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42章邊城大戰三

  推薦:巫醫覺醒。

  卜力兔、馬里卓圖和吳克善他們都領過兵,打過仗,是戰場老手,他們一看城南大營的配置和兵力,就知道這樣的城并不難攻下,但是需要時間,清除城外陣地,需要兩天,攻下其城,需要四天。

  但是老天爺不會給他們四天,他們在這里圍攻四天,完全有可能讓塞外的幾路明軍圍了他們,這很危險。

  雖然說對方人馬比他們少,一旦圍上,這就麻煩了。

  所以聯軍幾位大佬決定,不惜任何代價,全力以付的攻打,他們將用兩天時間攻下城南大營。

  一旦攻不下,立即撤退,如果讓對方咬上,這可就慘了,問題就大了。

  所以第二天一早,他們一開始就投入了一萬人馬,全力的進攻。

  在使用投石機的同時,弓箭手與對方對射,同時另派幾千名刀盾手,舉著巨盾,沖了上去,與明軍爭奪陣地。

  明軍則由趙率教率領了三千刀盾手,沖了出去,與蒙古軍展開激烈的對攻,保護陣地。

  雙方幾千人在城下展開了浴血撕殺。

  米柱最討厭這種打法,原始而野蠻,最后的解決方式,不過這沒有辦法,在火槍時代,雙方打到最后了,沒有子彈了,也是端起刺刀往前沖,三百年后的抗日時代,還有大刀與刺刀的對決呢?

  蒙古人看見明軍竟然敢派兵出來和他們野戰,這是十分令人期待的事。他們馬上派出騎兵進行包抄,準備吃掉這一股明軍。

  這是蒙古兵的拿手好戲,他們最擅長迂回包抄,不過這一招沒有取得應有的結果,反而讓自己吃虧不小,他們包抄過來,受到了明軍布署在陣地中央,支援弓箭手對射的火槍手的打擊,損失慘重,丟下了上千具尸體,狼狽而逃。

  如果是寬廣戰場,他們可以在多個地方切入,明軍想打擊他們,并不容易,他們可以在火槍手射程之外,游戈機動,伺機而進,但是這里是谷地,地形狹窄,他們只能在有限的空間進入,結果受到了明軍迎頭痛擊,死傷慘重。

  沒有辦法,他們只好投入更多的弓箭手與明軍對射,派出更多的刀盾手,上陣撕殺,雙方在大營前的空地上,進行了浴血撕殺,從早上殺到中午,雙方都死傷慘重,地面上堆滿了尸體,血流成河,明軍陣地戰指揮官副總兵趙率教中箭受傷,讓士兵們抬了下來,由他叔叔老將趙夢麟頂上,繼續撕殺。

  當然,雙方士兵也不可能永遠這么砍著,戰死的永遠躺在這里了,受傷的也被送走,一開始上陣砍人的,也被替換下,換上了生力軍,繼續對戰。

  馬里卓圖看見弓箭手遲遲打不開局面,他們與明軍對射,這是占盡上風的,一直壓著明軍弓箭,但明軍弓箭手有火槍手的火力支援,即使蒙古軍弓箭手有刀盾手掩護,也是死傷慘重。

  馬里卓圖心生一計,命令他們的的投石機不再轟擊明軍城墻上的大炮,而是集中起來,往明軍火槍手陣地轟擊石塊。

  他們轟擊明軍城墻,使用的是幾十斤上百斤的巨石,飛擲過去,一擲一個大坑,對明軍造成不小的損失。

  他們現在改用十來斤一塊的碎石,集中轟擊對方的火槍手陣地,明軍火槍手陣地,頓時石如雨下,損失極其慘重。

  明軍火槍手也是悍勇,意志頑強,他們面對對方的石炮攻擊,不少戰友同伴被砸死砸死,砸個頭破血流,骨肉橫飛,但是他們依然保持著隊列,死死守在防線上。

  火槍手受到致命打擊,對弓箭手的支援力度就大減,馬里卓圖突然加派了三千名弓箭手,對明軍進行了箭雨覆蓋,壓制得他們抬不起頭,他們又派一支刀盾手乘機沖過去,突入明軍弓箭手大陣之中,大砍大殺。

  明軍弓箭手全軍大潰,他們抵受不住,扔下了武器往后逃跑,他們崩潰,也連累了明軍火槍手崩潰,在死亡的威脅之下,他們往后逃命。

  明軍有全面崩潰之勢,幸得老將趙夢麟大吼一聲,手持大手,率領親兵隊殺出,死死擋住對方追殺上來的刀盾手,掩護明軍火槍手、弓箭手撤退。

  但是明軍刀盾手沒有了火槍和弓箭大陣的掩護,被對方指揮官立即抓住這難得的機會,組織數次箭雨攻擊,他們人措手不及,死傷極其慘重,趙夢麟看見事不可為,只好且戰且退,他們在下午三時左右,丟失了城外所有陣地,明軍全部退回了城中。

