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98章大局

  孔德興果然給牛歡喜掙面子了,一千名重甲鐵騎入城迎親,這威勢,全城轟動,什么十里聘禮、十六抬大轎,什么儀仗隊,全部遜爆了。

  全城百姓傾城出動,爭相觀看這支天下雄兵的風采。

  一千鑿穿七萬叛軍大陣,重甲騎兵一戰名傳天下,看著這一身令人望而生畏的鐵甲,氣象森嚴、殺氣騰騰,如同移動的鐵甲洪流,百姓們齊聲歡呼,高呼道:“大明皇帝陛下萬歲,大明鐵騎萬歲!”

  四川巡撫御史頗為不快:“如此公器私用,錦衣衛如此不法?”

  孔德興解釋道:〞今天是騎兵休息日,同僚成親,大伙兒來討一杯喜酒,有何不妥?巡按大人且看民心士氣,成都為賊所攻,百姓擔驚受怕久了,正是借喜事向百姓展示武威之時,本將已向提督大人和軍機處報備。”

  巡按御史只好閉嘴。

  蜀王朱奉銓覺得大有面子,鐵騎軍團迎親,成都人得吹上幾十年,蜀王府這次嫁女,是嫁出了面子,行完行儀之時,便讓迎親隊伍回家。

  鐵甲重騎兵迎了親后,返回軍營中吃酒喝肉,他們的酒宴設在軍營附近,因為軍營中不允許喝酒,要喝酒就必須出營,這些蒙古人,酒就是不共戴天的敵人,看見了非消滅不可,逢酒必喝,逢喝必醉,喝醉了在城中鬧事,可就不好。

  只有一干軍官,才在城中牛宅喝酒。

  一眾軍漢在牛宅喝酒,大家劃拳喝酒,好不快活,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牛歡喜抱了團團揖,說道:“今晚是洞房花燭夜,兄弟先行告辭了,哥!給我照顧好兄弟們。”

  孔德興道:“瞧他那點出息!滾!別礙了老子喝酒的雅興。”

  牛歡喜滿臉歡容,抱了一個團團輯,這才回去。

  這大房子他也是第一次住,由下人們引領著來到新房,門口有八名宮女,齊齊跪下,嬌聲道:“郡馬爺!”

  這威風,這氣派,好像提督大人也沒有,提督大人房中好像沒有什么婢女、通房丫頭什么的,都是媽子婆子。

  牛歡喜來到裝飾得相當喜慶的新房,紅燭高燃,一個苗條的身影獨在床邊,牛歡喜上前一揖,說道:“郡主有禮!”

  朱蕚華郡主道:“郡馬有禮!”

  牛歡喜搓著手道:“下官欲飲交杯酒!然后行周公之禮!”

  朱蕚華嬌羞的顫聲道:“但憑郡馬作主。”

  牛歡喜大喜,立即斟了兩杯酒,然后交杯而飲,他用稱桿挑起紅蓋頭,看見滿面嬌羞的朱蕚華,驚道:“怎么是你?”

  這那里是他從承運殿中救出,姿容絕世的郡主?對方相貌也屬上乘,明眸皓齒,但是這不是他從承運殿中救出,姿容絕世的郡主呀?牛歡喜大失所望。

  朱蕚華道:“怎么不是本宮?”

  牛歡喜道:“你是合川郡主朱蕚華?”他明明記得在王爺許婚時,看著的是身邊身材嬌小柔弱的一個姑娘,而眼前這位,好像是在殿外某一處,與侍女們看熱鬧中的一員。

  朱蕚華訝道:“牛大人何出此言?難道還有第二位合川郡主?”

  朱奉銓正妃與侍女共生六女,但能養大的只有錦江郡主和合川郡主兩個,前者為正妃所出,身份高貴,后者為侍女所出,地位一般,并不受朱奉銓喜愛,若非實在是王室人丁稀少,他絕不會給予郡主封號,這合川郡主有多么不受待見呢?連朱奉銓全家自殺這等好事,都忘記叫上。

  牛歡喜暗叫王爺坑人,不帶這么玩的,當眾許了婚,對著張三說許的是李四。他說道:“沒有!”他作為情報長官,知道王爺有二女,也知對方姓名和封號,但是更詳細的,就不知了。

  朱蕚華道:“牛大人該不會看上的是錦江郡主,看見是本官,所以不喜。”所有懂行的向王爺提親者,都是提錦江郡主而不提合川郡主的。

  事己至此,木己成舟,他還能怎么樣?還是郡主,還是有那么多豐厚嫁妝,他不用貪污勒索就可以過上好日子,何樂而不為?他搓著手道:“依禮下一步就周公之禮,郡主可允?”

  據他所知,大人官居三品,有伯爵頭銜在身,在長平郡主面前,也是行下官之禮的,地位更加不堪的他,也應該如此。

  第二天,牛歡喜向孔德興說起了此事,孔德興道:“事前所許嫁妝,可曾少了?”

  牛歡喜道:“只多不少?”

