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46章大軍困境

  推薦:巫醫覺醒。

  巴特爾沉默了片刻,他在土默特部小有名氣,但是在其它部落,一點威望也沒有,做不了聯軍統帥,他在佛祖面前發下誓言,世代效忠土默特部卜力兔父子,卜力兔既死,作為一個忠臣,應該擁立他兒子烏恩奇為汗。

  巴特爾大聲道:“忠誠正直是金子般的品質,這樣的人去到了那里,都值得人們以美酒哈達相迎,馬里卓圖,你當眾發誓,愿擁拉阿拉坦汗卜力兔之子烏恩奇為新一任阿拉坦汗,土默特部視你為友,我視你為兄,土默特部的好漢兒郎們,都聽命于你。”

  馬里卓圖毫不猶豫,當眾發大了誓言。

  巴特爾帶著土默特部的人一拱手,算是對他表示了支持,暫時的聽命于他。

  馬里卓圖對科爾沁部的幾位頭領道:“爾等可愿隨我,殺回家去!”

  這些人看見了馬里卓圖如此強勢,又有土默特部的支持,他們老親王被抓,新親王又被殺,是無根浮萍,際此敵人大兵押境,他們也沒有什么辦法,只的見步走步,表示愿聽從馬里卓圖的命令。

  這樣,馬里卓圖獲得了暫時的指揮權,十幾萬大軍群龍無首的局面得到改觀,他們馬上任命了一批新的軍官和指揮者,讓他們去安撫人心,穩定士氣。

  而且經過這么一鬧,明軍迫得更近了,許多剛才逃跑外逃的馬隊又狼狽的四來了,十幾萬明軍騎車步并進,逼進了七十里之內,他們廣派游騎和夜不收,聯點成線,開始進行封鎖了,三五人突圍,他們不管,但是大隊人馬,必將被他們攔截。

  明軍出手又快又狠,他們己完成了初步包圍了。

  馬里卓圖驚呼道:“他們那里來這么多的騎兵!”

  探子回報:“白城里的五萬俘虜,全部投降了,不投降的,也被他們殺光了,所以有這么多的騎兵,他們又可以快速的沖到了這里,投降派為首的,正是蘇赫巴獸。”

  巴特爾道:“該死的畜生!”

  投降派奸細,去到那里都受人討厭和痛恨,現在是出現蒙奸了,而且是萬戶級別的,這種人投降,將會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傷害。

  他們回望城南大營方向,大批的明軍涌了過來,他們開始重新占領了城前陣地,城中的大火漸滅,但氣溫還是極高,熱浪迫人,沒有人敢靠近,空氣中彌漫著惡臭。

  一戰而滅三萬人,都是煙飛灰滅,沒有什么比這更慘了,馬里卓圖想到這里,都是隱隱心痛。

  明軍抵達這里,意味著形成前后夾擊之勢。

  十七萬大軍被包圍在喜峰口關城之際的幾十里的地方。

  馬里卓圖心痛欲哭,號然手下有十幾萬人,他卻有一種窮途未路之感,這一趟搞不好,就是他們蒙古帝國徹底滅亡之時。

  蒙古帝國始創于成吉思汗,四傳至忽必烈,占據北京,定鼎中原,滅南宋完成天下統一,為游牧民族前所未有,十一傳至惠宗妥懽帖睦爾,后改稱北元,他們是瘦驢拉硬屎倒驢不倒架,他們依然自稱蒙古帝國,三十五傳至林丹汗,居然王都被敵人攻破,自己也作了俘虜,這一次再怎么說倒驢不倒架,蒙古帝國也是滅亡了。

  現在他們談不上什么為榮譽而戰,連護地盤都談不上,只是為了活著,為活命而戰。

  敵人合圍在即,正面的十萬大軍是不可憾動的了,西邊的和東邊的倒是可以一試,馬里卓圖命令巴特爾率領一支騎兵襲擊西邊的馬祥麟和張北光部,又命令另一位萬夫長扎布率部前去襲擊孔德興部,力求打破對方合圍之勢,讓自己的生存態勢有喘息的空間,必要的他們可以安排人往這方向突圍。

  但是他所料不到的是,他們都被打敗了,都是騎兵對騎兵,正面擊敗,狼狽而回。

  許多士兵為之動容落淚,同樣的人馬,還是在草原之上,他們居然讓明軍騎兵打得大敗而回,曾經無敵于天下的蒙古騎兵弱雞至此了?

