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392章 無疆口

  蜀軍這邊剛有所行動,馬隆很快就得到了消息,蜀軍大舉南下,看來這是要逃啊!

  魏軍這次進攻陰平,是兵分兩路的,一路是馬隆所率的銳騎營,另一路則是牽弘所率的左衛營,兩路人馬分別從狄道和祁山道進軍。

  按照事先約定好的,馬隆對沓中之敵進行兩路包抄,圍而不攻,而牽弘則是率軍直接南下,直襲陰平橋頭,切斷鐘會的退路。

  俗話說蛇打七寸,而陰平橋就是鐘會的七寸,馬隆率軍兵臨甘松羌道,或許鐘會可以無懼,但牽弘攻打橋頭,卻會讓鐘會坐不住,因為陰平橋頭一旦陷入到魏軍的手中,沓中的人馬就會陷入絕地。

  馬隆判斷地鐘會如果得到魏軍攻打陰平橋頭的消息,必然會從沓中撤軍的,就算不撤軍,也必然會派出一部分軍隊來,去和魏軍爭奪橋頭的控制權。

  馬隆等得就是這樣的機會,如果鐘會死守沓中的話,還真是無懈可擊,畢竟銳騎營在攻堅方面,并不擅長,強行攻打蜀軍經營了許久的要塞,銳騎營肯定會付出很大的代價的。

  所以銳騎營一直在按兵不動,就是等著蜀軍放棄沓中離開沓中的機會,而且馬隆也知道這個機會是一定會來的,所以銳騎營抵達甘松和羌道之后,雖然沒有發起進攻,但一直卻做著戰斗的準備,隨時都可以投入到戰斗中去。

  馬隆這個時候剛一得到消息,便立刻下令駐守在羌道的銳騎營準備出戰,同時命人給甘松的另一部分駐軍也傳遞消息,讓他們協同出戰。

  銳騎營出征之后,便分為了兩部,一部屯駐羌道,一部屯駐甘松,兩個營地之間,相隔了大約五六十里。

  如果這個時候采用快馬傳信的方式,那首先就必須要繞過沓中,兜一個圈子才能抵達甘松,就算是再快的馬也很難在最短的時間內通知到甘松的軍隊。

  馬隆事先還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的,那就是白天采用狼煙來傳信,晚上則采用點火來傳信,只要天氣晴好,五六十里的距離完全是清晰可見的。

  為了保證傳訊的準確性,狼煙和火光都是有特定含義的,比如一股煙火是防守,二股煙火就是出擊,此刻同時燃起兩股狼煙,就是通知甘松的守軍立刻出擊的。

  而且那邊在得到信息之后,也會燃起同樣的狼煙來進行回應,表示知道了。

  狼煙傳訊壓根兒也不算什么新鮮事,周代便有烽火戲諸侯的傳訊方式,為了保證傳遞消息的時效性,各地之間還建有烽火臺,專門用來傳遞緊急的軍情信息,這種速度,可是要比驛馬更快得多。

  狼煙只能是傳遞一些簡單的消息或者是約定的好計劃,馬隆此刻利用狼煙來傳訊,倒是正合適不過了。

  兩邊的魏軍接到了命令之后,都立刻行動起來,很快地就完成了集結,向著撤離中的蜀軍發起了追擊。

  騎兵的速度果然是要遠勝于步兵的,盡管蜀軍動作也堪稱是迅捷,但銳騎營來勢更快,還沒有等到蜀軍通過無疆口呢,魏軍的騎兵就呼嘯而來,勢如疾風。

  蜀軍一看,皆是大驚失色,如果被魏軍給追上的話,他們又焉有命在?

  但就算是逃得話,以步兵的速度,能逃得過騎兵嗎?

  鐘會看到此情形,立刻下令蜀軍全體加速前進,直奔無疆口而去。

  本身這個時候,蜀軍的大部人馬也已經是通過了無疆口,現在還沒有通過山口的,也僅僅只是后頭的部隊而已,不過他們距離無疆口也確實沒有多遠的路程了,只要努努力,還是有希望趕在魏軍騎兵追上之前,就抵達谷口的位置的。

  不過大部分的蜀軍并不知道鐘會在此安排了接應的隊伍,許多人還心生抱怨,跑得再快又有什么用,難道能跑得過騎兵嗎?

  但抱怨歸抱怨,鐘會的命令他們也是不敢違抗的,所以的蜀軍只能是加速跑步,以最快的速度向無疆口那邊沖了過去。

  蜀軍的這一路奪命狂逃,還是起到了作用的,當最后的那支蜀軍抵達無疆口的時候,魏軍的騎兵已經是追到了他們身后只有幾十余丈的地方,眼看著戰馬再快上一步,就可以追上蜀軍的后隊人馬了。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無疆口山谷的兩側涌出來無數的蜀兵,萬箭齊發,有如密雨一般以射向了銳騎營。

  銳騎營猝不及防,沖在最前面的騎兵紛紛中箭,銳騎營可不是屯騎營,可以無視一切箭矢的攻擊,他們身穿著的普通鎧甲,也就是那種比較輕便的魚鱗鎧。

  魚鱗鎧是一種用細鐵鏈編織而成的鎧甲,密密如魚鱗一般,故而得名為魚鱗鎧。魚鱗鎧最大的好處就在于輕便實用,尤其是騎兵使用,不影響騎兵在馬上的動作。

  但魚鱗鎧同時也是一種防護能力比較差的鎧甲,提高了適用性和輕便性之后,魚鱗鎧的防護能力和板甲比起來,就遜色的多了。

  再說,銳騎兵身上的鎧甲最多也只能是保護一下自己,胯下的坐騎卻鎧,根本無法抵御密集的箭雨,所以遭到了突然地襲擊之后,銳騎兵也是傷亡了不少,趕忙地向后撤退,停留在了一箭之地的距離之外。

  此時殺出來的不是旁人,正是鐘會提前安排在無疆口的荀泓,他是最早出發的,當其他的蜀軍隊伍還沒有抵達無疆口之前,荀泓就已經是做好了戰斗的準備了。

  這次的斷后任務十分的艱巨,荀泓所面對的可是以速度機動見長的魏軍騎兵,所以那怕他們就是完成了阻擊的任務想要撤退,也是沒有機會脫身的。

  不過荀泓就是抱著必死之心來守無疆口的,他明知此行兇多吉少,生死難料,但依然還是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效死地命。

  做為軍人,踏足戰場上的時候,就應當是抱著必死的決心而戰的,這樣才能無愧于軍人的稱號,人終有一死,或死在病榻上,或死在戰場上,其實有區別嗎?

  馬革裹尸,才是最榮幸的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