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六章 迷霧重重

  幽并重騎射,少年好馳逐。

  氈帶佩雙鞬,象弧插雕服。

  獸肥春草短,飛鞚越平陸。

  朝游雁門上,暮還樓煩宿。

  石梁有余勁,驚雀無全目。

  漢虜方未和,邊城屢翻覆。

  留我一白羽,將以分虎竹。

  ——《擬古》鮑照(南北朝)

  白復一睜眼,洞外天已經全黑,星斗滿天。

  剛才內觀禪定中的所聞所見,令白復驚嘆不已。達摩祖師將自己一生的記憶和修為留在了影子里面。

  由影中達摩祖師的修為可見,少林七十二絕技僅僅是根據影子留存的禪心思境,幻化出來的武學功夫,算不上真正了不起的本領,離禪宗真正的神通還差得遠。

  在影子里,白復遇見了達摩祖師,跟師修行九年。從洛陽走回天竺,觀域外風土人情,見諸地名山大川。才明白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心傳心的深意。

  風景,是見到才能知道。彼岸,是知道才能見到。

  白復手掌慢慢張開,一只小小的金剛降魔杵出現在掌心,金光閃閃,上面是達摩祖師親手雕刻的梵語經文。金剛降魔杵的橫空出世,證明剛才發生的一切不是夢境。

  白復撫摸著降魔杵,回味無窮。

  忽聽咔咔聲響,洞內右邊的一尊佛像,緩緩轉動。佛像底部露出一個洞口,原來這里有條密道。

  白復心念一動,飄出山洞,在草叢中隱藏起來。

  兩名僧人走出洞口,其中一名正是上次圍攻自己的中年僧人。另一人中等身材,魁梧彪悍。

  中年僧人抱怨道:“白馬寺送信的人已經上山。估計白馬寺那邊東窗事發了。我早就跟你們說了,山本野的法子不行。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倒把大家都暴露了。”

  魁梧僧人道:“叔叔教訓的是,下一步我該去往何處?”

  中年僧人道:“你先去范陽,范陽節度使安祿山是我的好友。你先藏在他的軍中,等待我們的指令。”說罷,拿起酒袋,倒出兩碗米酒,遞給魁梧僧人。

  兩人一飲而盡。

  魁梧僧人彎腰鞠躬:“哈依,叔叔多保重,一郎就此告辭。”

  說罷,展開身法,背上行囊,手拎錫杖,從后山方向,奪路而逃。

  中年僧人看著他的背影,默然不語。轉身走回洞口,一扳洞口上方的小石塔,洞內佛像緩緩關閉,中年僧人跳入密道,消失不見。

  白復好奇心大起,附耳貼住地面,聽不到地下有什么動靜時,依葫蘆畫瓢,旋轉開佛像,跳入密道。

  白復打開火折子,仔細觀察密道。

  密道初其狹,才通人。越走越寬闊,一排排庫房出現在眼前。每一個庫房都有一扇巨大的朱漆木門,門上嵌有獸口銅環,銅環被鴛鴦子母鎖鎖住。

  白復扭斷鎖頭,輕輕推開其中一扇木門,不由大驚。庫房里面竟是一個兵器庫,堆滿了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鎧甲弩箭等等。這些武器都是軍方的武器,民間私藏,會被官府認定為謀逆大罪。少林是武林七大門派之首,如此這般,不怕招致滅門大禍嗎?

  白復隨機又打開幾間庫房,里面不是糧草,就是被服、帳篷等軍方物資。

  這事極不尋常,白復警惕心頓起。他從庫房中找出另一身衣服換上,蒙上面,喬裝打扮一番。然后包好玄鐵厚背刀,從兵器庫中,找出一把趁手的長劍拿在手里,躡手躡腳在庫房里搜索。

  密道中央有扇石門,頂部有數丈之高。白復查看了一下開門之法,估計把這扇門打開,動靜會比較大。為了不引起寺內僧人的注意,白復繼續找尋其他出口。

  不到一盞茶時間,白復發現了另一個較為隱蔽的出口。白復輕輕挪開出口處的蓋子,悄悄探出頭去。眼前是一個帷幕,帷幕前方的青磚地面上,并排放在三個蒲團。白復暗揣測,難道密道口開在佛堂?

  白復正要竄出密道,就聽數丈處傳來腳步聲。

  白復重新躲入密道,把蓋子挪回原位,只留一條細縫。

  一個人進入佛堂,從綁腿可以看出,是一名僧人。可惜看不清長相。他在佛堂內反復踱著步子,像是在等什么人。走了幾圈后,他在蒲團上坐下,拿出念珠,詠誦著經文。

  不多時,另一個人也進入了佛堂,尋常香客裝束。前一個僧人趕忙起身,施禮相迎。兩人沒有過多寒暄,直奔主題。

  香客問道:“少林現在的物資儲備怎樣?”

  僧人道:“回稟世子,兵器、帳篷等軍需物資足矣裝備五萬大軍,糧食草料可供大軍一年開銷。”

  香客驚訝道:“怎么會有如此之多?”

  僧人道:“皇帝老兒一直覬覦少林寺的僧兵,想把少林變成他的私人武裝,于是明里暗里在少林安插了很多親信,架空了空見方丈。”

  香客道:“那現在少林誰說了算?”

  僧人道:“現在少林真正話事的是寺監,據說是高公公的人,代表皇帝監督少林。空見方丈也無可奈何。倘若不從,皇帝老兒一句話就可以少林從地圖上抹去。”

  廣個告,\咪\咪\閱讀\app\\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香客道:“李隆基敢嗎?要知道少林僧兵可是太宗皇帝御賜的!”

  僧人嘆道:“俗話說,出頭的櫞子先爛。少林在武周一朝跟武曌皇帝走的太近,玄宗皇帝一直耿耿于懷,擔心里面有武曌的余黨。要不是太平公主起事時,少林婉拒了太平公主的游說,沒有參與,當時就被剿滅了。所以,皇帝老兒提出的條件,空見方丈只能是盡量以德服人,不敢完全拒絕。”

  香客道:“能把寺監拉攏過來嗎?”

  僧人道:“不好說,面上他對玄宗是絕對的忠誠。不過他是宦官,比較貪財。”

  香客笑道:“那就好辦了。”

  僧人道:“倘若拉攏不了寺監,也可從空見方丈的首座弟子入手,他一直渴望能早日繼承方丈衣缽。”

  香客奇道:“他不是空見方丈的大弟子嗎?怎么會有這種忤逆的想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