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12章一夜變天

  推薦:巫醫覺醒。

  安長老看見南門被打開,立即全力攻下,三萬水西兵全由此涌入,誓要一舉殺盡明兵,攻下貴陽。

  明軍人數低于二千,而且精銳大多隨幾位大人外出征戰了,這里人數既少,又失去城墻作為依托,加上水西兵又突襲出手,人數多上幾倍,加上最高指揮官林云耕又為冷箭所殺,他們沒有抵抗得了水西兵兇猛的進攻,在午夜不到,水西兵就己控制了貴陽城,城中明軍、衙役一一被殺,再也沒來了成建制的抵抗。

  許多貴陽人一覺睡醒,就發現城中變了天,滿大街都是兇神惡煞的黑彝兵。

  貴州布政使林云耕戰死,被人砍下人頭,掛在城墻上,知府張定樵,全家舉火自焚于知府衙門,其它未死的文武官員被押至巡撫衙門前,公開砍頭。

  只要是明軍,只要是朝廷官員,一律殺頭,水西兵負責的大將是白老忝,一個名不經傳,卻武藝高強,用兵如神,心狠手辣的人物,巡撫衙門前殺得人頭滾滾,就是他的手筆。

  及至天亮,安長老在大將陳其愚的陪同之下,風光入城。

  全城二十萬百姓,傾城來迎,歡迎的人群擠滿了兩旁大街,許多人還敲鑼打鼓,燃燒鞭炮慶祝,門口貼滿紅紙,上書:“歡迎羅甸國大軍光復貴陽。”

  這并不是水西兵人氣高,受歡迎,而是水西兵用刀威脅,不到不喜不笑者,按奸細論,一律處斬,水西兵說到做到,并趁機劫掠財物,殺害了不少無辜之人。

  安長老在“萬民歡呼”之下入城,直趨宣慰使府拜見當代宣慰使安位,一個十七歲的毛頭小子,卻是因為血統,被十三則溪和四十八土目推舉為大鬼主的人物。

  安長老道:“鬼主受驚了。”

  安位道:“叔公勞苦功高,辛苦了。”

  安長老道:“明人這次指使妖人,假冒安再續,殺害奢社輝夫人、安邦彥等及六萬尼人,大方城形勢危急,老夫方接下指揮權,為族人殺出一條生路。”

  安位道:“這意味著背叛朝廷,與大明正面相抗,以水西偏遠一地之力,如何抗拒大明的百萬雄兵。”

  安長老道:“朝廷圖謀我水西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等若不奮起,只有死路一條,有拳頭才有尊嚴,有彎刀才有和平。”

  安位道:“安位年少德淺,無法擔任領導百姓戰士對抗大明之重任,一切便仰仗叔父,由叔父代勞!”

  安長老道:“尊命!”他嘆道:“惡狼久而不露獠牙,別人會當是狗了!”

  安長老命四員大將,分守四門,然后再命大將白老添為統兵大將,率領六土目前去收復水外六目,斷馬祥麟大軍歸路。

  而洪邊的宋萬化也傳來了消息,他們收復洪邊,殺巡撫王三善、總兵張芳彥、大將劉超,正在剿殺明軍余孽,收復十二碼頭之地。

  貴州幾乎在一夜之間變天,官府勢力被連根拔起,一夜鏟除。

  主要是官府兵力,本來就不足,還一面派兵遠征大方,一面搶占之水西水外六目之地,一面搶占水東宋氏十二碼頭之地,兵力用到了極限,導致貴陽兵力空虛,被叛軍偷襲成功,一戰而下,典型的步子跨得太大,扯著蛋了。

  提刑按察使王學東、錦衣衛百戶劉承都因為前往修文鎮與黑水衛隊指揮官葉可亮商量交接戰俘的事,而逃過一劫。

  昨晚他們看見貴陽大火,派兵前來支援,卻為叛軍所抯擊,進去不得,坐看貴陽陷落,無奈退回修文(原屬水西水外六目之地),據城而守,要命的是小小修文城中,關押了以阿信為首的二萬名水西降兵,原本準備賣錢的,現在成為燙手山芋。

  葉可亮暗自慶幸:“幸好沒有交接!”他立即帶隊,準備走人,黑水衛隊有武裝人員上千人,都是受過訓練的雇傭兵,他們是來接收戰俘的,現在貴陽一夜變天,生意做不成了,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王學東道:“走不得!現在貴陽淪陷,修文又危如懸卵,葉指揮之兵乃精銳之師,正好派上用場,豈能說走就走?”

  葉可亮道:“為什么走不得,某既非官軍,又不食朝廷俸祿,現在生意告吹,如何走不得?”

  王學兵道:“本官以貴州提刑按察使之名義,征召貴部入伍,駐守修文,不得有誤。”

  葉可亮道:“某部非貴州之民,也就不受大人管束,征召之事,何從談起,再者,某部為雇傭兵,認錢不認人,大人有錢嗎?有糧嗎?”

