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后倭

  雖說德川義直繼位將軍后,對幕府的職能進行了強化,并竭盡全力的收攏各藩權力。但無論如何,此時的日本距離真正的中央集權還極為遙遠。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策反外樣大名,是有希望的。

  但是,日本的戰國亂世這會兒才終結不到二十年,很多在那個年代里通過各種手段才保住家名的老狐貍大多都還在世。所以,這會兒的日本大名們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大明,天朝啊!仰慕已久。對您的招攬我深感榮幸。但是呢,您要我現在反正,哎呀,我的困難也很多啊。要不,你先把德川家錘上幾下,當他敗局已定的時候,我一定揭竿而起......ぷ999小説首發ωωω.999χs.cΘмм.999χs.cΘм

  像池田家分家這樣,為了宗家權利的爭奪,愿意大明一登陸就馬上反正的,真的是很難得了。

  不過,如果要利用因藩地區登陸,就得繞開朝鮮半島,到本州島的北側去登陸。如此一來,航海線路大幅增加,對后勤的壓力劇增。

  本來在從暹羅返回北京的途中,朱由棟也認真思考過如何對日本動手。

  在他的初步計劃里,我現在海軍是掌控了制海權的。我為啥要先打朝鮮然后再登陸日本本土?我直接殺過去不就完了嘛?日本本土投降后,朝鮮半島上的那十萬大軍,不就自然灰飛煙滅了么?

  但后來仔細一想就覺得這個計劃過于冒險。

  征伐暹羅的時候,由于啟動了萬狗天征。暹羅周邊國家全部聽從大明指揮,暹羅有限的軍事力量已經被東拉西扯極大的削弱了。所以大明可以玩黑虎掏心一把梭哈。但是日本孤懸海外,如果玩主力直接在江戶灣登陸,且不說那里的要塞炮群如何解決的問題。就算成功登陸了,萬一被推下海了呢?

  所以,必須要有一個穩固的登陸點,最好是這個登陸點還有帶路黨。

  現在,這個點有了,帶路黨也有了。而且比起在九州島、本州島西端登陸比起來,這個地方距離日本的京都很近:天皇這會兒是傀儡,但到底是名義上的國家領袖。如果能把天皇捏在手里,那不是事半功倍?

  但要利用這個點,就必須在朝鮮半島上有支撐點:征伐日本這樣的國家,至少得動員十萬以上的軍隊——這還是得新軍為主。而新軍一旦上了,自然就有大量的火炮、彈藥需要運輸。更何況日本不比東南亞諸國,其糧食自給都很勉強,因糧于敵這一招并不好使。所以這運輸船隊還得準備大量的糧食。

  如此龐大的運輸量,如果直接從山東出海到因藩,就太麻煩了:海上的事情說得準嘛?氣候原因之外,人家日本的艦隊雖然失去了制海權,但并不是完全沒有戰艦。對馬海峽就那么窄,人家擋不住你的主力,偷襲下運輸船、通訊船還是可以的吧?

  所以,繞了一大圈,問題回到了原點:要攻擊日本本土,先要拿下朝鮮。然后把軍隊和物資通過渤海運送到朝鮮,再從朝鮮把軍隊和物資運送到因藩。

  “哎,如此看來,這朝鮮上的倭賊,是不得不打啊。”

  “皇上,臣等商議許久,也覺得先打下朝鮮比較好。除了為后續伐倭找一個更近更穩固的出發點外。我們也能通過朝鮮上的日軍練練手。”

  “好吧,那你們找到登陸點沒有?”

  打朝鮮,在明確鴨綠江防線的伊達家和上杉家的態度后,肯定不會從鴨綠江一線推過去了。從遼東或者山東出發,直接在半島的腰部登陸,這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

  “皇上。”說話的是俞咨皋:“經過臣等反復探討,我們建議在仁川登陸。”

  “仁川?!哈,真是好想法!”

