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08章 專利和出口

  既然周雅倫沒有反對,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凌志遠馬上給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打了電話,向他們匯報了這一好消息。

  “南極科考站最重要的建材就是水泥和鋼材了,如今一聽說水泥的問題這么快就解決了,領導們很是高興,馬上讓他們把樣品送過去測試,并接受領導的咨詢。

  “你是說只要添加少量防凍劑就能在零下二十度的氣溫下正常施工?”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的領導面露喜色,這樣的話最大的問題就解決了,只要水泥能夠在南極的極端低溫環境下正常使用,其它的問題應該都能解決。

  “是的,我們做過多次試驗,結果都證明了這種性能是非常可靠的,也是經得起考驗的!”黃愛國有點緊張。

  “而且還能抗鹽分腐蝕?這樣的話是不是也能用在港口和海岸防波堤的建設上啊?”國家海洋局的一位領導問道,他們單位也在為這兩件事頭疼呢!每年因為海水腐蝕導致水泥性能下降,都會給港口以及海岸防波堤等沿海工程帶來巨大的損失。

  “不光如此,這種水泥比一般的水泥要干得快,強度高!還能用在緊急搶險上!”凌志遠補充道,“要是將來南極科考站打算緊急修補建筑,或者港口、防波堤需要緊急修補,這種水泥也能用得上。”

  實際上,不光是在這些領域,其它的比如路橋緊急修補、工廠的緊急搶修等等,也非常適合這種水泥,尤其是路橋,其它建筑稍微緩一緩,晚上一兩天修好或許嗨不要緊,但交通主干道要是出了問題,那就必須盡快修好,時間得按照分鐘算。

  以前光是等水泥晾干就要浪費許多時間,而一旦有了這種水泥,可以將晾干的時間縮短好幾倍,就算貴一些有關部門也會搶著要;畢竟早幾個小時疏通道路,能夠挽回的經濟損失可比這點水泥錢多多了。

  幾位領導和相關專家認真地分析了檢測數據,最后總結道,“除了在鋼筋銹蝕方面有點小缺陷之外,其它數據基本都能達到我們的要求,而且個別數據甚至要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好,就算是那點小缺陷也不是不能接受。”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開始根據南極的實際情況,進行更加嚴格的實驗模擬了!要是實驗結果反饋良好,而且沒有其他研究機構拿出更好的水泥,咱們國家的第一座南極科考站就用這種水泥建造好了!”領導作了總結。

  最后詢問道,“你們這邊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能不能保證按時提供充足的水泥,供咱們的南極科考站使用?”

  這就通過了?黃愛國按捺住激動匯報道,“目前我們正在進行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研究,研究過程還算比較順利,應該可以在今年年底之前解決這個問題!根據您之前發給我們的公函上面標注的時間,咱們國家要到明年才會去南極,時間上肯定來得及!”

  凌志遠又補充道,“您剛才也說了,咱們國家第一座南極科考站規模不會太大,這樣的話需要使用的水泥也不會太多,就算是研究進度稍微緩一點,我們也可以先小規模生產出一批來,絕對不會耽誤國家大事!”

  “雖然第一座南極科考站規模肯定不會很大,不過咱們國家要在南極建造的絕對不會只是這一座科考站,以后還會有更多地科考站!而且這種水泥的應用范圍很廣泛,不只是可以用在南極科考站的建設上,在其他領域也能派上大用場,所以能早點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還是早點解決的好!”國家南極科考委員會的領導叮囑道。

  旁邊國家海洋局的領導也點頭附和,“是啊,東北、西北還有高原這些寒冷地帶肯定需要,緊急修補路橋、工廠等也有很大的需求,光憑這些,中鐵、中建還有軍隊肯定需要!另外別忘了我們單位啊。”

  “回頭我給負責港口還有防波堤建設的單位打個電話,讓他們到你這兒來取一些樣品回去測試,要是反饋好的話,我們也會大量購買!或者用你們的技術就近選擇水泥廠合作生產。”

  可能是覺得直接拿人家的成果有點不好意思,那位海洋局的領導又補充道,“對了,你們現在經費還寬裕不?有什么需要的設備沒有?這方面我們也是可以支援一些的。”

  聽到這話,旁邊負責審核的幾位專家都笑了,現如今還有那個研究機構不缺經費的?沒見這幾年停了多少項目么?

  同時他們也有一些羨慕,清華建筑材料研究所這回可是交了好運來,國家海洋局可是大單位,手頭的經費多,那怕是從指頭縫里稍微漏一點兒,就夠你們吃撐的;到時候用他們的經費買點設備,以后的研究就順利多了。

  “經費倒是不怎么缺,現在手頭還有五萬美元沒用呢!應該可以支撐到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結束了!就算不夠,他們也會及時給我們補充。”凌志遠那邊還沒回應呢,黃愛國就一股腦禿嚕出來了。

  看吧,我就說你們肯定缺…….嗯?啥情況?幾位專家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有人連忙問道,“我記得清華的經費也不寬裕吧?能給你們這么多?還是美元?”

  “小黃同志,雖然南極科考是國家重點任務,但清華肩膀上的擔子也很重,不要因為我們一個項目,而影響了其它項目的研究進度啊?”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的領導還以為清華把其它項目上的經費全挪過來了呢。

  “是啊,我們局也有研發抗海水腐蝕建筑材料的預算,發給你們也不算是違反規定,你可別跟我客氣啊!”海洋局的領導跟著說道,他也很納悶,一遇到他就哭窮要錢的研究機構他見得多了,這不要錢的主兒他還是第一次見。

  “報告領導,這些經費其實不是清華出的,我們單位有點特殊,這個項目是和一家香江公司合作研發的,人家提供經費,我們負責出入;不過僅限于個別項目,其它項目還是需要經費的,比如說抗腐蝕鋼材這方面,我們所也有一定積累,現在就缺經費了!”

