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各家廠長吃完飯之后,張俊平就徹底的不再過問,投入到自己原來的生活軌道中。
張俊平這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忙的不亦樂乎,忙的充實。
那邊,幾家即將整合的家具廠可是徹底炸鍋了。
原本一些不甘心的老木匠師傅剛剛串聯好,準備去市政府找領導要說法。
就被張俊平一連串的組合拳給打蒙了。
劉平安是硬木家具廠的老木匠,已經退休在家。
他十五歲就在東城硬木家具廠工作,那個時候還不叫東城硬木家具廠,還叫博雅齋,他從一個學徒一直干到大師傅,最后在主管技術的副廠長的位置上退下來。
劉平安對整合意見非常大,他曾經經歷過一次整合,整合后博雅齋沒了,只剩下東城硬木家具廠。
那個時候他還只是一個剛出師的小木匠,沒啥話語權,也沒太多感情。
但是東城硬木家具廠不一樣,這里有他的青春記憶,愛情記憶,他在這里結婚,生子,慢慢老去,東城硬木家具廠有太多的回憶,太多的感情。
現在,又要整合了,也就意味著東城硬木家具廠也要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一想到自己工作了半輩子的家具廠要沒了,劉平安就心疼的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于是劉平安就聯合了一些和他一樣,不愿意看著東城硬木家具廠消失的老伙計,準備一塊去市政府請愿。
這次,劉平安發誓,他一定要阻止悲劇發生。
可是,還沒等劉平安去市政府,就發生了一些事情,這些事情讓劉平安的計劃大受打擊。
劉平安不甘心,找到自己的老同事、老伙計王富全。
這已經是他找的第四個老伙計了,其他幾個都反悔了不愿意跟著他去市政府。
“老王,明天還去不去市政府?”
“老劉來了,做吧!咱哥倆可是有程子沒在一起喝酒了,女婿給送了瓶好酒,一塊喝一杯?”王福全沒有回答劉平安,而是邀請他喝酒。
“那就喝點?”劉平安心中煩悶,也有些饞酒,于是順從的坐下。
幾杯酒下肚,話也多了起來。
“老劉,你說咱們都這個歲數了,還折騰什么?”王福全緩緩開口道。
“老王,你什么意思?”劉平安臉色一變道。
“老劉啊!你說真要是把家具廠整合攪和黃了,就一定好嗎?
你家里八口人住著三間房子,你小兒子,結婚三年了,到現在都不敢要孩子,為什么?”
王福全問完之后,也沒有等劉平安回答,而是自問自答道:“因為沒地方住,不敢生!”
劉平安沒有說話,只是把杯子里的酒一口喝干。
“老劉,你家三個孩子都在東城硬木家具廠上班吧?一旦完成整合之后,就能分到三套房子!
你說你要是攪和黃了,不說別人,你家三個兒子會怎么看你?會不會恨你?”
王福全的聲音不大,但是卻像一把鋒利的刀子狠狠扎在劉平安心口上,劉平安沒有說話,只是自顧自的滿上酒,然后一口喝干。
王福全說的這些,他何嘗又不知道,兒媳婦的話還在他耳邊回蕩,只是有些放不下心中那個執念。
一邊是自己半輩子的記憶,半輩子的感情寄托,一邊是自己的家庭。
三兒媳婦直接放話,劉平安要是把這事攪和黃了,就離婚。
大兒媳婦,二兒媳婦雖然沒提離婚的事,但是態度已經表明了一切。
自從知道,只要整合完成后,每一個職工都能分到一套二居室的房子,兩個兒媳婦就沒和他說過一句話,連飯都不做了。
老婆子也一直在他耳邊嘮叨。
嘆了口氣,劉平安搖搖頭道:“不去了!就像你說的,要是去了,估計不光兒子恨我,孫子孫女也得恨我一輩子!”
很無奈,但這就是社會!
“這就對了!老劉,你得往前看,就像當年公私合營一樣,這都是時代的進步!
如果不是當年的公私合營,哪有今天的東城硬木家具廠?”
王福全一邊說著一邊給劉平安滿上酒。
“老劉啊!咱們不說新廠的福利待遇,咱們就說說這硬木家具的發展。
以前,咱們還是學徒的時候,京作家具那是三大家具之首,咱們京作匠人走到哪里不是昂首挺胸?
可是現在呢?
人家國賓館新做的架子床,都不敢用咱們,而是跑去蘇州,找蘇作匠人!
這是什么?這是在打咱們京作匠人的臉!
老劉你與其操心家具廠整合,還不如操心一下,咱們京作匠人的技藝快被那些后輩給丟光了!硬木家具廠不生產家具改生產算盤了,這算怎么個事?”王福全痛心疾首的說道。
“唉!”劉平安張了張嘴,想要反駁王福全的話,卻無從反駁,最后化作一聲嘆息。
這樣的事情,不止發生在劉平安身上,還有同樣許許多多和劉平安一樣,對老家具廠有這種不舍的木匠師傅身上。
但是,無一例外,都敗給了生活。
每一個職工都能夠分到一套兩居室,如果是雙職工還能分到三居室,甚至是四居室。
在這個年代,這個一家三代人甚至四代人擠在幾間平房里的人來說,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
類似劉平安這樣的人,也許可以抵擋住老婆的嘮叨,可以抵擋住兒子的反對,卻無法抵擋住兒媳婦的眼淚,以及孫子孫女那充滿渴望的眼神。
對工廠的感情再深,也要敗給妻離子散的威脅。
張俊平不知道發生了這么多事情,他完全沉浸在歷史的海洋里。
看的書越多,就越是感覺自己的淺薄。
通過對歷史的研究,張俊平對明清古家具又有了新的認識。
比如明式家具,是古典家具的一個大類,外行人可能以為所有的明式家具都是一樣的。
就連張俊平,以前也是這么認為的。
但是,現在張俊平知道了,明式家具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從元末明初的明太祖時期,明式家具吸收了元代家具的一些風格,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
再到永樂、成化、正德、一直到崇禎,都是在不斷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