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跟著李當家打韃子

  戰后的振川城并沒來得及悲傷就開始緊張的忙碌起來了。因為清軍的進攻,城外的田地被破壞了不少。尤其是大棚的玻璃更是被砸的沒剩幾塊好的。有的清軍還把玻璃拆了帶走,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這種碎玻璃能干什么。

  好在因為城里火炮的掩護,清軍并沒有大規模的破壞,但糧食減產是一定的事。還是不夠強大,被人堵在門口打能留點都不錯了。這損失可把王四給心疼壞了,作為城里負責糧食生產的委員他比誰都心疼莊稼,等清軍一退就立馬組織人手搶救莊稼,不知道能不能挽回點損失。

  除了農田的問題,其他產業倒是受波及不大沒過幾天就恢復產能了。附近的羊毛販子們倒是反應快,等清軍一退就過來進貨,絲毫沒受到大戰的影響一樣。據說還因為斷貨的問題,商品都有一定程度的漲價。目前來說振川城的兩大拳頭產品都是獨門生意市場上還沒有替代品產生。羊毛呢子也有人仿制,可是做出來的毛布和振川城的沒法比,質地又粗,又不柔軟味道還大,價格也不便宜。至于搪瓷產品更是如此,別的地方還沒有掌握鐵板壓鑄工藝,只能靠鐵匠一個個打出來,而釉面和燒制工藝也不成熟,生產出來的東西又厚又難看還成本高昂,這樣一比較下來振川城的產品簡直是精品,同時還有價格優勢。

  目前從這里進貨的除了以前的羊毛販子以外,連山西的商人都度過黃河來進貨。不知道這些商人中有沒有滿清八大皇商的影子,如果有的話那就說明李振新也算是挖了一塊滿清的小墻角。

  對商人來說忠誠是最不該有的品質,他們當年能為了利益出賣大明,現在也會為了利益和李振新勾搭。羊毛布對他們來說可有可無,畢竟大多數中國市場還是以絲綿為主,唯一影響的是口外的貿易,可如今上游的晉商很看不上口外貿易,都把目光盯在了更大規模的國內貿易上特別是絲,茶,糧食和食鹽這種大宗貿易才是最賺錢的。不過搪瓷他們倒是很看的上眼,這玩意南北皆宜,是傳統陶瓷產品的天然替代品,有些方面還比陶瓷產品更優秀,比如洗臉盆就比陶瓷的實用太多了。

  來振川的晉商代理人們對搪瓷可是喜歡的緊,一方面搪瓷可以賒欠一部分貨,這不就是以前和滿清做生意的時候才有的待遇啊。現在滿清可不會給他們這么好的政策了,不想辦法從他們身上榨油水都燒高香了。另一方面搪瓷可以平衡南北貿易的運輸逆差,以往都是南貨北銷往來的商人只能賺一份錢,現在有了搪瓷就不一樣了,北貨也可以南銷,還能打擊以瓷器茶貿易為主的徽商。

  這種貿易現象在戰爭開始之前,李振新就有注意到。他對晉商什么的并不反感,商人這玩意兒拿道德去要求就有些過分了,他們天然的站在更有利于貿易的那一方,當年老朱家的政策確實是對誰都像對敵人一樣,士農工商兵就沒一個階級朋友。滿清再有天大的錯誤,但論統治政策來說還確實比老朱家要強很多,除了剃發令和后來的文字獄忍不了。所以說要是李振新穿越到大明朝,也會是一個造反分子。

  對于明末亂象的思考,李振新越來越覺得南北貿易的不平衡應該是亂因之一,北方地區沒有凈盈利全是負資產,這樣下去純粹靠政府的財政平衡也很難維持,如今自己在陜北搞生產說不定也會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出路。

  目前生產產品的資源沒問題,銷售市場和渠道也能解決,還有自己穿越所帶來的技術福利,唯一的問題是勞動力的缺口。一場勝仗下來,除了損失了人以外居然毛線的便宜都沒落下,這可不是好現象,要是再打一次仗估計都拉不來栓了。

  就在李振新為此發愁的時候,遲來的戰爭紅利終于到來了。很多陜北周邊的人,在戰爭結束十多天之后就才消化了這個消息。李振新和振川城的大名開始響徹陜北大地。他們終于知道原來在陜北還有一支人馬能和清軍硬憾且不落下風。這樣的勢力當然值得投靠了,很多不愿在滿清治下當順民的人開始攜家帶口的往振川城出發。

  他們一方面是不滿滿清的統治,另一方面是聽說那里的日子好過一點,只要有把子力氣就能吃飽肚子,還有工錢可拿,這讓掙扎在溫飽線以下的陜北貧民心動不已。紛紛舍去了破爛的家園投奔振川城的李當家,跟著他一起打韃子。

  前幾天因為缺人而煩惱,結果沒過幾天陸續涌來的人又變成了麻煩,按這個節奏到振川城的人口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增增長的一萬五。這對一個新起來沒兩年的小城來說,又有點承受不住了。特別是糧食問題,越來越供應緊張。好在搭上了晉商這條線,他們能通過自己的貿易網絡解決一部分糧食。不然等不到夏糧收獲,全城就得鬧糧荒。

  滿清在延安城解圍之后,并沒有大的動作,他們也得消化戰爭的創傷,尤其是兵力的損失得盡快彌補。同時糧食也是大問題,陜北的府庫存糧已經被戰爭消耗的差不多見底了,要想再發動大規模戰爭只能等夏糧收了以后再做打算。他們的朝廷是指望不上的,滿清大軍的糧餉到現在為止都還是就地解決,如果是糧食產量高的地區到好解決,就地征糧就可以了,但在陜北不要說征糧了,這般時候老百姓不發紅了眼搶糧就不錯了。

  清廷的三邊總督孟喬芳自上任以來都是拼著少量的兵力左右騰挪,彈壓亂民,他不是沒想過從朝廷要大軍來配合自己,而是害怕朝廷的大軍來了不但幫不上忙反倒增加糧餉,說不定都有把大軍餓死在這邊的危險。從總督大員的角度來說,到陜甘這地方就職絕對是最苦的差事,朝廷指望不上,又幅員遼闊地貧民饑,更坑的是這地方既有造反的傳統外部環境也不寧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