  凌志遠可憐巴巴說道,多好的機會,老黃你咋就說話這么快呢?你先問他們把經費要來再說啊,到時候就算你用不上,也可以給其它研究小組么!

  “能夠耐低溫、抗腐蝕的鋼材也是我們需要的,你們要是有成果了,可以拿來給我們看看,要是能達到要求,給你們補一些經費倒也不是不可以!”

  開啥玩笑,我們現在愿意出錢是已經看到了成果,你啥都沒有就跟我要錢,全國上上下下這么多研究機構,要是每個人一說我就給錢,這怕是有多少錢都不夠造的!而且在鋼材研究領域,你們和冶金學院比還差了點吧?

  哎,我就知道,從來只有錦上添花,那來的雪中送炭啊!搞科學研究就是這樣,越是出成果就越能拿到錢,沒成果的研究人員,想申請點經費那是千難萬難。

  凌志遠訕訕地笑了笑,其實他平時分配所里的經費也是這么干的,“好,我回去就督促他們,爭取早點拿出成果來!”

  “你們和香江公司合作是怎么回事兒?他們給了你們多少經費?你們所又不負責生產,搞出來成果他們有什么好處啊?”那幾位專家對這件事更有興趣,他們也需要經費啊,要是搞明白這個,說不定還能從香江公司那弄一點經費過來。

  “第一筆給了十萬美元,我都買了設備和耗材,在實驗室里制造出了這種水泥!然后他們又給了第二筆,也是十萬美元,讓我搞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技術的研究,現在花了一半兒!”黃愛國老老實實回答。

  “這么多錢?都快頂得上我實驗室一年的經費了!”幾位專家可是羨慕壞了,你要是給我這么多經費,我估計也能做出來!

  “你還沒說,他們到底圖什么啊?拿回香江開水泥廠么?香江那邊好像沒啥水泥廠吧?”專家們繼續問道。

  “這個倒是沒說,當初簽合同的時候,他們說的是我們可以把實驗結果拿去發文章,但最終的專利是屬于他們的!不過現在國內的《專利法》還沒有出臺呢!我們平時搞出來東西都是直接交給工廠的,他們要這個有啥用我還真不清楚。”凌志遠介紹道。

  專利?幾位老專家也是面面相覷,在他們的概念里,同樣不存在這個東西!以往他們都是接受上級的安排來進行研究,成果也是直接給相關企業使用,根本沒意識到這些成果都是可以拿來換錢的。

  “國外倒是很注重專利,不過水泥這種低成本的大批物資,也不太適合出口吧?”一位稍微了解一點兒的專家問道。

  這個問題凌志遠和黃愛國就更答不上來了,的確,水泥是一種消耗量很大、但單價卻很低的物資,一般情況下,運輸路程超過五百公里,水泥就不賺錢了,想出口確實不太可能;現如今也只有兩廣一些企業向香江和澳門小批量出口水泥。

  但是,日后隨著中國水泥產業的發展,以及歐美去工業化、環保主義等因素的影響,中國迅速成為水泥出口大國,以華潤、海螺等為代表的水泥生產企業向國外出口了大量水泥,2006年的時候曾達到巔峰的3612萬噸。

  不過隨著國家取消水泥出口退稅政策,歐美建筑市場疲軟、水泥出口市場縮小以及國內開始重視環保等因素的影響,中國已經在18年變成了水泥進口國,2018年水泥及熟料的進口總量為1,363萬噸,高于出口總量459萬噸。

  越南則取代中國成為新的水泥出口大國,同樣在2018年,越南的水泥產量提升到9702萬噸,其中,出口增加56%至3209萬噸,使越南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出口國。

  這幾位領導和專家沒有琢磨明白,林樓卻是很清楚未來的發展趨勢,而且特種水泥的利潤率要比常規水泥高得多,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這門生意都有的做。

  一旦等黃愛國這邊搞定了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技術,就可以讓陳德江或者林盛去找個合適的地方,辦個水泥廠專門生產水泥然后出口了。

  這件事兒還稍微有點遠,林樓現在要關心的還是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的設計問題,在評點完李慶熙等人的方案之后,林樓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規劃設計這片建筑群。

  這項工作一直持續到暑假的到來,在其他院系的學生為自己即將結束無憂無慮的生活,必須要面對殘酷的畢業分配時,建筑系由于特殊的五年學制,暫時還不需要經歷這種體驗。

  所以舍友們和往常一樣,蘇仲明他們繼續留在京城兼職賺錢,文軒思、鄭偉明等人則打算依靠齊寶成幫忙辦理的證件去其它城市采風。

  雖然蘇仲明等人同樣努力,但或許就是因為這點區別,將導致他們在未來的成就上出現差距。

  就像設計了世博會中國館的建筑師何鏡堂院士日后在演講時候所說的那樣,建筑師一定要多看,要是你看到某棟建筑時候產生了靈感,并能捕捉住這種靈感,然后據此創作出優秀的作品來,你就是成功的建筑師了。

  文軒思、鄭偉明等家境比較好的同學可以在學習能力最強的年紀去到處采風,這肯定會對他們的未來產生一定促進作用,而蘇仲明等人因為家庭的緣故縮短了這一環節,在天分相差無幾的情況下,他們的道路無疑要艱難一些。

  這就是出身對于建筑師的影響了,如果關院士小時候沒有看過那么多國外建筑畫冊,或許也不會有如今的成就;如果扎哈沒有出生在伊拉克中產階層家庭里,肯定不會有機會去英國留學。

  當然,也不能因為這點區別就徹底斷定他們未來的前景,畢竟他們的道路都還長著呢,要是遇到合適的機會,追上并趕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