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08章 御門聽政2

  此話一出,在場大小官員就察覺到了不對勁兒。

  以往大朝會時,也會有督察院的人啟奏,但一般都僉都御史及以下的官員,很少有眼前這樣副都御使起頭的情況。

  更何況,還是在朝會要結束的節骨眼上,這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眼前這樣的情況,稍稍有些政治頭腦的人,都知道將有大事要發生,于是眾人紛紛仔細靜聽起來。

  而站在靠遠一些的陳嘯庭,見了朝臣們如此模樣,也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見到是督察院的言官,皇帝朱瑜雋的心情就不美麗了,言官給他的感覺就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緝查不法的正事沒干多少,噴皇帝噴內閣的事卻沒少干,偏偏還以此來標榜自己清高。

  現場安靜了好幾秒后,便聽朱瑜雋道:“講!”

  王廉再次向皇帝叩首,然后道:”啟稟圣上,微臣要彈劾……靖安軍節度使鄭紹鈞!”

  這話一出,不光是朝臣們幾乎要咋開了鍋,就連皇帝本人也都坐直了甚至。

  而作為內閣首輔的黃玉成,此時眼中更是浮現寒芒,但隨即又隱于眉間。

  站在他身側的次輔秦延文,卻跟個沒事人一樣,云淡風輕無動于衷。

  “繼續說……”皇帝語氣已然變冷。

  對此王廉視若無睹,接著說道:“啟奏皇上,東南倭患已有十數年,朝廷將剿倭列為國策,遂專設靖安軍事剿倭之職!”

  “歷時十余年,耗費國庫巨額餉銀,倭寇卻如雜草一般剿之不絕……”

  “臣初略算了一下,東南剿倭前后花費餉銀已近三千萬之巨,然東南海防仍然不靖……”

  說道這里,王廉深吸一口氣后,抬頭道:“故臣請罷免鄭紹鈞靖安軍節度使職,另由朝廷指派得力將領前往指揮,以期徹底剿除倭患!“

  說完這話,王廉整個人跪伏于地道:“伏唯皇上圣裁!”

  此時,廣場上變得很安靜,所有人都知道有好戲看了。

  那鄭紹鈞是誰?稍微有點兒見識的人都知道,那是首輔黃閣老的得意門生。

  雖然王廉是在彈劾鄭紹鈞,但誰都會聯想到黃玉成,畢竟朝廷上“倒黃派”本就勢大。

  基于此,鄭紹鈞本人是否有失職,反倒變得不那么重要,因為這已經牽涉到了黨爭。

  朝臣之間這些彎彎繞,陳嘯庭此時還看不明白,但他卻對鄭紹鈞有些了解。

  這位靖安軍節度使,典型的投筆從戎之人,多年來一直都在東南抗擊倭寇。

  雖然也如王廉所說那般,并未能將倭寇完全剿除,但卻不代表鄭紹鈞沒有功勞。

  在靖安軍成立之前,倭寇之患可比現在嚴重多了,最惡劣時甚至攻占了江南省十幾個縣。

  再看如今,在鄭紹鈞的多年來經營之下,倭寇被重傷了元氣,根本不可能再有當初的兇危。

  雖仍有登岸劫掠之舉,但都會被迅速擊潰,實在是算不得太大隱患。

  需要說明的是,鄭紹鈞所掌靖安軍人手僅不到兩萬,卻要防守一千多里的海防,本身就具有極大苦難。

  就在陳嘯庭腦海中想著這些之時,卻見朝班中有人占了出來道:“臣附議!”

  此人是兵部侍郎高沛,身為兵部官員,他站出來附議更增強了王廉所言效力。

  高沛話音落下之后,朝臣們的目光都轉向了他身前那名二品大員,此人便是現任兵部尚書王思海。

  果然不出眾人預料,只見王思海站了出來,瞥了一眼自己下屬之后,才對御座躬身道:“啟奏圣上,王廉高沛二人所言,微臣實在不敢茍同!”

