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16章 辯論

  “皇上找我們議事,你們都回去吧,不要再瞎胡鬧了!”黃玉成苦口婆心道。

  此時,便有官員大聲道:“閣老,今日是大朝會,皇上為何不坐朝?議事也該的到這里議才對!”

  說這話的人,以為皇帝被他們鬧出動靜給嚇到,所以才會后退半步主動黃玉成二人覲見。

  有著這樣的想法,所以他們的行為也就好解釋了,他們是想要逼皇帝再退步。

  能逼得皇帝退步,對他們這些文官來說,那簡直是人生的巨大成就。

  但這時,出來傳話的劉洪忍不住呵斥道:“好大的膽子,剛才那話誰說的站出來,咱家倒要看看你多大的官威!”

  “劉公公,你也消消氣,皇上不是傳我二人議事嗎?咱現在就進去吧,可別讓皇上久等了!”秦延文此時的做和事佬道。

  雖然劉洪對來鬧事的官員們很不滿,但眼下確實有要緊事不能耽擱,所以他也就不多追究了。

  “秦閣老說得對,二位大人,請……皇上還在里面等著呢!”

  此時陳嘯庭已命人放開一道口子,讓黃玉成二人走了進來,而其他官員仍被攔在外面。

  待黃玉成等人離開后,陳嘯庭又讓手下人把路堵住,他是真信不過這些當官的。

  這些人有時候溫順如同綿羊,可有時候膽子卻奇大無比,真真讓人難以捉摸。

  再說黃玉成二人進了大殿,才拜見了朱瑜雋后,便聽劉洪把西北軍情復述了一邊。

  “兩位愛卿,涼州邊關告急,二位可有應對之策?”

  才處理了官員們鬧騰的事,眼下卻又拋出了這么大的雷,黃玉成二人沒有立即作答。

  朱瑜雋卻是一點都不急,就安靜等著黃玉成二人思索,中途他還喝了一口茶。

  “皇上,既然涼州軍情告急,那就必須要派出援軍才是,關鍵在于從何處派軍!”黃玉成先開口道。

  “依微臣之見,京營這邊有二十萬兵馬,可調撥十萬進駐涼州!”

  其實這些朱瑜雋已經想過,于是他開口道:“京營這邊過去,即便馬不停蹄趕路,至少也要一個月時間,朕怕涼州那邊擋不住!”

  雖然涼州邊境有長城作為屏障,可金帳汗國是就近攻伐,人力物力肯定更為充足。

  這時秦延文便道:“皇上,京營這邊可以先派援軍過去,皇上還可同時給臨近各省都司下旨,讓他們各自派出援軍入涼!”

  “臨近各省,這倒不失為一個辦法!”朱瑜雋點頭道,這在之前都有過先例。

  說道這里,朱瑜雋又道:“不止如此,上十二衛的禁軍也可以派兵去!”

  朱瑜雋說這話時,黃玉成二人嘴角不由抽動,上十二衛的人去了難道不是添亂?

  倒不是說他們不能打,而是因為這些人都飛揚跋扈,去了涼州之后更可能和其他軍隊發生摩擦。

  但這些話,黃玉成二人也只是在心里想想,他們誰也不好說皇帝親軍的壞話。

  “馳援軍隊的安排,內閣就照方才所論盡快擬出章程來!”朱瑜雋沉聲道。

  “遵旨……”黃玉成躬身拜道。

  可這時,誰都沒覺得事情解決了,因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事沒擺出來。

  大殿內安靜得讓人難受,最終還是秦延文開口道:“皇上,國庫里的銀子已經不夠,這次出兵涼州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銀子!”

  “臣粗略估算,即便只打上半年,那也需要至少五百萬兩銀子!”

  東南剿倭十多年用了三千萬兩銀子,如今打半年就要五百萬,可見和金帳汗國這樣大體量的勢力作戰,花費銀子的速度要比剿倭快得多。

  國庫沒錢,那么該怪誰?自然是誰當家就怪誰了,秦延文這是明著給黃玉成上眼藥。

  看向已經為自己撈了十幾年銀子,同時也做了十幾年首輔的黃玉成,朱瑜雋便道:“黃閣老,此事你怎么看?”

  還能怎么看呢?自然得想盡辦法搞銀子!

  思索一番后,黃玉成便開口道:“回稟皇上,以微臣之見,國庫如今還有二百萬存銀,可以先全部支給西北軍務!”

  就在秦延文要開口時,黃玉成接著說道:“如今朝廷要用銀子的地方有三,東南剿倭和安置中原流民!”

  “相比于西北金帳汗國來勢洶洶,倭寇和流民不過是芥蒂之癬,可以暫時擱置!”

  這其實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在銀子不夠的情況下,就只能用來填最要緊的窟窿。

  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朱瑜雋還是心里不太舒服,倭寇和流民也是不小的問題。

  “中原流民也是朕的子民,黃閣老……難道就這樣放棄他們了?”

  “再有,東南倭患已是窮途末路,難道就這樣前功盡棄?”

  聽到皇帝說這話,黃玉成知道這一關沒這么容易過,于是看向秦延文道:“皇上,或許秦閣老有什么高見也未可知!”

  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也不是沒有,那就是皇帝內帑里的銀子。

  粗略估計,皇帝私人小金庫,有個二三百萬沒問題,可黃玉成哪敢開這個口。

  所以他把秦延文扯了進來,目的可謂用心險惡。

  “皇上,國庫里的銀子不夠,無非開源節流兩途!”

  “所謂開源,皇上可以召集朝臣勛貴募捐,也可提前征收明年的賦稅,另外也可以加大對外貿易……”

  秦延文一下提了三條,姑且不論能不能實施,反正朱瑜雋聽后心里很高興。

  “那如何節流?”朱瑜雋問道。

  秦延文則道:“回稟皇上,或許可以暫停安置流民,但倭寇卻不得不剿除!”

  “因為要加強對外貿易,賺到更多的銀子進國庫,都要先斬斷倭寇這顆釘子!”

  “所以微臣認為,不但應該將倭寇剿除,而且還要一戰而定,如此咱大明朝不但殺了倭寇吸血害蟲,往后和洋人做生意也順暢得多!”

  秦延文說了這么多,其實就一個意思,流民暫時不用安置,但必須要在今年之內把倭寇斬盡殺絕。

  這其實就是給黃玉成下的套,若是倭寇真被剿除了,那么黃玉成也就無法繼續“養寇自重”。

  而若是東南那邊沒把倭寇剿除,那只能證明黃玉成用的人無能,到手再提換將說不定就能成。

  認真的說,在軍餉很明顯要扣發的情況下,鄭紹鈞想要一戰而盡全功很難。

  “黃閣老,你怎么看?”朱瑜雋問道。

  他一般很少對事情發表正面看法,問下面臣子該怎么做,到時候除了岔子也是臣子來背鍋。

  “皇上,東南和西北兩面開戰,姑且不論國庫是否吃得消,從兵法上看這是腹背受敵之勢,這可是大忌!”黃玉成仰著頭道。

  禁止轉碼、禁止模式,下面內容隱藏,請退出模式!

  他當然要阻止秦延文的提議,倭寇不得不剿,但絕不能全剿干凈了。

  大殿內再度陷入死寂,黃玉成和秦延文都在等待,等待著皇帝裁決結果。

  最終,只聽朱瑜雋道:“金帳汗國乃是大敵,穩妥起見,接下來還是以西北軍務為第一要務!”

  只這一句,就意味著黃玉成又贏了,秦延文的陽謀失效了。

  “皇上圣明!”黃秦二人皆拜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