  王學東道:“先欠著,等朝廷大軍一到,一定如數給足。”

  葉可亮道:“也就是說沒錢,沒錢還想忽悠咱賣命?門都沒有?收拾行裝,撤退!”

  王學東幾乎哀求道:“葉指揮,萬事好商量,算本官欠你一個人情。”修文鎮不過五百官兵,都是些戰五渣的貨色,欺負老百姓尚可,打仗一點用也沒有。葉可亮的一千手下則不同,都是精壯小伙子,還是火槍手。

  葉可亮道:“什么人情,值得用命去換,這一千多人若是折在這里,蕫事會非告到某破產不可。”

  劉承都道:“葉指揮,何不先向提督大人飛鴿傳書,得到大人決定后再決定行止。”

  葉可亮道:“大人來了也必須給錢,這叫公私分明,叛軍圍城在即,我等難逃一個見機不明,將公司財產置于險地的罪名,界時生米煮成熟飯,某豈作沒錢也要為官軍打仗?”

  王學東道:“指揮如此,置百姓和官府于何地?”

  葉可亮冷笑道:“我葉某人死囚出身,管你什么百姓官府,有錢有商量,無錢立即扯呼!”

  王學東道:“這里有這么多戰俘,可以折錢讓與指揮,便宜算。”

  葉可亮道:“咱們的協議是押至重慶上船才結算,至于現在,王大人不馬上殺死,就會多兩萬個敵人,至于本指揮,因為交易環境不安全,決定取消交易。”

  殺光二萬戰俘,不存在的,因為現在貴陽城中有二十萬百姓,殺光二萬彝人戰俘,難保他們不會屠城報復。但如果不殺,隨時又多了二萬敵人,這讓人愁死了。

  劉承都道:“葉指揮,米提督是一個關心百姓,心懷天下的人,若他知道百姓有難,定不會袖手旁觀,本官決定以米大人名義寫下欠條,大人必會認帳,決不會少你銀子。”

  葉可亮道:“如果他們不認呢?”

  劉承都道:“我還!麻城劉家的面子應該值幾個錢吧?”

  麻城劉家是錦衣衛兩大世家之一,與新田駱家齊名。駱家有駱思恭父子,自萬歷十七年劉守有倒臺后,一直掌管錦衣衛,直至去年下臺,一直三十八年。

  而麻城劉家,則是一等一大家族,劉氏為本朝麻城的四大名門望族(梅、周、李、劉)之一,劉家先祖劉夢在元末隨太祖朱元璋起兵而“官(福建漳州府)同知,賜田麻城,因家焉”,明洪武二十七年,劉夢之子劉從政中進士。自此,劉氏家族科甲連綿,先后有十七人中舉鄉試,十四人中文武進士(文進士十一人;武進士三人),天順年間,明英宗朱祁鎮御賜劉家為荊湖鼎族。

  嘉靖年間劉守有之祖劉天和因與蒙古族首領達延汗之孫吉囊、俺答交戰有功勞,其子孫被封蔭世襲錦衣衛正千戶,歷神宗、光宗、康熙等三帝,三代皇帝中,代代有人做錦衣衛,其中劉守有曾任錦衣衛最高官職錦衣衛都指揮使。

  劉守有是張居正的粉絲,

  朱希忠之后,劉守有接任錦衣,劉守有是名臣之后,他是張居正改革的支持者,在萬歷前期張居正一手遮天,劉守有自然也順風順水,官至左都督、太子太傅,張居正死后,萬歷對其進行清算,劉守有失去了靠山,也被彈劾,最終罷官去職。

  劉守有錦衣衛任上,被東廠壓制,只能順著東廠中官張鯨行事,東廠歷來被后世所弊病,所以劉守有名聲并不太好。

  不過劉守有其人,卻與一樁千古懸案有著牽連,就是其與國寶《清明上河圖》的聯系,與他同朝的名臣王世貞在自己寫的文章中,影射劉守有在抄馮保家的時候,私吞了馮保所藏《清明上河圖》,(錦衣都督劉守有與僚屬張昭、龐清、馮昕等,皆以籍罪人家,多所隱沒。)

  馮保是個文化水平很高的太監,喜歡收藏,《清明上河圖》曾經在張居正手中,張居正為了討好馮保,將圖送給了他,于是此神圖最終落到了也喜歡收藏的劉守有手中。這是王世貞的說法,最終也沒有得到證實,而張擇端真正的定稿本,到現在也還眾說紛紜,蹤跡全無。

  作為前錦衣衛都指揮使,倒臺后劉家除了蔭職,沒有在錦衣衛只擔任任何職務,這錦衣衛世家,算是由此而沒。

  劉承都今年四十,掌錦衣衛貴陽百戶衛所,他為劉氏旁支,與劉守有兒子同輩,劉守有倒臺時,才三歲。終駱思恭掌權三十七年,劉氏子弟有蔭職者數人,沒有任何實職,劉承都為三十七年來,掌實職第一人。

  推薦:巫醫覺醒。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