  有兵部尚書出來給鄭紹鈞站臺,局勢又被引往了另一個方向。

  “王卿,你有什么說法!”朱瑜雋淡然道。

  王思海得到允準,才接著道:“眾所周知,自靖安軍設立到如今,倭寇之患實已大消,這難道不是鄭紹鈞之功勞?”

  “王廉所言東南不靖,是說現在近兩三千人的海寇嗎?這和當初的幾萬倭寇想比,孰強孰弱?這亦是鄭紹鈞之功!”

  在王思海話音落下后,便聽到朱瑜雋道:“王卿所言甚是,鄭紹鈞自然是有功的!”

  說道這里,朱瑜雋卻對站在最前面的二人道:“對此,兩位閣老怎么看?”

  這時候怎么看?還能怎么看?

  首輔黃玉成自然要維護自己門生,次輔秦延文要“倒黃”只能支持王廉,朱瑜雋這是明知故問。

  在兩位閣臣未來得及回答時,朱瑜雋又看向秦延文道:“秦閣老,此時你怎么看?”

  先是同時問兩位閣臣,然后又先問秦延文的意思,皇帝的意思也是耐人尋味。

  皇帝本人贊同鄭紹鈞有功,他希望秦延文照這意思說……陳嘯庭心中推測道。

  但事情卻沒和他預料一樣,只聽秦延文躬身道:“吾皇圣明燭照,伏唯皇上圣裁!”

  秦延文這就有些不給面子了,但朱瑜雋卻沒有額外表情,轉而問黃玉成道:“黃卿,此事你怎么看?”

  稱秦延文為“秦閣老”,把黃玉成叫做“黃卿”,可見皇帝本人和黃玉成更親厚些。

  可以說,這次朝會讓陳嘯庭見識到了許多事,讓他在大事上容易看得更明白。

  被皇帝點到,官階最高的黃玉成大禮參拜后,才緩緩開口道:“皇上,王廉說鄭紹鈞失職,要找人換掉他……”

  “臣且不論鄭紹鈞是否失職,臣只想問問王御史,朝中可派何人去江南接任靖安軍節度使?”

  “誰人又自認能比鄭紹鈞做得更好?可保東南海防無虞,可將倭寇完全剿除?”

  黃玉成不愧是文官之首,這番話問下來,用堂堂正正的方式,將王廉所述駁斥得體無完膚。

  朝中誰敢自認比鄭紹鈞做得更好?或許有,但那只能在心里想想。

  因為一旦站出來,就得背負黃玉成最后的一句話,此人必須要將倭寇完全剿除。

  倭寇的事情很復雜,并不是僅僅是剿寇那么簡單,里面還牽涉到廣大的江南士紳。

  而江南士紳,又和兩江之地……甚至和東南各地士紳有瓜葛,絕不是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所以黃玉成一番話后,根本無人出來反駁。

  而通過這番話,黃玉成不但維護了自己門生,更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地位。

  東南不可一日無鄭紹鈞,鄭紹鈞又是黃玉成提拔,鄭紹鈞穩他黃玉成就穩了。

  更何況,如今坐鎮東南的兩江總督吳國瑞,也是他黃玉成的門生。

  正是吳國瑞和鄭紹鈞同心協力,才能將十數年前猖狂的倭寇狠狠打壓,才保證了東南賦稅重地穩定。

  可以說,吳國瑞和鄭紹鈞,就是黃玉成首穩固地位的基礎。

  也正是因為這樣,“倒黃派”才會把主要攻擊目標放在這兩人身上,所以不管是皇帝還是朝臣對王廉今日之舉都不會奇怪。

  “諸卿,可有合適之人舉薦?”朱瑜雋沉聲問道。

  良久之后,滿朝臣工無一人出列舉薦。

  雖然是這是朱瑜雋引導的走向,但此時他也感到一絲悲涼,難道朝中大將就真無人可用?

  “既然如此,鄭紹鈞仍居靖安軍節度使一職!”朱瑜雋掃視群臣道。

  此時,無論派系如何,眾臣皆山呼道:“皇上圣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