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察被趙權盯了片刻,便覺得渾身不自在。他狐疑地看著趙權,問道:“怎么了?找到了?”
“找到什么?”趙權還沒回過神來。
“你的良心啊!”
“滾!”
“可以談事了不?”忽察湊過來,小心地問道。
“你應該找大將軍,他才是你的手下。”
忽察有些不耐煩的揮了揮手,說:“我比你更了解那老家伙,就是一個老滑頭,嘴里肯定給我答應得好好,轉過頭,他就會忘得個精光。”
忽察說著,從懷里掏出兩個卷軸,拍在趙權手中,得意地說道:“看下,哥哥給你帶什么東西來了!”
卷軸是羊皮材質,趙權抽了抽鼻子,把卷軸打開。
這是一份空白委任書,上面用蒙古文與漢文寫著:“現任為南京府軍民萬戶總管。”
另外一份,則是開元府的。
兩份委任書上,都蓋著腥紅色的大印。
這個印趙權馬馬虎虎可以認得,是“大蒙古兀魯思”。
“你偷來的?”
“放屁!這是我父王向我祖母要來的大蒙古國正式委任書。”
“父王?你父親還沒登上汗位?”
忽察有些苦惱地說道:“這事,呆會再說,先看這兩份文件。”
蒙古國千戶以上職位,都需要由和林的汗庭直接任命,并發下正式委任書。趙權見過郭侃的千戶委任書,也見過大烏泰的副萬戶委任書。這兩份雖然是空白的,但趙權卻知道應該不會是假的。
“你想重新任命開元府與南京府的總管萬戶?”趙權問道。
“不!這兩份文件,從現在開始歸你了。”
“這是你開出的條件?”
“是的,無論此戰結果如何,南京府與開元府,起碼在名義上歸你管理。當然,你也可以填上別人的名字。”
趙權看著這兩份委任書,不禁陷入沉思。
應該說,忽察的表現還是相當真誠的。
不管怎么樣,南京府現在的總管萬戶,還是忽察。理論上,他還是對南京府上下擁有絕對的管轄權。他若直接下達戰爭命令,東真軍要么服從,要么就是公然叛變。可是,現在四周強敵環伺,南京府還承擔不起叛變帶來的后果。
忽察的父親貴由有沒有成為蒙古國的汗王,趙權并不清楚。但他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忽察還是斡赤斤,都沒能奪得蒙古的汗位。
既然斡赤斤最終沒能奪得汗位,那肯定是和林方面與其達成了某種方面的和解。這種和解無非是兩種方式,一是給地盤二是給部族。
對和林來說,開元府既然已經失控,不如把它當作一個誘餌拋出來給南京府,以堅定南京府的決心,并傾盡全力攻擊斡赤斤。
只是忽察哪來的信心,覺得南京府在與開元府的爭戰中可以獲勝?
“你帶了多少人過來?”趙權問道。
“五百。”
趙權兩眼一睜,說道:“這些人,就想擊敗斡赤斤?”
忽察呵呵一笑,說:“我這五百人,可不能給你用,這是準備在路上阻擊斡赤斤的全部兵力。”
“你知不知道,他有多少人馬?”趙權有些懷疑地看著忽察。
“知道啊,估計十萬到十五萬之間。”
“然后,你就五百人?”
“是啊!”忽察坦然地說道:“我是必須與斡赤斤一戰的,否則他到了和林,我父親很可能就成不了汗王,還不如拼死一戰。”
趙權默然不語。
“我不要求你一定要擊敗斡赤斤,或是攻下開元府。你只要答應我一聲,盡力而戰,我再不會對你提出其他的要求。”
趙權苦笑著說:“開元府的兵馬,已經在往南京府的路上了。”
“我知道。所以我才一口氣跑了三天三夜。”
趙權手指輕輕抓著額頭,事到如今,他幾天來的焦慮反而平息了不少。這場戰爭,敗了自然沒什么可說的。但是要勝了,對南京府的未來,絕對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南京府立國,你覺得有可能嗎?”趙權突然低聲問道。
“立國?”忽察一怔。
趙權點了點頭。
“你想當國王?遼東這鬼地方,不當也罷,等我當上了大蒙古國汗王,我把中原都封給你!”忽察咧著大嘴,露出兩排大白牙。
作為一個最有可能成為汗王的王子,最終卻奪權失敗,這種人無論是在蒙古國還是在漢家朝廷,都是一個最悲催的人物。趙權可以預見得到,面前這個勇氣十足的少年,下場一定很悲慘。
但是,趙權卻不能以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來打擊現在的忽察。
他只能朝著忽察翻了一個白眼,而后淡淡地說道:“我想為大氏一族,爭取復國的可能。”
“大烏泰啊——”忽察點了點頭,說:“他們想要立東真國,還是渤海國?”
“有什么差別嗎?”
“當然有了,東真國滅于我父親之手,他們再立東真國,這不是直接打臉嗎?”
“好吧,那就不叫東真國……”
“嗯,如果此次能打亂斡赤斤的節奏,并且挫敗他領兵威脅和林的圖謀,把南京府與開元府都交給你們,那是沒什么問題。但如果要立國,這功勞可能還不夠。”
“一定要我殺了斡赤斤不成?”
忽察搖了搖頭,說道:“殺斡赤斤,只能我來,否則你會成為蒙古國的公敵。不過……如果你有辦法幫助我父親登上汗位的話,我想你任何的要求,我父親都會答應的。”
宮斗啊?沒興趣。
忽察看著趙權意興索然的樣子,也沒放在心上。想影響自己的祖母,盡快地扶持父親登上汗位,憑趙權的能力,還差得很遠。
宮斗,趙權沒興趣,但是有興趣的卻大有人在。
元好問、姚樞、王鶚與趙復四人,一聽說忽察王子已經回到南京府,并要求東真軍全力進攻開元府,都跟打了雞血一樣,突然就興奮起來。
幾個人紛紛向趙權表達了支持南京府的決心與毅力,即便是年已半百的元好問,竟然都慷慨激昂地要求隨軍作戰。
對于趙復,趙權倒是理解得很。他知道趙復巴不得蒙古出現內亂,亂得越厲害,就會給宋國爭取越多的機會。
此時如果給趙復一支部隊,趙權相信他一定會立即打一仗再說:要么幫助斡赤斤攻打汗庭,要么幫助忽察攻打斡赤斤。
姚樞的行為,趙權也能理解。畢竟在蒙古國當了這么多年的官,他的政治敏感性決定了他會在忽察身上做些投資,只要忽察能夠成為汗位繼承人,姚樞的官運自此便可開始亨通。
王鶚的情況與姚樞有點像,這是他踏上正式仕途的一條捷徑。成功了,他便可以摘去“幕僚”這個令他一直很難堪的帽子。
只是元好問的行為,卻讓趙權看不懂。這個總是一身正氣的老夫子,是要找死不成?
時間,根本不允許趙權在這幾個人身上過多的糾結。
大戰之前,必須把所有的精神全部投入到信息的收集與整理之中,必以此來制定盡可能最適當的應對之法。
丁武雖然不知道該怎么管理機要室,但是收集情報的能力在南京府卻絕對是首屈一指。包括開元府兵與洪福源軍隊在內,源源不斷的詳盡情報,讓趙權對此戰多了兩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