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42章大汗

  努爾哈赤崛起于建州衰微之時,一戰而克圖倫,借復仇之名,征服鄰部:敗四寨聯軍于太蘭岡,攻尼堪外蘭于鄂勒琿,兵勢漸強,威力日增。

  六年之間,克兆嘉城,取瑪爾敦,棟鄂、哲陳,次第歸服;蘇克、完顏,拱手內向,正式一統了建州,在建州統一之后始北向而與海西爭雄。

  建奴們將奴兒哈赤,稱為自成吉思汗以來,四百多年中全世界從未出現過的軍事天才,這個用兵如神的統帥,傳下了嚴密的軍事制度和紀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戰士,橫掃九姓女真,稱霸遼北。

  一統遼北之后,奴兒哈赤不甘心蟄伏于偏隅之地,他的目光盯上了大明,大明王朝己呈末世之象,朝政腐敗,邊政廢弛,邊官墮落、貪賄,像是一個內外俱傷的老人,根本無力守護這廣闊而富饒的土地。

  奴兒哈赤率領他的八旗精銳,百戰百勝,滅掉九姓女真,逼得名將李成梁,放棄寬甸六堡以自保。

  奴兒哈赤率大軍重奪六堡之地,乃是其北上統一女真各部進程中的回師之舉,六堡是其戰略跳板。而李成梁退讓六堡,也有避其鋒芒,讓出一塊緩沖地帶的考慮,但在對這塊神奇土地的取舍之間,注定意味著神奇要素的轉移,失者折翅得者如虎添翼。

  放棄六堡區域是一個極其嚴重的決策失誤,大明朝三十多年的苦心經營,廢于一旦。

  在年壯的時候,李成梁曾經在王杲、王兀堂等女真巨頭的手里,強奪寬甸六堡之地,以至于王兀堂把兒子當成人質,才能夠養家糊口。

  此番,年邁的李成梁,稀里糊涂地把軍事要地,送給奴兒哈赤放馬射獵,導致了自己的身敗名裂,奴兒哈赤卻在這得寸進尺中得到了巨大的物質利益和精神鼓勵,他隨即中止了一直堅持的進京朝貢。

  骨牌就是這樣,第一塊倒,整排就會跟著倒下去,人們就懷疑他以前的戰功——邊城戰事,常常以人頭以數量,李成梁大這樣隨便砍去無辜村民的頭(驅逐六堡邊民),那以前的戰功呢?

  明史《李成梁傳》,先是稱李成梁的戰功“邊帥武功之勝,二百年未有也。”隨后開始苛刻地懷疑李成梁的一切:邊帥很容易做假,隨便就可以砍掉無辜者的頭顱……

  奴兒哈赤的崛起,意味著李成梁的衰落,這個號稱二百年最偉大的邊帥,帶著一身罵名入葬,奴兒哈赤告訴自己,他注定取代李成梁,統治這片土地。

  他感嘆自問,自己是不是老了?當年敢以十三副盔甲起家,現在擁兵十萬,反而贍前顧后,優柔寡斷了,壇壇罐罐多了,反而失去了他最引以為豪的特質,殺伐果斷。

  為帥者,就是要有殺伐果斷之作風,軍情危急,如箭在弦,豈能任你三思四想?

  奴兒哈赤斷然道:“準備進攻!”

  阿拜和湯古代齊聲道:“得令!”

  阿拜自告奮勇:“孩兒愿率數十勇士,先奪下城門,父汗再摧兵來攻。”

  如此便萬無一失了。

  奴兒哈赤道:“好!朕當在遼陽城頭為你封賞。”

  阿拜一抱拳,立即去點齊親兵,準備出發。

  既然是數十精兵,他當然是點了白甲兵,一點就是五十名,奴兒哈赤沒有反對,好鋼就要用在刀刃上。不是白甲兵,如何敢以五十精兵,就敢去奪一大城之門。

  威遠門駐軍多達八百,分布在城門,城墻、城樓、城跺之中,城門口有四十名士兵,他們負責檢查進出的人,在城門后有兩個百戶衛所,常駐士兵二百,一旦有警,立即前來支援。

  但是明軍邊軍精銳,但衛所兵,實在是爛得不成樣子,他們只是拿著刀槍的饑餓的農民,這樣的人,騎不得馬,射不得箭,如果不是大明皇帝勇敢的派出自己的皇家衛隊,并大膽的組建皇家陸軍,遼東局勢早己崩壞。

  精銳的皇家衛隊和皇家陸軍去攻打開原和鐵嶺了,剩下的是由衛所兵所改編的國民警衛隊,他們在守衛遼陽,什么狗屁國民警衛隊,其實還是衛所兵。

  大明依舊是來那一招,客兵進攻,土兵守土。

  對待這些衛所兵,阿拜他一點心理壓力也沒有,他知道他只要一出手,這些人就會土崩瓦解,因為他們就是這么沒用的人。

  阿拜他們五十多人,化妝成明軍的樣子,往威遠門趕去,即使他們化裝成為明軍的樣子,也是引起了驚覺,因為他們有五十多人,又騎著馬,佩戴有武器。

  當他們走近城門百步處,就有兩個士兵走了過來,大聲問:“干什么的?”