  孔德興一攤手道:“這不就結了,還是郡主,還有嫁妝,這女人嘛,關了燈,就是一樣的,牛叉呀!別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平民娶郡主娘娘,這容易嗎?你瞧大人娶長平郡主,白瞎了大人這等好身段。”

  牛歡喜點頭道:“可不是嘛!合川比長平好多了,至少識字……。”

  正在開御前軍機會議的米柱打了幾個噴嚏,他說了聲:“大吉利!”旁邊的孫承宗道:“米伯爵,應該好好愛惜身子才是!”

  米柱道:“多謝孫大人關心,下官天天鍛煉,身體很好。”他的侍從官李易之沖了進來,將一份情報交給米柱,這是御前軍機會議,不是一級情報,他們是絕對不敢輕易的沖進來的。

  米柱看罷情報,拍案而怒:“好個孔德興,人頭豬腦,仗沒這樣打法!”

  熊廷弼正在喝茶,他的手一抖,茶差點灑褲襠里了。

  這是軍機會議,一條長桌,盡頭是皇帝御座,高出兩階,下面的則是軍機大臣分坐兩邊,大伙兒可以在臺上放些茶水和文件什么的,不像上朝,都得站著,全靠強記,不能喝水,還得忍尿。

  熊廷弼看見米柱大發牢騷,忙問道:“什么事!”米柱是大明消息最靈通的人,任何一次高級別的會議,都需要他專業、精準的情報。

  米柱將情報交給熊廷弼,熊廷弼一看狂喜,站了起來,大聲道:“皇上大喜呀!皇家衛隊在成都城下大破七萬叛軍,解成都之圍,是役陣斬上萬,生俘四萬,奢祟明僅攜五千殘兵逃走!”

  熊廷弼一邊說,一邊將戰報交給皇帝。

  孫承宗大喜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皇家衛隊旗開得勝,四川局勢己定。”

  朱由校喜上眉梢,手舞足蹈的道:“皇家衛隊的兒郎爭氣,朕心甚欣慰之。”

  熊廷弼訝道:“如此大捷,當加急登上號外,讓天下臣民知曉,振奮民心士氣,米伯爵因何發火?”

  米柱道:“皇家衛隊對上一幫土雞瓦狗,取勝是應有之義,但是孔德興身為皇家衛隊總兵官,眼界格局卻低,永寧之亂,禍首在奢祟明,殺卻奢祟明,立即可令天下太平,孔德興應該重點攻擊奢祟明及其嫡系部隊,滅了他們,戰亂可平,不應該去招惹什么叛軍雜兵,捉了四萬都沒有什么用,這么多州縣失陷,還是必須一個個打,戰事曠日持久,懸而不決矣!”

  熊廷弼笑瞇瞇的道:“米大人,你過于苛刻了,永寧之亂,朝廷的反應迅速,處置果斷,叛軍圍攻重慶、成都,先后失敗,其勢難成,此時,皇家衛隊旗開得勝,很是振奮民心士氣,如此格局,有可能在年未平兵永寧之亂,斬殺賊首。”

  孫承宗也捊須而笑,說道:“皇家衛隊有此佳債足以振奮天下民心,須知欲速則不達,下一步朝廷大軍,將是全力圍攻瀘州,瀘州一下,戰亂僅限永寧一地,四川可安于戰后重建。”

  另一位軍機大臣袁應泰道:“臣建議,讓《大明日報》增發號外,讓天下州府軍民,皆知這大好消息。”

  朱由校道:“準!”

  得知前線大捷,朱由校心情大好:“賊圖謀重慶成都先后失敗,下一步的重點,是貴州的安氏和宋氏,兩家的問題拖了太久了,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了。諸位有什么建議,不妨提一提。”

  孫承宗道:“貴州的問題最好是拖,等朝廷騰出手來,大軍又至,就一次性解決這太祖時代就留下的問題。”

  熊廷弼問道:“孫閣老,朝廷的糧響可以支持兩個方向長久的大戰嗎?”

  孫承宗道:“如果是有必要,老夫砸鍋賣鐵,也把錢給湊出來。”至于必要,這個度就由他這個戶部尚書掌握了,這是他這戶部尚書的權利,強勢如朱棣,也必須在戶部尚書夏原吉點頭之后,才敢大舉出兵。

  熊廷弼道:“首腳之患,當然是必要的,水西水東,己成國中之國,尾大不掉,不打的話,遲早必成大禍。”

  朝廷的底線是造反,一旦造反,這就是打,沒得商量,打到你死我活為止。

  現在朝廷財政好轉,正是騰出手來的時候。

  朱由校率先表態:“等各地金花銀押來,朕從內帑拔支一百萬兩。”

  孫承宗道:“很好!老臣壓力大減。”

  米柱道:“成都一戰,不是拿下了許多叛軍嗎?這些人殺之有損陰陟,放之危害地方,不如賣給商行,發往呂宋做礦工,價錢嘛!十兩一個,朝廷白得四十萬軍響,何樂而不為?”

  孫承宗道:“不要以為本官不知行情,二十五兩一個,低價免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