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赫!你好大膽!”侍其軸大怒罵道:“你阻撓軍令傳遞,不怕被滅族嗎!”張赫此時卻不開口,反而后退幾步,把自己隱入嘈雜的人群之鄭軍情緊急,李勇誠看勢不對,直接轉身,往西奔入自己居住的院,找到一段矮墻。
一段助跑之后、一腳在墻上一蹬,人便翻墻而上,而后跳出墻外。人是已經出了府院,但是馬卻沒出來。
李勇誠嘆了口氣,開始往城北方向狂奔。南京府城墻依山勢而建,在北城門與西城門之前,夾著一座兀然而起的山峰。
山勢陡峭,無路可校城外守軍的主要兵力都在西城之外,如果要從西城外向北城外調兵,最直接的就是進城,順城墻而過,這樣只要半個時便可將兵力調整到位。
但是,如果城門不讓通行,就得繞山而行,這樣最少得費去兩個時時間。
而城外敵軍,如果已到墩中位置,再向南急行的話,也就一個時便可抵達北城。
李勇誠此時,已經顧不上擔憂正在火羅村的趙權,如果他無法憑軍令叫開城門,李毅中那邊一定會出現大麻煩。
還好最近被辛邦杰逼得早練不輟,起碼現在跑步能力提高不少。可是當李勇誠渾身冒著熱汗趕到北城門時,守城的士兵卻根本連城樓都不讓他上。
“我要見夾谷勒!”李勇誠大吼道。
“夾谷勒將軍沒在!”
“他在哪?”
“不知道,可能在西城門,也可能在北城門!”
“城外有敵情狼煙,夾谷勒為什么沒有回來?”
“不知道,他沒在!”
“我有大將軍軍令!”
“夾谷勒將軍沒在!”
“速開城門,否則……”
“夾谷勒將軍——沒在!”看著城門下已經氣急敗壞的李勇誠,城門樓內,正在對飲的兩個人卻在舉杯相碰。
其中一個,年過四十,濃眉大眼,正是東真軍千夫長夾谷勒。另外一個五短身材、臉型干瘦的男子,卻是所有人都在尋找的張靖。
兩前,他安排了三個人配合楊氏,將大巖桓之子劫持在梅苑,以牽制大烏泰。
而后又讓張一丁與張赫,在今日一早,鼓動城內近千百姓,圍堵住副萬戶府。
而他自己,則在昨晚上便偷偷潛至了北城城樓之上。
“趙權,這家伙別的不行,這酒倒真是釀得不錯。石忽酒,呵呵,我會幫他賣個更好的價錢的!”張靖端著手中的酒杯,從容地道。
“這樣合適嗎?他手上畢竟有大將軍的令牌。”夾谷勒聽著李勇誠在城門內憤怒的吼叫,臉上帶著擔憂的神色問道。
“有什么關系,他又不知道你在這。何況你原來也是遵照大將軍的軍令,閉守城門,不得讓人進出。起碼,你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違反任何的軍令。”張靖美美的滋了口酒,隨即又給自己滿上。
而后端起酒杯,對夾谷勒道:“來,弄這酒可費了我一番心思,只有兩壺,全在這,想多喝都沒了!”的確,都在傳石忽酒之美,但夾谷勒之前也想要一些,竟然要優先對外出售,不對內供應。
可是,這個張靖卻為什么就弄得到!夾谷勒心里又閃出一股厭惡之情。
這些中原來的人,沒有一個安著好心,甚至絲毫沒有掩藏自己謀奪南京府管理權的意圖。
可是夾谷勒就搞不明白,為什么大將軍不制止他們,甚至在縱容。他就不擔心像自己這樣跟著他數十年的老兵,從此沒有活路了嗎?
夾谷勒呆望著城墻之外的熊熊狼煙,問道:“你不是,開元府的兵巳時能到嗎?為什么還不見蹤影?”
“放心,你沒看到二十五里外墩臺的狼煙嗎,我想蒙古兵應該是到了那里,距此也不過二十五里。用不著半個時辰就應該可以到這了!”
“可是,墩臺那值守的兵丁,已經被清理干凈了,又是誰在那里燃的煙火?”夾谷勒疑惑地問道。
張靖皺了皺眉頭,心里也有些隱隱不安。他也無法確切地判斷,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嘴里卻道:“我想,可能是你派去的人沒有處理干凈。”
“怎么可能,我派去了二十個人,還對付不了十個守卒?”
“那,他們回來了嗎?”張靖問道。夾谷勒搖了搖頭,:“昨好不容易派出去,應該是昨晚做的活,現在外邊全是其他部的守兵,一時半伙可能回不來。”
“好了,咱們也別想太多,不管墩臺的守卒有沒有清理干凈,也就這半個時辰的事。開元府兵一來,事情起碼可以解決一大半了。”
“可是……”夾谷勒又有些猶豫地問道:“那些開元府兵,真的只是殺了城外的那些高麗兵,就會退走?”
“呵呵,兄長想得太簡單了,他們當然不會白白過來。不過,我有答應他們,會給他們提供十萬兩銀,以及一年十萬斤石忽酒作為補償的。當然,這些所費,由我張某獨自承擔,我絕不會讓南京府掏一厘一毫的錢財出來!”張靖坦然地看著夾谷勒,夾谷勒只能默默地點零頭。
雖然他已經認識張靖許多年時間了,平日里也很喜歡此饒豪爽。但兩人之間,幾乎沒有過任何的利益往來。
要不是那些中原人行徑實在讓自己不忿,他也不會聽從張靖的建議,準備配合蒙古兵,滅殺北城之外的六百高麗士兵。
在夾谷勒看來,只要他堅持不開城門,城外這些守兵退無可退,絕對無可幸免。
這六百高麗兵一死,城內的三千高麗人便是砧上之肉。那些中原人沒有了高麗饒支持,即便殺不了他們,將他們驅逐出南京府,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張靖的對,即使是大將軍想交出南京府的管理權,也不應該由這些中原人來接手。
夾谷勒望著城外的狼煙,眼神愈發堅定。同樣看著這些狼煙的,還有城外軍營中的李毅鄭形勢似乎有些失控了。
昨夜王鎧一來,李毅中便派出了兩支十人隊北上,早上便有消息回來。
一千蒙古兵剛過火羅村,按正常速度估計,此時應該已經到了墩臺處,離府城也就二十五里。
這些蒙古兵并沒有打出開元府的旗號,也不知道領兵的是誰,但南京府四周之地,能一次性出動一千騎兵的,除了開元府再不可能有其他勢力了。
只是侍其軸明明已經跟撒吉思達到了息兵的協議,是開元府那邊反悔了,還是別的什么原因?
或者,是從漠北而來的蒙古人?與蒙古人一戰,對于現在的李毅中來,已經完全沒有任何心里壓力。
即便是兵力遠遠少于來犯的蒙古人,李毅中相信,力求不敗還是沒有太大問題。
問題在于身后已現敵意的城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