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石樹

  最新網址:佛道兩家,在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教義思想還是所代表的神話體系,都早已在古先民心中根深蒂固。

  可今天所見,這排場也忒大了點吧。

  以當下遺跡的規模,如果崇佛或是尚道,那都不奇怪,但這種佛道兼有的情況就實屬罕見了,這種感覺就像你看見一個球迷,丫既支持巴薩,又支持皇馬,簡直就是奇葩,邏輯上根本說不通。

  當然,這種情況也不是不可能存在,那就是這人壓根兒就是個偽球迷。同理,難不成墓主人也是個不信道崇佛的主兒?

  當下就很詭異了,墓主人到底是幾個意思?!

  我懷揣著重重疑慮繼續走下去,其實我已經開始有些犯難,因為隨著深入,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岔路,雖然隱隱有條主路,但我完全不確定,漢生追著那只人傀會不會走了其中某條岔路。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很可能我和漢生已經背道而馳。

  我不敢再前進,原地躊躇一陣,此時當真是進退兩難。

  想了想,還是先找到個三面背靠的地方,借著手表光翻找一下背包,有可以做記號的東西最好,大頭他們順路過來,肯定能猜到我們先進來了,如果優先找不到漢生,就只能選擇先和大頭他們碰頭。

  包里除了常規的裝備,還有一柄細長的短刀,我判斷應該是領帶的背包,食物不多,萬幸的是,我在最下面翻找出一個頭戴式的礦燈,和兩塊鋰電池。

  我興奮的幾乎手舞足蹈,打開礦燈,久違的光線照亮了我的身邊,雖然洞窟深處還是死一般的寂靜,但能清晰的看清楚周圍的景象讓我放心很多,緊張的情緒也稍有緩解。

  熒光筆沒有找到,可能被領帶隨身帶著,這種記號筆是下地常用的一種裝備,可以在黑暗中保持兩個小時的光亮,方便在黑暗中探路或是失散時使用。

  我最后找到了兩塊石筆,雖然效果不好,但總比沒有強,我用石筆在一些顯眼位置畫上了“回旋”記號,很像網頁上的“刷新”標志,代表就在附近游蕩。

  標記好后,我將礦燈戴在頭上,抽出短刀握在手里,慢慢沿著主路繼續向前走。

  這邊地下的石雕規模和樣式處處透露著詭異,我有點摸不清墓主人的意思,打算再看看,釋道兩家后,還會有什么驚世駭俗的內容。

  果然仙風道骨的道家仙人石雕浮雕后,風格又變了一變。

  皆是些奇形怪狀的野獸,不,不僅是野獸,很多是人獸合體,相貌猙獰的狼首人身,肌肉虬勁,手持叉子仰天咆哮,還有睚眥欲裂的猛虎,我形容不出它是什么猛獸,只是體型很像老虎,卻頭上帶角,威風凜凜。

  我看一些奇珍異獸覺得眼熟,略微一想,便記起是在四川龍坑下面看到過。

  還有一些石獸,與我們之前見過數次,卻始終沒有找出來頭的石像十分神似。

  我心里火熱,難不成這里就是那些石像的源頭?

  我帶著稍有雀躍的心情向前走,沒多遠,便看到兩個巨大的石刻古樹。

  我呆了呆,突然覺得有些眩暈,隨即給了自己一巴掌,臉皮火辣辣的,我才相信眼前看到的都是真的,不是在做夢。

  連忙走過去,把礦燈光圈調到最大,可以清清楚楚的看清那兩棵樹。

  兩棵樹并非如何巨大,只有不到三米高,卻“琳瑯滿目”。

  而最讓我激動的是,看見這兩棵樹,我幾乎可以確定,這里與青山必有關系。

  而且和諸鬼部落有關系。

  和山海經,海內昆侖也有關系。

  山海經里記載著三棵神樹,一棵叫做扶桑,植于湯谷,每大日起于扶桑,晌午則過通天建木,暮時則落入虞淵,棲于若木,原文我不記得了,大意如此。

  還有一段我記得清楚,是說“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另一句,“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很明顯,太陽是由十只鳥馱在背上在空中穿行而過,這和我們小時候聽說過的故事后羿射日也比較吻合。

  恰恰是這些故事,就印證在了左邊的那棵石雕樹上。

  那棵石樹最下面是一個山字形的基座,代表著一座大山,山頂有一棵樹,分為三層,每層各有三只鳥,加上最上面那只,這剛好是十只鳥。

  每一鳥代表一個太陽,十鳥便等于十日。

  如果這可以說是巧合,那么山海經中的另一個故事則是大神帝俊有兩妻,一妻名羲和,羲和生十日,一妻名常羲,生月十之有二。

  樹上每層有四條下垂枝條,三層加在一起剛好是十二,所以不出意外,這十二個枝條,代表的就是天上十二月亮。

  十日十二月,最終則演化為了我國另一個歷法和時間的開端,天干地支。

  這并非是聯想,古籍上講,干其實就是樹干,枝其實就是枝條,而且最早的時候,地支的支就是樹枝的枝。

  除此之外,樹的另一側有一條龍,從“山”上攀爬至頂峰,這條龍的樣式很怪,有三個犄角,身上的鱗甲如刀片一樣,古籍里也有說,龍鳳皆為刀羽。

  但與此不同,這些刀片的面積很大,從鱗甲兩側一直延伸出去,更像是一片不大的羽翼,那么這條龍的身份就確定了,同樣出自于山海經。

  應龍。

  它幫助黃帝打敗過蚩尤,夸父,最后統一了中原。

  提到黃帝,不得不聯想的就是我們這一路發現的那個神秘部族,諸鬼部落,以及在龍坑里被我們重重懷疑的“諸鬼第零號棺”,黃帝棺。

  而且注意山海經中的描述,應龍由西而來,“助”黃帝平亂。

  從西而來,如果不出意外,應該就是來自海內昆侖。

  而相對于中原地帶,海內昆侖的首領,則號稱長生女神,也就是西王母。

  注意這里有一個誤區,多數人都以為西王母就是王母娘娘,其實不然,只是道教創立以后,將西王母納入了道統神系,尊為道教至高無上女神,稱為“王母娘娘”。其實西王母更早是始于山海經。

  最新網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