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九十九章 水戰之道

  炎精中否?嘆人材委靡,都無英物。胡馬長驅三犯闕,誰作長城堅壁?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草廬三顧,豈無高臥賢杰?

  天意卷我中興,吾皇神武,踵曾孫周發。河海封疆俱效順,狂虜何勞灰滅?翠羽南巡,叩閽無路,徒有沖冠發。孤忠耿耿,劍铓冷浸秋月。

  ——《念奴嬌·炎精中否》黃中輔〔宋代〕

  田神功金山大敗,無法渡江,只好撤回瓜洲。

  劉展剛喘了口氣,正在暗自慶幸之時,斥候來報緊急軍情:白復麾下將領范知新率領四千人馬,繞到上游,從白沙突然渡江,襲取下蜀,截斷了劉展大軍的后路,其手法就跟當初劉展對付李峘的時候一模一樣。

  劉展頓感不妙。

  劉展敢在江淮作亂,是憑借他新練出來的水師,而水師最大的依仗乃是倭國贈送劉展的一批主力戰船。

  這批戰船皆高數丈,飾以丹漆,最大的戰船長十五丈,寬兩丈。每船三重,置走馬棚,有士兵騎馬來回巡視。艫箱皆裹以鐵。

  船尾有三層甲板,高層甲板比低層甲板短一些。船頭甲板只有一層。

  船尾的三層甲板,可以讓弓弩手居高臨下射擊。船與船接戰時,勝負不靠撞角,而是靠互射弩箭或者投擲短矛、火把等燃燒物。

  走馬棚在每一層甲板最前方露天的一端,后面有遮蔽部分則供士卒使用。一旦兩船相接,可以騎在戰馬上沖鋒廝殺。

  內河船不能純靠風帆行駛,所以這些戰船都是以槳為動力,櫓手都在最下一層甲板之下,上下人語聲不相聞,櫓手很難聽到甲板上的命令。

  除了這批倭國資助的主力戰船,在倭國遣唐使張景超的協助下,劉展得以集中全力營造更多的戰船,訓練水軍。

  一年之內,劉展練成了一支新水軍,規模更勝往昔陳鴻鵠所率領的江淮水師,運送士卒馬匹、糧草器械都不成問題。

  鷹眼帶領眾斥候,經過一番偵查,詳細繪制了劉展水師的布陣圖。將劉展水師的船型、數量、吃水量等細節逐一標注。

  看到劉展水師的規模,唐軍眾將倒吸一口涼氣,交頭接耳。

  白復從容一笑,向丁九曲和盛海流問道:“兩位將軍怎么看?”

  丁、盛二人在加入河北道義軍之前,祖祖輩輩都是黃河上的漁民。天寶末年,百姓民不聊生。丁、盛二人帶領眾漁民落草為寇,聽從河北道綠林盟主虎兕寨單云橫寨主的調遣。

  這些漁民訓練成的水兵,嫻于水戰,實力不俗。

  見白將軍問話,丁、盛二人趕忙起身施禮。

  盛海流道:“劉展軍的巨艦確實很大,有很高的箭塔,尋常小艇想要攻擊它非常困難。但是這些巨艦航速慢、吃水深、操控難,在江河湖泊作戰亦有諸多弱點。

  正所謂有一利必有一害。只要我們戰術得當,依然能夠戰勝他們。”

  丁、盛率領的水師,乃是數百艘艨艟斗艦。相較劉展軍的巨艦,說是小舢板也不為過。

  安西眾將不習水戰,不懂這其中的奧妙。自然覺得丁、盛二人是在強撐門面,自己給自己打氣壯膽。

  丁、盛二人剛從河北義軍轉為唐軍將領,官階偏低,人微言輕,見安西眾將頗不以為然,也不好再多說。

  白復笑道:“劉展原本是河南道的唐軍將領,組建水師的初衷,無外乎向被圍城池運兵運糧,用于補給和輔助攻城。

  倭國怕觸怒大唐,不敢公開跟大唐宣戰,因此,雖然給劉展提供了大量戰船,卻不敢派倭國水兵參戰,更沒有提供明確的水戰方略。

  在輔助攻城方面,這些巨艦確實有優勢,可以利用船身上很高的箭塔壓制守城將士的火力,再利用與城墻差不多等高的船尾,在船尾架設天橋,直接進攻臨水而建的城池。

  這些巨艦優劣與否,關鍵看誰來用,怎么用?

