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羅網再背鍋 呂氏春秋現

  “你滅了姚賈滿門?”嬴政坐在大殿上,目光微沉,他知道李斯師從荀子,出身儒家,但是為什么又要滅了姚賈滿門。

  “姚賈擅自探查第五天人道令,被道家發現,死于雪女之手。”李斯說道,完全不提還有顏路在場。

  嬴政目光一凝,然后問道:“還有誰知道第五天人道令的事?”

  “已經全部擊殺!”李斯說道。

  “你做的很好,第五天人道令事關秦國百年大計,誰敢擅自查探,不用稟報,立斬不饒。”嬴政說道。

  “可是你怎么跟儒家交待?”嬴政看向李斯又問道。

  姚賈畢竟是儒家秦國的掌事,李斯就這么滅人滿門,儒家恐怕不會放過他。

  李斯搖了搖頭,比起道家和儒家決裂,自己出來背鍋還是更好一些。當然,他找到了更好的背鍋下。

  “辛苦你了!”嬴政也覺得讓李斯替道家背鍋也是有些虧欠,于是說道。

  “為了鑄就一個千秋萬世的帝國,個人生死又算什么?”李斯說道。

  嬴政點了點頭,吾道不孤,有這么一群知音同行,人生幸事。

  離開了秦王宮,李斯直接去了呂不韋府上,背鍋是不可能背鍋得,這輩子都不可能背鍋。羅網才是背鍋的最好選擇,誰讓他們攔住了顏路,所以羅網背鍋去最好的。

  “李斯求見?”呂不韋皺了皺眉,剛滅了姚賈滿門,就來自己府上去要干嘛?

  “相國大人可是擔心儒家二當家顏路會出面阻止您的計劃?”李斯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你有辦法?”呂不韋問道。

  李斯點了點頭,反正你都是要得罪儒家,債多不壓身,多背一下吧。

  “我有辦法讓顏路二當家不會出面,但是需要相國大人替我扛下滅了姚賈滿門的罪責。”李斯說道。

  呂不韋皺了皺眉,想了想然后道:“是道家殺的姚賈?”

  李斯點了點頭,道:“姚賈犯了道家禁忌,被道家發現,所以死了。但是秦國不能讓道家和儒家決裂。”

  “因為你們在做的第五天人道令?”呂不韋是知道有這么個天人道令,但是不知道具體內容。

  李斯再次點了點頭,看著呂不韋,他知道,呂不韋肯定愿意替道家背下這個黑鍋。

  呂不韋想了想然后道:“雖然不知道第五天人道令是什么,但是肯定是跟我大秦百年大計有關,本相又欠了道家人情,所以這事我替你們擔下了。”

  “謝過相國大人。”李斯躬身行禮,呂不韋既然承諾了,就肯定能做到。

  “顏路那里你也要給我辦好。”呂不韋提醒說道。

  “相國大人盡管放心,顏路二當家不會出來攪局的。”李斯說道。

  呂不韋點了點頭,吩咐羅網去做這件事情。

  “聽說沒有,昨夜羅網意圖刺殺儒家二當家顏路,結果被姚賈提前發現,被羅網滅門了。”咸陽城的酒館中都是傳出了小道消息。

  可信度太高了,因為顏路曾和羅網六劍奴交手,而姚賈府上也有道家出手的動靜。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顏路和道家關系很好,因此道家出手也被當成了是在幫助儒家抵擋羅網的刺殺。

  “羅網這是瘋了?又是得罪道家,現在又得罪儒家。”諸子百家都是吃驚的說道。

  “聽說羅網六劍奴有三人重傷于顏路和道家之手。”

  “有人見到魍魎全身是傷被抬回羅網。”

  整個咸陽到處是小道消息,說的有模有樣,而且六劍奴受傷也是真的,因此也沒有去懷疑這事的真實性。

  廷尉府里,李斯也是知道呂不韋出手了,松了口氣,儒家,只能幫你們到這了。秦國已經制定好了覆滅六國的計劃,這時候惹上了道家,秦國和墨家,一旦三方騰出手來,儒家只有死路一條了。

  與此同時,呂不韋命人將呂覽置于咸陽東市之上,并稱有能刪減改動一字者,賞千金,并取名《呂氏春秋》。

  “此書共分十二紀,八覽,六論,窮天地萬物古往今來之事理,蓋諸子百家之長,因此名為《呂氏春秋》。但凡有能刪減改動一字者,賞千金。”呂不韋親自來到咸陽東市,并讓人準備好黃金千兩方于謄抄的布告欄下,由羅網負責看守。

  “羅網襲殺顏路,原來是為此事。”百家諸子看著東市中的呂不韋明白過來,呂不韋這是擔心顏路會出來駁斥他,所以才安排羅網刺殺。

  “呂不韋門客三千,共同編著,自然不會是什么普通之物,只是口氣有些大了。”諸子百家的讀書人也都聚集過去。想看看呂不韋口中的《呂氏春秋》是怎么樣的書籍。

  “怎么諸子百家各家學說都有,不倫不類!”有人皺眉,但是看著一身殺氣的羅網刺客,忍著沒吱聲。

“博采眾家全文免費閱讀就在我的書城  之所長,又以道家思想為核心,倒是算得上一部春秋。”楚南公也是看完了《呂氏春秋》點評道。

  呂不韋見到楚南公前來,也是被嚇出一身冷汗,這是比顏路還麻煩的人物啊,跟荀子一樣被天下認可的宗師級別的人物。于是呂不韋急忙下場扶住楚南公。

  “你是得到道家默許了吧?”楚南公看著呂不韋說道。

  “先去的太乙山,得道家掌門指點。”呂不韋姿態放的很低,回答道。

  “確實是可以獨開一家學說,兼收并蓄,揚長避短,博采百家之長而避其短。有點尸子的味道。”楚南公說道。

  “尸子?”呂不韋皺了皺眉,不是很熟悉。

  “你的學說,可以跟尸子,伍子胥,子由等合稱一派,都是在前人基礎上揚長避短,兼收并蓄。”楚南公說道。

  “請前輩賜名。”呂不韋知道,自己真的是可以獨成一派了,因此欣喜的說道。

  “百家之名,都是由后人來訂,我們說了不算。”楚南公說道。

  墨家之名是因為墨子,儒家是因為它們的經義,道家是因為它們他們師法天地萬物而求詮釋道,是后人歸納總結而來,并不是誰來命名的。

  呂不韋點了點頭,只有被后人認可了,才會有自己的名。

  有了楚南公的點評,自然沒有人敢跳出來反駁,呂氏春秋抄錄在咸陽東市的布告欄上,足足三個月,卻沒有一個人敢說能刪減更改一字。

  畢竟呂不韋為此可是讓羅網刺殺顏路的,又有楚南公出來給他背書,除非是荀子這種人物出面,不然,其他人誰敢上。

溫馨提示:瀏覽器閱讀模式如果不顯示章節內容,點擊刷新,找到底部設置菜單,進入設置菜單里點擊退出暢讀模式即可高速免費閱讀,所有瀏覽器暢讀模式都會影響顯式盡量退出暢讀模式,閱讀體驗更好!我的書城網催更求書請在評論里留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