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76章 再不行動,勸進的人就找上門了

  延川縣城的軍營里,一群老兵正在收拾行囊。武大壯此刻心里很不是滋味,當了半輩子兵突然要轉行了,心里確實很茫然。從明軍到清軍,然后又變成興平軍,現在倒好一下子就要把軍裝脫了,徹底告別行武生涯。

  “武家老哥,你被分到那兒了?”一名同樣也要退伍的戰友,邊收拾東西邊打聽他的去向。

  “分到了延川這邊的治安隊,說是去當治安員。”

  “好差事啊,延川這邊聽說工資高一點。這兒也繁華,那像老弟我要去東勝那地方。”

  “好什么好,哪有當兵自在?治安隊的工資也比不上咱們軍營里的。一個月才二塊錢!”

  “話不能這么說,在軍營里是拿命搏錢,到了治安隊起碼不用拼命。再說到六十歲以后侯爺說不用干活,也能拿工資。這好事一般人可沒機會。”

  “是啊,這輩子最有幸的就是能在侯爺手底下當差,餉銀從來沒欠過,都是實額發放。不當兵了還安置差事,老了還有養老錢拿!遇到這樣的上官,這輩子也算沒白活。”說到這里,武大壯郁悶的心情也變得好了一些。

  回到延川之后,李振新開始謀劃推行士兵退役制度。大規模實行退役制度,自然是不可能的,第一批退役的士兵也就三五百人。這些人主要是當年去西安裹挾過來的清軍降兵和賀久通的部下,他們的年齡偏大學習能力也不行,繼續留在一線部隊沒什么意義,當軍官更不合適。索性就讓轉業到地方去,還能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退役士兵的轉業待遇也還行,基本上都能轉到各地的治安隊。工資自然沒之前的高了,為了安撫這些人,還提前推出了退休金制度。讓他們知道即使不當兵,一輩子也有個著落,不用擔心晚年的生活問題。

  退役制度還有深層次的考量,要給士兵和民眾樹立一個榜樣。讓他們明白當兵不是一輩子的事情,只要服役到一定年限,就能自動退出。士兵要專業化,但不一定要職業化,要時時的補充新鮮血液進來。同時告訴他們當兵也有前途的,不光能當軍官,也能轉成文官。這次就有兩個連長,被直接轉業到了地方上當知縣。

  “侯爺,將軍官轉成知縣,他們能治理好地方嗎?”張同敞對這項制度頗有微詞,從傳統的文人角度來說,治民理政這事讓軍人出身的人插手,是對傳統的挑戰。

  “怎么不行了?本侯也是軍人出身,現在治下還不是欣欣向榮?治民這事只要識字,把心思用到正地方,誰都能干好。漢唐時的將軍不都能上馬管兵,下馬管民,出將入相都不在話下。”李侯爺一直以軍人自居,自然不能容忍別人對自身職業的質疑。

  “可漢唐也因此而有藩鎮之禍,不可不防。”

  “有藩鎮之禍,也比亡國滅種的強。我大明如今連合格的藩鎮都沒幾個!”

  面對李侯爺無情的吐槽,張總督被噎說不出來話了。

  “別山,可以換個角度想問題啊!軍人能轉業成文官,文人就不能參軍嗎?你看看我大明能力挽狂瀾的,那個不是文武全才?猛將最多也就只能治一個團左右的軍,再往上不通點文墨,懂些謀略是不行的。咱們要打通文武之間的壁壘,這才是強兵強國之道。”給這些文人也要給點希望,不然他們總是鬧意見。

  “打通文武的壁壘?這樣做才能強兵興國?侯爺此話可有依據?”

  “別山,你看山西的姜總兵,也算是老行武了,可他反正以來,都干了些什么?困守大同孤城,毫無謀略布局,將大好局面都給葬送了。若是懂點文治何至于此?”擺事實講道理這事李振新最擅長了。

  聽了李侯爺舉的例子,張同敞想了好多事。自李自成打下北京之后,大明的局勢急轉直下,似乎都緣于此。掌握反抗力量的軍頭們,不懂對地方的管理,懂管理的文臣沒有軍權也不會治兵。江北四鎮迅速敗亡,就是這個原因。后來的湖南和廣西局勢逆轉,根本原因也是這個。

  張同敞可是親身經歷過廣西潰敗的,對此更有感觸。他與老師翟式耜兩人名義上是廣西抗清的總負責人,但對軍隊的控制能力極為有限,要不然也不會出現清軍攻向桂林的時候,全軍盡散的事情。

  此前他一直覺得是由于軍人難治,武將擁兵自保才造成這種局面的。現在想來,原因恐怕并非如此。他和老師壓根就不懂軍事,管不了手下的士卒。同樣是文官出身的何騰蛟就比他們強,至少是沒出現士卒潰散的情況。原因是什么?還不是老何懂一點行武的事,知道怎么帶兵。

  想通了這一點,老張對李侯爺的看法就不一樣了。原本以為此人就是個勉強通點文墨的武夫,現在看來是小瞧了人家。對于眼下的局勢,他的眼光絕非一般人能比。怪不得老師說,當今天下能匡扶社稷還得靠此人。

  看著陷入沉思的張同敞,李振,最后還是忍不住出言將他的思緒拉了回來。“別山,想那么多也沒啥用,你眼下最要緊的還是把咱們的臨時約法搞出來,有了約法大家心里就有底了,知道流血流汗的目的是干什么。你再不行動,勸進的人都要找上門了。”

  勸進?張同敞一下子被嚇醒了。當實力到了李振新這個份上,手下的人沒想法才怪。再說陜北這地方本來就皇恩微薄,老百姓對于大明皇帝的認可度低,又有造反的傳統。只要能帶著大家過好日子,管他是朱皇帝還是李皇帝,這事可以很無所謂。

  今年以來延安和榆林兩地,對于興平軍的認可那是成指數性的上升。留辮子的人幾乎絕跡,以前繳稅不積極的士紳們,今年是早早的就到稅務局來認稅了。不認稅不行啊!只有足額認了稅才有機會成為機制內的人,不然他們就會被排除在體制外!從城里到鄉村,百姓們張口閉口就是李侯爺的好,這樣的威望,想當個皇帝恐怕也沒幾個人出來反對!

  天才一秒:wap.2mcn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