  阿拜道:“干你娘的!”

  這不過百步,他們騎著馬,不過的三箭的功夫,他們就沖至,現在才來問,太遲了,應該一早關城門,然后示警。

  他們的馬隊,驟然加速,往城門疾馳,一下子撞死了兩個明軍士兵,然后馬不停蹄,直往門口沖,他們一邊沖,一邊拿出弓箭,射殺在城門的明軍士兵。

  在高速前進之中,還可以彎弓射箭,射殺目標,這是建奴的引以為傲的看門絕技,騎射之術。

  應該是游牧民族引以為傲的騎射之術,其它民族的人,是學不來的了。

  在他們沖至城門口之時,他們己射殺近半明軍,剩下的也沒有什么反應,就讓高速沖來的戰馬撞死踩死,根本來不及搬鹿角、拒馬什么的,更不用說關城門了。

  不過明軍還是驚動了,他們拼命撞鐘示警,示意有人在進攻城門,城樓和城墻之上,明軍是亂成了一團。

  阿拜大喜,這城門這么容易奪,他們是大事可成之兆呀,他立即命令幾名士兵,手持巨斧,斬斷吊鏈,防止對方拉起吊橋,放下千斤閘,這就讓他們前功盡棄了。

  兩條吊鏈被斬斷,他們難以拉起吊橋了,所以轉而進攻城門夾墻里的兩個百戶衛所,里面的明軍士兵正手持武器,驚慌失措的沖出,但他們被二十名建奴用弓箭壓制,他們十人一組,往城門疾射,硬是射殺數十人,讓這些人堵在門里,出不來,出來就要被射死,他們只能在屋里干著急。

  奴兒哈赤見狀大喜,想不到遼陽這大城,這么輕易被攻占城門,他立即命令大軍全員出發,二十個牛錄的部隊,沖了十五個牛錄出去,他是不惜一切的押以老本了,這是可是他兩黃旗的精銳,他打天下的老兄弟,真正的老本。

  十五個牛錄的騎兵沖出,場面何其的壯觀,震撼,奴兒哈赤豎起汗旗,立馬一小山坡上觀戰。

  遼陽城在我的鐵蹄下擅抖,奴兒哈赤生出一種舍我其誰的豪情。

  遼陽一下,明軍的重點進攻戰略必定破產,遼陽是明軍屯兵重鎮,連新任巡撫徐光啟都由廣寧移駐遼陽,讓他成為無可爭議的明軍第一重鎮。

  想到遼東巡撫在這里,有可能將之生擒,奴兒哈赤心兒暖得像團火。

  遼鎮是軍鎮,沒有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這些民政部門,只有都司、總兵統帥一方,以前遼鎮總兵就是這一塊最高指揮官,李成梁稱霸一方三十余年。

  這些年政局崩壞,遼鎮總兵無力經營,才先后增設了巡撫、經略之職。

  遼鎮經略先后有二任,楊鎬和熊廷弼,到了朱由校時代,遼鎮升級為東北戰區,總司令統制一切兵馬,包括皇家衛隊、皇家陸軍、國民警衛隊、黑水衛隊(借調用)。

  如果重大的改革,如何說服朝中大臣們的支持呢?大臣們可是無利不早起。

  朱由校決定在遼東實行改土歸流,由軍屯鎮變城鎮,一改以前軍事長官一手遮天的局面,這等于憑空多了十多個府,近百個縣,這對于朝廷來說,大肥肉一塊。

  由軍鎮變行省,大明決意在此扎根了,成了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如果所謂的東北戰區被摧毀,遼陽被攻陷,一切都是空話,在這個世界上,最終是實力說話。

  奴兒哈赤為自己的軍事冒險而得意,他奇兵深入,突襲對方心腹之地,拿下對方重城,撼動其防線,令遼鎮局勢總崩潰,這是他一直在追求和期盼的。

  十五個牛錄的騎兵,呼嘯著沖出去,如同黃色的潮水,淹向遼陽,淹向大明在遼鎮的中心之地。

  整個遼鎮在建州鐵騎的鐵蹄之下擅抖。

  奴兒哈赤他看見鐵騎沖進了城門,一揮馬鞭,大笑道:”遼陽是咱們的了!”明人只會倚城而戰,奪了城門,結局就已決定,這幫孱弱的明人,如何能與強壯的建州鐵騎對抗?每次城門一下,就可以宣布結果了。

  奴兒哈赤仰天大笑,他大聲道:“走!會會明人去!”他正要命令部隊出手,誰知他一看城頭,臉色大變,駭然道:“快退!快退!”

  (本章未完......)

  鉛筆小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