  朝鮮,作為一個半島,山地是很多的。但具體說起來,半島的東側,也就是靠日本海那一側,山更多,地勢也更陡峭,半島內的河流,大多也是發源于東側。相對而言,其西側,也就是靠近中國這一邊,地勢要平緩得多。很多半島內的河流流到了西側,就沖刷出了一塊塊的中下游平原。

  漢江流過漢城后,向北拐了一個彎,然后在江華島附近入海。而仁川呢,則是在漢江入海前,那個拐彎的西側。

  這個地方地勢平坦,大多數海拔都在300米以下,即便有山丘也不高。完全不存在攀登翻越困難的問題。境內有很多河流,但是都不寬,工兵稍稍搭個橋就過去了。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此地距離朝鮮半島的核心城市漢城很近!跨過這里就是漢城!

  在歷史本位面,麥克阿瑟先生軍事上最后的神來之筆,大概也就是在這里登陸吧:這個地方還真的是朝鮮半島腰眼。

  “對于先打朝鮮,拿下這里后再登陸日本。以及在仁川登陸的方案。朕同意了,那么,兵部這次準備抽調多少軍隊入朝作戰?”

  “皇上。”王象乾起身:“兵部的意思是,新軍第一、第三集團軍全部,吳淞鎮全部、四川鎮全部、重慶衛石柱千戶所全部,另外騰驤四衛、京營再出兵五千。以上共計十一萬兩千人。”

  哎,聽完王象乾的話,朱由棟也是一陣郁悶。

  整個大明,除了十五萬新軍外,說起來還有戰兵八十萬。但實際上,九邊重鎮的四十萬戰兵里,遼鎮目前有三萬人在鴨綠江沿線和伊達、上杉對峙。其他八鎮在總共支援了遼鎮兩萬精銳后,是一點都抽不出人來了——北方的蒙古只是被狠拍了一頓,又沒有被打死。留下基本的防御力量是必須的。

  剩下的四十萬,京營占了十萬。但每次出兵從來抽不出一萬以上的可戰之兵。

  而南方的三十萬,真的是除了四川鎮、石柱所,以及吳淞鎮的戚家軍余脈和福寧鎮的海軍外,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了。

  這就造成兵部抽來抽去,還是只能重復使用這些部隊。

  新軍十五萬,一年吞了六百多萬的軍餉,但是能打仗。舊式軍隊八十萬,一年除了自己軍屯的產出,朝廷還要補助至少四百多萬的軍餉,真到用時,還是只有十來萬靠得住......

  還好暹羅的戰事已經結束了有一段時日了,這些軍隊都得到了休整。不過若是持續這樣下去,國家將來怎么撐得住?!

  罷罷罷。等這次打完了日本,朕就要來清理軍戶,徹底改革軍制了。

  “大司馬的安排妥當,不過朕想稍微調整一下。”

  “請皇上示下。”

  “把現在在鴨綠江北岸的女真那一萬人也調到仁川登陸的部隊里去。”

  “臣遵旨。”

  “嗯,這登陸,乃是海陸協作。海軍方面自然是李國助了。陸軍的總指揮?”

  “皇上,兵部的意思是讓曹文詔來做總指揮,就加一個平倭大將軍,提督朝鮮諸軍事的銜?”

  “準了。那你們準備什么時候出征?”

  “皇上,在確定出征日期前,還有一項人事。”

  “哦,朕知道了。那就讓朕的孫先生去做欽命平朝定倭大臣吧。”

  “臣領旨。皇上,諸軍調動到位,糧餉裝備、火藥炮彈的調配,大約需要一到兩個月。臣等計劃三月初出兵。如果戰事順利,三個月內就可以平定朝鮮。”

  “嗯......兵部為首,其他各部盡力配合,力爭在二月出兵。朕不想把戰事拖得太久,不然趕不上六月前登陸倭賊本土。”

  “是,臣等遵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