  巴特爾道:“明人騎兵,遠戰是使用火槍,弓箭手射程之外與咱們交戰,近戰則有連弩,火力太猛了,咱們不是對手,而且有一個很大問題,咱們受困對此,失去了騎兵的靈魂機動性,咱們選擇不多,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和地點發動進攻,他們早就做好了準備。”

  騎兵的靈魂是機動性,可以在你意想不到的時間和地點發動進攻,你的部隊不可能每個方向,每個時間都高度戒備,如果是這樣,敵人未至,先累死自己。

  現在他們限時進攻,正面沖擊,那里還有什么優勢可言?這己經不是騎兵,而是騎馬的步兵,不敗才怪。

  馬里卓圖利用這空檔,他對部隊進行了重組和整編,明軍在爭取時間,他們何嘗不是要爭取時間,經過這這幾日的打擊,他們的損失極大,特別是指揮層受到了致命的打擊,新的有效的指揮體系還沒有組建成,這對于十幾萬大軍來說,群龍無首,相當的致命。

  馬里卓圖其實更想組織一次全軍大反攻,但是沒有辦法,他們組織不起來,他們名義上有十幾萬大軍,但目前可以驅動去打仗的,只有這兩三萬人,都派出去打仗了,其它的還在整編之中。

  如果是前幾日,他們完全可以趁敵人立足未穩,給他們迎頭一擊,即便是打不敗他們,也可以拖延時間,打亂對方的布署,現在,他們是手中空有兵十幾萬,卻是難以發揮戰斗力。

  而且到了現在,他們還沒有找到李滄海,走出去的白音,也沒有找到,倒是李滄海帳內,有一個死了的白音,這讓人覺得相當的詭異,讓人覺得難以相信,這種種困境,讓馬里卓圖眉毛不展,十分的憂慮。

  傍晚時分,三路明軍抵達,形成了合圍之勢。

  當北面是米禮義的十萬大軍,只是他們旌旗如云,營地連綿,前鋒中午己抵達,后繼部隊則是源源不斷的趕來,戰馬嘶鳴,人聲鼎沸。

  西邊的馬祥麟部,東邊的孔德興部先后抵達,他們才萬余人,輕裝部隊為主,放棄了輜重,所以他們用兵神速。

  明軍合圍在即,氣勢如虹。

  其實他們現在總兵力不過十四萬左右,而包圍圈中的蒙古軍則近十七萬,蒙古人人數更多。

  只是他們多次交戰,被明軍以優勢兵力打垮,他們沒有了斗志,所以才會被打垮。

  如果是以前,大明就是膽生毛了,也不敢包圍十七萬蒙古軍。

  現在他們被壓縮在喜峰口城外方圓四十里的范圍之內,這不是傳統意義上密不透風的圍,而是圍點,在他們外出的幾個點上,有明軍重兵把守,小股部隊是可以通過的,大部隊就不可以了。

  米禮義的中軍大帳,帥旗飛揚,米禮義大軍抵達之后,立即命令沙巴爾呼圖克圖前去勸降。

  沙巴爾道:“老納是寧瑪派(紅教)的,而卜力兔、吳克善、馬里卓圖他們大多信奉格魯派(黃教),他們未必會聽老納的話。”

  他們并不知道卜力兔和吳克善被干掉了。

  米禮義道:“你們信仰不同,有一個共同的佛祖,應該可以談到一塊,佛講慈悲,眼前有十幾萬生靈,他們的生死,就在某些人一念之間。”

  沙巴爾道:“我不不地獄,誰入地獄,米大帥,且等老納的好消息。”

  沙巴爾知道這事推不了,也責無旁貸,為了救這十幾萬人的命,他決定冒險一試了。

  米禮義他們很快收到了卜力兔、吳克善被人干掉的消息,聯軍中由馬里卓圖在主持大局,稱得上是群龍無首,形勢對他們更加有利,他們便派出了許多在山洼海子捉獲的科爾沁高層和貴人們,讓他們前去勸說,科爾沁部牧民歸降于大明。

  在這個時代,士氣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馬里卓圖手下空有十幾萬大軍,但是他們被圍、斷糧、人心惶惶,士氣全無,這軍隊一旦沒有了士氣,人心就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馬里卓圖的為人,在整個察哈爾部都相當有名,他為人光明磊落、大公無私,很有寬厚之名,還相當仁慈,不喜爭斗,所以他才能被七部牧民貴族,推舉為了大濟農,負責救大汗,恢王都。

  現在被困,他也沒有斷尾求生,棄卒保帥之心,只想將更多的人帶回家,正是這種優柔寡斷的心態,令他不能迅速作決定,瞻前顧后、左右為難。

  正在他為難之時,沙巴爾來了,他前來勸說,為的是讓馬里卓圖投降。

  馬里卓圖對于紅教的沙巴爾,一點好感也沒有,他一直信奉黃教,還讓活佛灌過頂,非常虔誠,但林丹汗偏要是信了沙巴爾這妖僧的鬼話,弄得上下離心離德,最終為明人所趁,馬里卓圖十分氣憤。

  一看見沙巴爾,他立即下令:“把這妖僧拉下去砍了!”

  左右立即大聲應是,不讓這妖僧動搖軍心,最好就是在他沒有開口之前,殺了他。

  沙巴爾忙道:“老納為大汗傳話而來。”

  推薦:巫醫覺醒。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