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九十三章 賦稅

  初春時的那場暴雪,給整個遼東帶來了極為豐沛的水量。

  這本來應該是個讓人極為愉快的豐收年。

  然而,趙權望著山間谷地,遍野金黃的麥糧,心頭卻涌出一股沉甸甸的憂慮。

  上個月,和林終于派來使者到南京府宣詔。

  但是出乎趙權意料的是,來人并未追索失蹤的禾忽與十多個蒙古護衛,也未要求南京府宣誓效忠,更未有派員來接管南京府或遼西諸府。

  而是要求,南京府向草原受災的牧民,提供賑濟。

  此次大旱,波及漠南漠北的數千里草場。受災牧民,不下百萬。

  各地牧民因此流離失所,草原動蕩不安。

  遼東巨量的藏糧也許可以瞞得住和林,地上的作物,卻不可能去做任何的掩飾。

  綜合利弊,趙權最終還是同意經提供五十萬石的賑濟糧食。

  從遼東運糧前往和林賑災,其實算下來,是件很可笑的事。這些糧食,哪怕是運到離多泉子最近的受災草場,也有近兩千里的路程。

  更何況,在穿越了大興安嶺之后,五十萬石糧,人吃馬嚼,最后還能剩下多少,交到真正受災的牧民手中?

  趙權知道蒙哥此舉,目的并不單純。

  但是,賑災是必須的。而且相比其他的條件,五十萬石糧現在對于南京府來說,還真的不算什么。

  更何況,這是蒙哥成為大汗后,對南京府頒發的第一份詔令。

  再有疑慮,也得先執行了再說。

  可是,讓南京府諸人始料未及的是,一個月不到,和林又來了詔令!

  這次,是要求南京府繳納稅負。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之后,其實一直就沒有實行完整的稅賦制度。

  因為那時的蒙古國,根本不需要繳稅。

  成吉思汗將打下的牧場土地、劫掠來的牛羊人口,自己留一部分,其他的全分封給諸王。諸王以此養兵征兵。

  但是牧場上的牛羊,從來都不是蒙古人主要的收入。他們依靠的是劫掠與殺戮。

  只有戰勝者,才有資格從他們的鐵蹄之下,獲得養活自己的物資與財物。

  這也是蒙古兵之所以能成為這個時代最強軍隊的根本原因。

  因為他們不是士兵,而是強盜!

  他們居無定所,不需要操心自己的后勤,不需要顧及對戰敗者的安撫與管理。

  更不需要去遵從這個世上,所有國家都必須維護的底線——保護平民。

  只要是一個國家,就一定會有需要守護的平民百姓,這也是每一個國家最大的軟肋。

  但是,蒙古人沒有,起碼成吉思汗手下的蒙古兵沒有。

  在窩闊臺成為大汗,并占領中原之地后,蒙古國終于開始面對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他們需要治理中原,需要中原人有自己的生活來源,也需要他們將自己武裝起來以防范宋國的北伐。

  而漠北的蒙古王公,需要安撫與賞賜,需要不勞而獲的享受,這些都得有大量的財富來支撐。

  這迫使窩闊臺開始在中原實行稅收制度,從這點上來說,蒙古在窩闊臺時代,才算是一個真正的國家。

  然而,雖然蒙古國擁有萬里疆土,但收稅的對象只是中原十道。

  不僅未涉及漠北漠南,也從未要求對遼西遼東諸地州府納稅。

  但未要求,并不等于如今的南京府就可以理直氣壯地不繳納稅賦。

  一個出自蒙古大汗,合理又合法的詔令,想拒絕接受,要么得有充足的理由或借口,要么就得準備迎接他的怒火。

  對于蒙哥,趙權的印象其實并不差。

  起碼,他在辰冰最需要人保護的時候,很好地保護了她。

  而且,蒙哥始終都沒有顯示出對自己、對南京府的惡意。

  他甚至直到今日,都未曾要求自己向他宣誓效忠。

  趙權相信,只要他跪倒在蒙哥面前,南京府一切問題都將煙消云散。

  可是,可以嗎?

  跪下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膝蓋。而是跟著自己,對自己抱著無限希望的南京府近百萬民眾。

  而自己一旦跪下,此后自己的子孫,自己的后代,再無可能有機會,作為一個昂然而立的漢人,生活在這個世上。

  夜色將臨,趙權終于回到了府城的機要室。

  機要室內,人聲激昂起伏,大伙都在努力地爭論著。

  只有高正源,靜靜地坐在角落中,一言不發。

  見到面帶疲憊的趙權,眾人紛紛起身。

  趙權虛抬雙手,拉了把椅子在高正源身邊坐下。

  “討論得如何了?”

  有人臉上悲憤莫明,有人悠悠吐出一聲嘆息。

  “這是蒙古人的陰謀,他們試圖采取溫水煮青蛙的毒計,慢慢侵吞南京府的血肉,直至南京府不堪重負而死!所以,屬下覺得,絕不可答應他們的任何條件。”

  說話的,是海東學院的第一批畢業生,楊閔楊辰東。

  兩年前,楊閔被秘密派往燕京,成為燕京行省郎中。

  但是如今,燕京行省已經全被蒙哥換成了畏吾兒人,為了安全考慮,趙權把楊閔召回南京府。

  并以楊閔為首,成立一個新的機構“秘書處”,歸趙權直管,以分攤高正源越來越繁重的事務。

  而進入秘書處的職員,全是清一色的海東學院畢業生。

  “說不答應,是簡單,可那是蒙古大汗的正式詔令啊,可不是原先海迷失的詔令能相比的。”

  “怕啥,大不了一戰!”

  “對,我就不相,憑咱們的軍隊,還打不過那些蒙古人?東真兵在遼西遼東,可從來就沒有過敗績!”

  在座的,有近半都是與楊閔一樣,語意激揚。

  倒不是說他們天真,或是誤判了形勢。

  這里的每個人,起碼在學院里都學會了一點:自己的任何一個觀點或是言論,都必須有充份的數據來佐證。

  作為一個管理者,信口開河是最大的忌諱之一。

  因此,他們覺得可以利用主場之地擊敗來犯的蒙古兵,那就一定是可以的!

  對于這點,趙權倒沒有任何疑問。

  “那,你們有沒有想過,擊敗蒙古兵之后,我們將會面對什么樣的結局?”趙權問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