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童貫叫來宋江,問道:“宋大人此前曾說,要為國效力,去剿滅方臘等三處反賊,不知現在可有什么安排?”
宋江畢恭畢敬的回答道:“恩相容稟,江近日也在考慮此事。蒙朝廷圣恩,招安我等,有授予我梁山眾兄弟如許官位,我等正不知如何報答呢。江日夜所思,已有方略,正要稟知恩相。”
童貫道:“哦?既有想法,那快快說來。宋大人欲先取何處?”
宋江道:“江已派人打探過,三處反賊,以方臘部最為強悍,且所占地勢乃是江南富庶地帶,兵精糧足,又又長江之險,難以一戰而定,若是先攻方臘,只怕需得一年半載,如此一來,更讓田虎和王慶養成氣候了。所以愚意應將方臘留至最后剿滅。”
“宋大人說的有理,那不知田虎和王慶二賊,宋大人欲先攻哪個?”
宋江道:“愚意先攻田虎。”
“卻是為何?”
“那王慶雖然手下有不少猛將,但是此人并無大志,占住了淮西一帶,便只顧縱情享樂,這一年來王慶所部再未有大的兵馬調動,以此觀之,此人既無眼光,也無大志,不足為慮。
倒是那田虎不可小覷,此人野心勃勃,且他已占了河東路,河北西路五州五十六縣,且新近又打破了太原府。太原府乃是我邊庭重鎮,往北便是忻州和代州,若是這兩處也被那田虎奪了去,他便可背靠遼人,萬一和遼國相勾結,那時再去打他,就不易了。所以江以為,當趁田虎氣候未成,宜急速出兵剿滅此賊。”
童貫聽了大喜道:“宋大人果然是國之棟梁,有此人才,大宋無復有憂矣。”
宋江連連謙虛的口稱不敢。
童貫道:“宋大人,你梁山上的那位晁宋,當初我也是領教過的,端的是用兵如神,那時可沒少讓我吃苦頭啊。”
宋江一聽,還以為童貫要借機生事,他心中不免有些惴惴不安,說道:“都是我等莽撞,那時沖撞了恩相,明日我自當帶他來向恩相請罪。”
童貫笑道:“那時也是各為其主嘛,如今大家同朝為官,這些過去的事便過去了。我的意思是,此人善于用兵,此次征討田虎,我欲讓此人為先鋒大將,不知宋大人覺得妥當否?”
宋江心里自然是不愿意的,若是讓晁宋做了先鋒,以他的水平,只怕宋江在這場征戰中就撈不到多少戰功了。他還指望著靠自己指揮眾人剿滅三處反賊,然后自己就可以拜將封侯了。
自己的梁山軍眼下可以說是大宋朝最精銳的一支部隊了,靠著戰功和這支部隊做后盾,說不定自己還有希望進入這個王朝權力的核心圈呢!當然,這只是宋江潛意識中夢想的東西。
可是眼下童貫開口了,自己又不敢不答應,只得隨了童貫的意。
童貫喜道:“宋大人,你也可回軍營準備準備了,明日我就進宮,向官家請一道圣旨,讓你領兵去剿滅田虎。”
宋江心中也高興,向童貫拜謝道:“全靠恩相大人提攜。”
走出童貫府邸,宋江心情甚好,幾乎和被招安時一樣,眼下自己馬上就有為朝廷立功的機會了,只要滅了田虎,那宋江以后一定會在史書上留下一筆,而天子也必定會對其更加倚重,這么一想,如何能叫人不喜呢!
回到軍營后,宋江便召集大小頭領,告知此事,并讓眾人預做準備,省的圣旨來了以后倉促起兵,倒失了梁山的威風。眾人一聽說要有廝殺,也都興奮不已。他們到底是為寇多年,對于戰場廝殺有著近乎本能的沖動與激情。
李逵嚷道:“俺以為招了安便要去做那文縐縐的勞什子官了,那俺鐵牛可是兩眼一抹黑,做不來。原來還能繼續廝殺,俺這板斧如今正要飲血呢!”
宋江又把童貫準備讓晁宋做先鋒的事告訴了他。晁宋心中納悶,不明白童貫此舉是何意,但是官場險惡,凡事都得處處小心。
次日,朝中果然降下圣旨,封宋江做晉州節度使,盧俊義為威勝軍節度使,晁宋為破虜先鋒,率本部梁山軍馬,擇日出師,征討田虎。晉州和威勝軍兩處其實已被田虎攻占,朝廷封他們為這兩處的節度使,便是寄寓梁山能夠剿滅田虎,奪回這些地方。
此外,朝廷還派了大將劉延慶為河東路總管,率領部下大將王淵,辛興宗,楊維忠等人配合宋江等人征討田虎。
其實宋江也知道朝廷名義上是讓此人前來配合,實則不過是來監視自己的,說到底,朝中的那班大臣還是對梁山不夠放心啊。
晁宋聽到劉延慶這個名字心中便是一陣激動,因為如果幸運的話,他晁宋很有可能就會遇到那個人了。
在歷史上,劉延慶雖然是朝廷大將,但一向沒有什么勇略,不過是個膽小而善于投機的人。比起他本人,他的兒子更為知名,便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劉光世。
然而晁宋對他們父子實在沒有什么好感,劉延慶是個膽小之人,而劉光世也是一遇金人就落荒而逃,繼承了他父親的這些缺點,其能名列中興四將,不過是靠著自己手下握有大軍,南宋朝廷不得不給他面子罷了。
當然,這些都不是讓晁宋激動的點,真正讓晁宋激動的是另外一個人。此人眼下還只是劉延慶手下的一員偏將,但是日后此人卻是和岳飛齊名,是抗擊金兵的虎將,此人便是在黃天蕩之戰中痛擊金兀術的韓世忠。
既然韓世忠來了,那晁宋自然不能錯過。需得想個法兒將此人招攬到自己麾下才行。
晁宋甚至覺得,只要有了岳飛和韓世忠這兩人,那他在軍事上便沒有什么可操心的了。
且說梁山大軍早已準備完畢,司天監選定一個出師的黃道吉日,到了這一日,宋江命人宰了三牲,祭了帥旗,大軍便向北開拔。宿元景帶著一干大臣,前來送行,叮囑宋江好好立功,回來天子必有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