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值得

  次日清晨,吳植剛到泰山武館,路過所有同門弟子,都紛紛低聲問好。

  吳植笑著逐一回應。

  待得知廖有錚本人,昨天下午醒來,吳植內心松了口氣。

  晨練結束后,吳植便和張瑛一起,穿過泰山堂,來到后院里屋。

  推開門進入,吳植看到廖有錚,躺床上在閉目養神。察覺到吳植兩人到來,廖有錚擺擺手,招呼著讓旁邊坐下。

  吳植面露擔憂,上前走到廖有錚跟前,問起他身體狀況。

  “老毛病了,不礙事,修養幾天就好。”看著面前吳植,廖有錚笑著說道,只是眼神充滿了復雜。

  從昨天下午到現在,他腦海一直在想,吳植今天過來后,自己該說些什么。

  待吳植旁邊坐下,張瑛關上門離開,廖有錚感慨道:

  “阿正,我昏迷后難為你了。帶領泰山武館,爭霸賽提前奪取第一,有你這樣弟子,我感到驕傲和自豪。”

  吳植笑了笑,謙遜回應了兩句。

  廖有錚擺擺手,說道:“用不著過分謙虛,說實在話,若不是張瑛他們告訴我,說你在擂臺上表現,到現在我都不敢相信,一切都跟做夢一樣。”

  “對了阿正,你的拳腳功夫,怎么突然一下子,變得這么厲害了!”

  盯著面前吳植,廖有錚終于說出,自弟子爭霸賽后,憋心里好幾天疑問。

  面對廖有錚詢問,吳植早早便想好說詞。

  他從座位上站起,對廖有錚說道:“師傅,廖家拳套路里,弟子有個不解之處!”

  “哦,你說說看!”廖有錚沒想到,吳植非但沒正面回答,反而驟然拋出來,這么一個問題。

  不過他也不著急,想先聽下吳植,接下來該怎么說。

  “師傅,你曾經多次提到過,廖家拳傳承自然門,講究無以外相,以氣為歸,虛虛實實,自然而然。在練習拳法過程中,要做到不拘泥套路,盡量使招式變化,趨向于自然,這些弟子說得沒錯吧!”

  廖有錚點點頭,吳植繼續講下去。

  “可我前幾日練拳時,發現一個有意思事情。如果把燕青拳腿法“跳、纏、截、掛”,和廖家拳二十四路,前六路的拳法,結合到一起,會發生新的變化!”

  說到這里,吳植退后兩步,放緩手上和腳下動作,先是比劃起廖家拳招式。

  “師傅,像我這樣,對敵前拳運拳,近肘切身靠,近用肘遠用手,看起來和你教的,都是一個套路范圍,對吧!”

  盯著眼前招式變化,廖有錚點點頭,承認了吳植觀點。

  “師傅,你再仔細看下,如果這樣呢?”注意到廖有錚神色,吳植輕聲一笑,手上動作招式,突然有了新變化。

  廖有錚盯著吳植動作,從起初面露疑惑,到突然目露精光,神情寫滿驚訝和恍然。

  燕青拳又名迷蹤拳,吳植當日擊敗姚朝峰后,讓他選擇的拳譜,廖有錚是知道的。

  他怎么也沒想到,迷蹤拳的腿法,和廖家拳前六路拳法,分散組合一起后,不但具有內家拳,內避化氣、弧形走轉之勢,還兼顧了虛實自然,套路中有變之能。

  看著騰轉挪移,用另一種全新方式,詮釋廖家拳內里的吳植,廖有錚不禁感慨。

  將各家各路拳法,汲取所長糅合到一起,只要是習武之人,但凡有所成就的,都會朝這方面考慮,自己也不例外。

  只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太難。各路拳法組合,并非簡單一加一,就能等于二。

  不同門派拳法招式,都有各自理論支撐,擁有一整套完善套路體系。如果貿然加上,非但拳法威力不會提升,反而會逼迫自己,陷入到懷疑人生怪圈。

  即便是萬幸做到了,招式組合一起這步。可實際對敵變化中,很容易被對手,看出套路變化端倪,有針對性進行破壞。

  如此一來,反而弄巧成拙。

  “咦,不對!”隨著吳植向下演練,廖有錚突然發現,眼前的廖家拳招式,和自己出手不一樣。

  招式之間銜接變化,如同羚羊掛角。從出手動作來預判,根本無跡可尋。竟然真正達到了,廖家拳法中,無以外相,虛實自然地步。

  想到自己身為創始人,在廖家拳招式理論研究上,竟還沒有弟子深入,廖有錚不由苦笑。

  “自己這位弟子,不能以常人眼光論之,還真是天生練武奇才!”

  對吳植實力突然進步,他總算得出了結論。

  吳植演練完停下來,發現廖有錚看自己目光,充滿各種復雜情緒。

  “難道沒蒙混過關?”吳植不禁暗自猜測。

  從默默無聞,到一鳴驚人,總得為人找出來,一個可信服理由。

  升到八階的廖家拳,吳植故意展現一部分。就是想讓廖有錚認為,自己是位武學天才,來掩蓋系統存在。

  “阿正!”吳植正胡思亂想,廖有錚突然開口道:“以你現在實力,除了拳力不足,其它各個方面,恐怕都勝過我了吧!”

  見吳植要開口,廖有錚擺手打斷:“待來年開春出師之戰,明明有十足把握,可以成功出師。為什么在這個時候,為了給廖家拳正名,站出來得罪武術協會?”

  “你知不知道,自己有多愚蠢!因為一時沖動,雖然拯救了師門榮譽,可放棄的卻是個人,武道一途建樹和前途!”

  說到最后一句,廖有錚怒其不爭,突然聲竭力嘶。

  “值得!”吳植想也不想,立刻回答道。

  “擂臺賽上出手,值得還是不值?”這兩天他冷靜下來,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

  可得到答案,無一例外都是,如果再有類似事情發生,自己還是會熱血上頭,第一時間沖上去,維護師門名譽。

  倒不是說受原主影響。

  而是對眼前這位,半師半友的中年男子,吳植內心充滿感激情緒。

  從練武場上,教會自己練拳。到第一次出手喂招,單獨指點自己拳法。從開口向自己借錢周轉武館,到為了周記車行事情,來回折騰幾個月,最后還拉下臉求葉問。

  金山找踢館后,找機會就向自己,灌輸各門各派拳法知識。拳法上有不解困惑,第一時間給自己演練。武館爭霸賽前,更是給自己開小灶,還讓妻子做飯后,不辭辛苦帶到泰山堂。

  有恩于我,必將報之!

  無論前世今生,這種做人做事理念,深刻影響著吳植本人。

  不管廖有錚這話,出自試探還是真心,吳植都不在乎。遵循本心行事,他只需要給自己,一個滿意答案即可。

  想到這些,吳植再次重申:“值得,有下次我還會這么做!”

  望著神色莊重吳植,廖有錚沉默下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