將蔣斌、王舍、傅僉等人召來,交待了一下,至于那些校尉和司馬,位置都比較分散,一下子集中起來也不太現實,姜維也只能是給他們每人下達了一道命令,讓他們嚴格遵從于既定的安排,不得擅自做出改變。
姜維原本以為他們會完全地聽從于自己的命令,但沒想到他們根本就沒有抗得住閻宇的壓力,被迫地服從于閻宇,全部撤軍回了南鄭。
這次閻宇打得旗號就是加強南鄭的防御,要求各地的游擊駐軍予地配合,有違軍令者,依律處治,絕不輕恕。
閻宇如果找別的理由的話,姜維還沒有反駁的機會,但姜維一聽閻宇是要加強南鄭的防御,不禁氣得大罵閻宇是蠢才,誤國誤人。
南鄭是漢中的郡治所在,是漢中最大的城池,但在姜維的防御體系之中,南鄭并沒有做為重點要防守的城池,姜維并不是疏忽了,而是刻意這么安排的。
南鄭是漢中最大的城池不假,但大城無防,姜維很清楚這一個弊端,魏軍最為強悍的攻城手段就是投石車,普通的夯土城墻根本就無法抵御得住魏軍投石車的攻擊,想要讓南鄭城能抗得住投石車的攻擊,必須要對南鄭的城墻進行升級換代。
然而如果想要將南鄭的城墻全部替換為更為堅固的磚石墻的話,對于蜀軍來說,將會是一個最為沉重的負擔,因為就算是傾蜀國之國力,想要將南鄭這樣的郡城全部進行改造成的話,根本就是力不能及的。
而且南鄭座落在漢中平原之上,這里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做為一個郡的郡治是最合理的存在,但如果把它視做是一座要塞的話,卻是完全不合格的。
所以在姜維的斂兵聚谷計劃之中,南鄭下了兩千人馬,基本上處于一種放棄的狀態,如果魏軍真得打來的話,南鄭城也根本就沒有兵力來堅守,須臾即失。
相對而言,姜維在漢中腹地選擇了漢城和樂城做為防守的要塞。
漢城在南鄭以西一百多里處,原名沔陽,處于定軍山以北,沔水之畔,正因為有山水之險要,所以才會成為姜維首選的防御要塞,而且本身漢城就不大,對這樣的城池進行加固,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會很小。
樂城則是在南鄭以東百二十里左右,原名城成固,同樣也是沔水河畔,興勢山以西,和漢城一樣,處于一個相當重要的戰略位置上,自然而然也成為了姜維所選擇的戰略要塞,和漢城一樣,成為漢中防御的戰略支點。
而更為重要的陽平關,也叫做陽安口,是整個漢中的西門戶,也是聯結漢中和蜀地之間的一個最為緊要的關隘。
和漢城樂城一樣,陽平關同樣也是瀕臨沔水的,沔水也是漢水的上游,在漢中地區叫做沔水,流到荊州之后稱之為漢水,漢沔其實就是同一條河流,陽平關處于沔水的最上游,漢城處于中游,樂城處于下游,三大要塞全部依沔水而建,排成了一條直線,既有陸路的聯結通道,也有水路的連通通道,這也是姜維選擇三大要塞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更為重要的因素就是因為這三大要塞都在險要之處,都有山川之利,再加上姜維精心修筑起來的磚石城墻,對于防御魏軍的投石車有著奇效。
而南鄭則由于地形的原因再加上改造起來特別的困難,所以它在不在姜維的考慮范圍,誠然南鄭是漢中的郡治,也是漢中人口最多的地方,但姜維并沒有信心來守住這里,所以放棄也成為了必然之事。
對于姜維而言,一城一地的得失并不太重要,那怕是南鄭這樣的大城,如果守不住的話,放棄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如果將南鄭的得失和整個漢中防御體系比起來,那就顯得是無足輕重了。
姜維有著豐富的戰爭經驗,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他都會從全局上去考慮問題,從而做出最為合理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