  奮戰了大半天,死傷無數,這才擊退了明軍,奪取勝利,蒙古軍歡聲雷動,他們乘勢對明軍城墻發動了進攻,希望可以一舉奪下城墻,這場仗就算是完了。

  但是在當他們中向城墻,卻是受到了明軍猛烈的反擊,明軍這次火槍和佛朗機炮齊用,彈丸如雨下,蒙古軍死了三四千人,他們的撞車都還沒有碰到明軍城門。

  眼見天色將晚,天上還下起了雪,卜力兔道:“不如休戰一晚,讓士兵們休息好,明天一舉攻下它。”

  馬里卓圖道:“不行!時間不在咱們這里了,連夜進攻,換今天沒有上過陣的人去打,咱們有人數優勢,車輪戰拖也拖垮他們。”

  卜力兔和吳克善也知時間不在他們這里,馬上組織了一支三萬人的生力軍,輪番上陣,攻擊城墻。

  因為明軍倚城墻而找,有火槍和佛朗機炮和弓箭手,火力極猛,他們沒有辦法,只好命令刀盾手掩護著弓箭手,拼死冒死靠近,然后反動發擊,巨盾擋得住弓箭和彈丸,但是擋不住火炮,他們在明軍實心彈炮擊之下,拼死射箭,傷亡也是極重。

  他們的投石機部隊與明軍火炮對轟,也是傷亡極重,投石機的準頭射程都不如火炮,他們吃虧不小,三十門投石機基本被炸毀了,但是蒙古軍人多,又軍法酷厲,他們炸毀了一臺,又命人組裝一臺上來,始終是與明軍對壘,作出火力支援。

  看似蒙古軍占盡上風,一直壓著明軍打,但是其中苦楚,只有他們自已知道,他們不計傷亡的進攻,傷亡數字是明軍三倍以上,躺在冰冷雪地上的明軍將近四千,而他們的傷亡,至少一萬二千以上,加上攻占峽谷的系列損失,在喜峰口關城之上,他們損失了三萬五千多人,現在他們的總兵力,攻城的加上機動部隊,己跌落了二十萬以下。

  他們的傷兵營里有極多的傷兵,他們在寒冷的傷兵營里痛苦的呻吟著,茍延殘喘,他們極度的缺少郎中,缺少藥物,對于鉛彈傷,他們沒有什么辦法,只能截肢,至于被打中軀干的,只能挖出鉛彈,然后聽天由命。

  但是他們三大將帥都很明白一點,他們的時間不多,不能短時間之內攻占這里,就只有敗退,在冰天雪地里流浪,被明朝大軍追殺,所以他們沒有退路了,只有拼死一博。

  而且從攻占峽谷開始,他們多次打敗了明軍,明軍都是傷亡慘重的敗退,他們十分樂觀的認為,他們可以打敗明軍,這只是時間問題,只要加一把勁,他們就可以獲得勝利。

  他們一直認為,攻入了長城,攻入了北直隸,他們就可以快樂無憂的放牧,明帝國就會屈服,就從聽命于他們。

  米柱這樣布署,送了這么多人頭,連自家城墻都炸開,就是想讓蒙古人這么想的,否則他不會自毀長城,還讓士兵逐步在峽谷、城外陣地退兵,最后困守孤城。

  不過他們的損失也不小,激戰至此,己有三名游擊將軍、七名守備戰死,趙率教受了重傷,其余參戰的孫祖壽、曹文詔等不同程度受傷,士兵的傷亡,還沒有統計上來。

  米柱現在手下齊集了不少人馬,洪承壽、順天巡撫張銓、保定巡撫黃誠平、薊鎮、昌平、保定總兵各地巡按乃八大兵備,全在他帳下聽令調用。

  米柱給每一個人都作了安排和分工,各司其職,井井有條,大伙都在齊心協力的展開工作,為了共同一目標而努力。

  孫祖壽大為振奮,他這么大,就沒有看見有這么多的高級軍官,在一大帥帳下聽令,這么多平時鼻孔朝天的巡撫、巡按、兵備道大人們都前來報到,乖乖的在他帳下聽用,聽候調遣和安排,薊鎮變成了一戰爭機器,效率前所未有的高,真正做到了令行止禁,沒有抵諉和拖延。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米柱這總督太強勢了,連巡撫他都可以一腳踢走,下面的兵備道巡按們,更是一句話的事,米柱為人雷厲風行,出手狠辣,和他對著干,沒有什么好處,另一個原因,一旦讓蒙古人攻破了長城,肄虐北直隸,他們這些當官的,守土有責,難逃在西市口問斬的結果,所以大伙兒巴巴的趕來帳下聽用。

  米柱對于目前的進度,表示滿意,他們死傷了這么多人,也殺死了不少的敵人,算是將敵人死死拖在了這里。

  推薦:巫醫覺醒。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