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英在心里默默的祈禱著,請求這里的土地山神顯靈,請求菩薩保佑,讓她能夠找到晁宋口中所說的那塊白玉大石。這些年,她的心都快敖干了。
在她十六七歲的年紀,本來應該是一朵花盛開最美麗的時刻,可是她覺得自己的心仿佛一口枯井,無數個夜里,她的眼淚都流干了,很多時候她感到自己活著只是為了一件事,那便是替父母報仇雪恨。
其實晁宋的心里也同樣在默默祈禱,因為按照原著的劇情,是葉清路過石室山時,那塊白玉大石才出現,現在是自己來到這里,雖然地點對了,但時間和人物都更換以后那塊大石能否順利出現,其實晁宋的心中也沒有底,所以他也在默默祈禱能夠找到那塊石頭。
不過他轉念一想,如今瓊英親自到此,總比葉清更有分量吧,那塊石頭應該能夠出現的。
可是眾軍士們在周遭尋找了一圈,也沒有發現什么白玉大石。岳成也幫著尋找,他找的很仔細,甚至連一些犄角旮旯都不放過,連一個老鼠洞都不放過,仿佛那塊巨石能夠藏進老鼠洞里。
可是最終他們還是一無所獲。
晁宋看到瓊英眼中的那股希望之火漸漸的熄滅了,并流下了兩行清淚。
“對不住了。”晁宋感到有些愧疚。他心中也有些嘀咕,難道真的只能葉清到此才有效果嗎?
“不怨你,你知道我身上背負的冤仇,也愿意幫我,我應該感謝你的。”她雖然這樣說著,可臉上卻是一臉的落寞。
晁宋忽然有些心疼她,這樣一個女子,小小年紀就遭遇了如此痛苦的經歷,也太難為她了。
瓊英拭去眼角的淚珠,似乎不想讓她的手下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
“找不到就算了,且去河邊飲馬。找了一夜大家也累了,吃個干糧歇息一下,然后回城。”瓊英吩咐道。
于是眾人牽著馬來到河邊準備飲馬。
突然其中一人大聲叫嚷起來,把旁人都嚇了一跳,以為是有敵軍來犯。不過大家很快明白并不是有人敵情,而是此人發現了水中有異樣。
瓊英和晁宋也急忙趕到河邊,只見清澈的河水緩緩流過,而在河床上,分明的有一塊白玉般的大石,在陽光和水流的作用下閃著光芒。
眾人都是不帶吩咐,便紛紛跳下水中,合力將那塊大石搬上了岸。
瓊英繞著這塊石頭不住的打量,發現它除了比一般的石頭更白一點,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只這塊大石便能揭曉我父母之仇的秘密?”瓊英不解的問道。她不知道這塊石頭是如何揭示秘密的,而自己又該如何去解開。
“正是!”現在的晁宋已經胸有成竹,十分有把握了。
就在此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塊大石在陽光的照射下,如同冰塊一樣漸漸融化,而融化的水分迅速風干。
很快,眾人便發現,大石里面竟然包裹了一個婦人。這婦人年紀不大,面貌栩栩如生,仿佛睡著一般。身上衣物也都干凈整潔,只是樣式卻是十多年前的流行。
眾人對眼前這一幕太過驚奇的事情一時都反應不過來了,岳成對晁宋更加的崇拜了,這簡直已經超出了他的理解能力,簡直就像是晁宋身上有神鬼之力一般。
瓊英自然認得這婦人是誰,她淚水漣漣,走向前去,撲通一聲跪下,雙手顫抖的撫摸著那婦人的臉,這婦人自然就是瓊英的親生母親了。
她先是先是小聲的啜泣,繼而想到父母的死,想到自己這些年沒有父母庇護所遭受的委屈,不禁放聲痛哭。
這跟隨她來的士卒多少都是知道一些她的身世的,此刻見她哭的這般傷心,也都不禁為之掉了眼淚。
晁宋上前遞給她一方手帕,安慰了好一番,她才漸漸止住哭聲,只是眼淚依舊流個不停。
瓊英自然不能讓自己的母親就這樣埋尸荒外,她命軍士們就地取材,砍伐樹木,打造了一個簡易的棺槨,準備將母親運回城中,然后再好好的安葬她。
就在眾人抬起尸體時,從那袖中掉出了一封書信。
瓊英馬上拾起,打開來看,她認得這是自己母親的親筆書信,書信末尾還有她家的花押。這花押是只有她父母和她知道的,所以這封信確實是自己母親所寫無疑了。
信中交代,他夫婦二人前往平遙奔喪,半路遇到一伙強人,為首的叫做田虎,他的副手叫做鄔梨,兩人帶著一群匪寇殺害了瓊英父親,將其母掠走。田虎見其貌美,欲霸占為妾,其母虛與委蛇,寫下這封絕筆信,然后趁著田虎不注意逃了出來。
信中寫到,她自知難逃一死,只希望若是能有有緣人識得此信,請他前往綿上照顧孤女瓊英,并幫其報仇雪恨。
瓊英讀罷信,又是一番痛哭,她向著母親的遺體跪拜道:
“老天有眼啊,沒想到十多年過去了,這封信到了孩兒手中,田虎和鄔梨那兩個狗賊,我必殺了他們,替父母報仇。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以前她每天都覺得活得很痛苦,因為即便是想報仇,也不知道仇人是誰,而且就算知道了,十多年過去了,這茫茫人海,如何找得到仇人,又如何確認他們還活在人世間。不過現在好了,仇人目標已經明確,而且就在自己身邊。
這一次的希望之火被晁宋點燃后,終于燎原,再也不會撲滅了。
瓊英來到晁宋面前,向他下拜道:“若無公子指點,奴家又怎想得到這父母仇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呢?公子大恩,終身難忘。”
晁宋語調溫和的說道:“只要能助你得報大仇就好。”
“只是我有一事不明,公子是如何得知我母親遺骸化身大石,就在此處呢?”
晁宋一時語塞,總不能告訴她是因為書上就是這么寫的吧。
“這個嘛,乃是我數日前夜間得了一夢,夢中有位仙人如此指點我,所以才能夠得知。”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