  在本帥看來,劉展水師最大的弱點,就是劉展及其麾下的高級將領不懂水戰。

  劉展雖然有巨大的戰艦,但僅僅是把這些戰艦當做運兵運糧的輜重船,或者是類似云梯的攻城器械,沒有真正把戰艦當成犀利的武器平臺。

  劉展不懂如何指揮巨艦,在劉展看來,這些巨大笨重的船只一旦散開就會被對手各個擊破。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將艦船首尾連接起來,人馬于船上如履平地,然后讓騎兵在戰艦甲板上縱馬馳騁。

  說到底,這還是步騎兵的作戰路術,不是真正的水師戰術。

  而且,一旦將巨艦連在一起,就構成了重大的水戰隱患。稍有不慎,就會重蹈曹操火燒赤壁的覆轍。”

  丁、盛二人乃是操舟翻江倒海的好手。見白復精通水戰之道,連忙點頭,深以為然。

  白復道:“波斯阿爾伯茲將軍給我講過一個亞克興海戰的故事。據說在七八百年前,米昔兒與大秦發生過一次名垂青史的海戰。海戰的起因是米昔兒艦隊想要突破大秦艦隊對海灣的封鎖,于是雙方決一死戰。

  雙方各有一名優秀的統帥,米昔兒的統帥叫安東尼,大秦的統帥叫屋大維。

  米昔兒的戰艦巨大但不靈活,海戰的戰術也相應落后,這些巨艦只能用作步兵的作戰平臺。

  而大秦水師是在清剿海盜的百年過程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戰艦一代比一代小,其基本策略就是將艦船本身當武器,用撞角破壞敵船的船槳。

  在那個時代,米昔兒與大秦還沒有什么像樣的遠射武器,不能通過遠程射擊摧毀對手。

  因此,大秦水師加快航速,對體積碩大的米昔兒艦隊實施撞擊。稍后又是更為慘烈的跳幫奪船戰,讓雙方的戰船絞殺在一起。

  雙方水師在相互拉扯中將戰線徹底攪亂,無形中制造出許多有機可乘的空檔。

  最后,大秦水師的中小型船只充分發揮了速度優勢,對單個敵艦施以鯊群圍攻。

  米昔兒的巨艦則受限于行動遲緩,又在更為顛簸的外海被水流吹亂陣形,再度遭幾倍于自身的船只圍攻,只能靠戰艦龐大的體量硬著頭皮死扛下去。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更要命的是,米昔兒的兩位統帥被圍攻船只完全隔絕開來,整個指揮系統都嚴重失靈。數百艘戰艦只能在日益狹窄的水域內做困獸之爭,最后被大秦水師全部殲滅。

  由此可見,水戰的關鍵,就是一定要按照水戰的戰術來打。

  水戰,不僅是士兵之間的廝殺,更是船與船之間的廝殺。唯有將船艦的特性發揮的淋漓盡致,才有取勝的可能。

  按照這個思路,再來比較我們與劉展的戰船優劣。

  劉展的巨艦都是用方形木材建造的,沒有能支撐撞角的重型龍骨。而丁、盛兩位將軍的戰船不僅有撞角,船殼的外部還包裹有銅鐵鎧甲,不僅不怕撞,也不怕火攻。

  此外,丁、盛兩位將軍的艨艟斗艦雖小,但船速極快,操控靈活,隨時可以占據上風位,用投石機發射烈火彈或者施放小型火船。

  還有一點很關鍵,倭國提供給劉展的戰船,大多是海船改造的,吃水比較深。而在河流湖泊中作戰的戰船,必須要保證吃水淺,即使犧牲其他性能也在所不惜。

  這一點,劉展顯然是個外行,他本可以在建造新戰船時,專門針對自己水師船只的弱點補充船只。然而,他完全沒有這個意識,反而不斷彷照倭國戰船營造巨艦。

  劉展若想靠水師優勢與朝廷分庭抗禮,就應在夏天長江汛期時,發動戰爭,占領江淮。

  如今,正是長江、淮河等河流的枯水期,河流湖泊水位皆為低位。

  只要我們精心挑選好水戰的戰場,背靠淺水區作戰,就能揚長辟短,摧毀劉展的巨艦。”

  說到這里,白復用輕松的口吻結束了這次軍事會議。

  “赤壁之戰,名垂青史,成就周郎美名。諸位珍重,望來日以富貴相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