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68章印地安人

  推薦:巫醫覺醒。

  南洋帝國決定向美洲派出他們的艦隊遠征美洲,這可是一個大事,對于西方人來說相當恐慌,就相當于他們派出聯合艦隊去進攻打東方一樣,令東方人恐懼。

  在傳統意義上,西方人他們一般已經把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當成是他們自己的肉臠,東方人的入侵令他們非常的震怒和生氣。

  其實米柱他們現在出兵,也不算是貿然出兵,他們對于米洲,也有很深刻的了解,早在南洋軍他們大舉的進入南洋的時候,他們的國家安全局就已經成立了美洲司,是專門負責美洲地區事務的,他們南洋軍沒有派兵進攻那里,但是派出了他們的考察船進行探險和探索,還有收集情報,對美洲方面還是有很深刻的了解,并不像當年的西方人一樣,沒頭沒腦一頭扎了進去。

  這次米柱他沒有計劃進入美洲,那是因為他們目前沒有解決好眼前的問題,如果他們能消化和占領目前擁有的這些地方的話,他們遲早還是要進入美洲的,因為米柱他知道,在后世里面這里才是世界的核心,這里才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比如說東方的亞洲西方的歐洲,那時候是強國林立,大家擠到一塊去,為了一點小小的地方和資源打到狗腦子都出來了,反而讓獨處一方的美國人占盡了便宜,他們可以在那里自由自在的發展,無人能管,然后成為世界老大,這種情況,米柱是不會允許的。

  所以說米柱他不可能漏了這個地方,只是他當時一時半會吃不了,消化不了這個地方而已,他們南洋軍現在控制的地方就已經足夠的多,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足夠的人口和資源來消化和占領這些地方。

  米柱他知道一點,只有他們完全的占領了這些地方,消化了這些地方以后,他們才可以長久地擁有這些地方,如果他們還沒有消化就開始謀求別的地方,就像澳洲一樣,他們名義上現在擁有澳洲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只要他們在印度洋上被西方人打敗了,他們就會失去澳洲大陸。

  但是是南暹羅地區或者是海峽地區又不同了,海峽地區是南洋軍控制力最最強的地方,如果西方人打敗了南洋軍艦隊,攻進了這些地方,南洋軍還可以利用這些地方跟他們進行反復的交戰,反復的搶奪,也不會說只要是海戰失敗了,這些地方就失去了,像他們現在南洋帝國,他們真正消化的只有海峽地區而已。

  其他的地區都是屬于一種名義上的占領,就是憑借著他們強大的海軍,把這一片土地列入他們的統治之下而已,一旦他們的海軍沒有這么強大的控制能力,無力控制制海權,他們就會失去這些地方,有見于此,米柱他才不想那么快去染指美洲,但是現在是沒有辦法,他不動手的話別人就動手了,所以他就決定加入美洲的遠征軍,遠征美洲,在關鍵時候分上一筆。

  當然米柱他有了這種心思以后,他們開發美洲的能力和力度就不會有太大,他目前的態度和意識也就是別人搞他也跟著搞,有了好處肯定得分他一個大份,但是如果讓他全力以赴來開發,花大錢來開發,那也不可能的。

  他的計劃是不會變的,他有優先要開發的地方,需要先后開發的地方也有了明確劃分了,那就是要占領印度,開發澳洲,他要徹底把這些地方開發出來才會考慮別的地方。

  西班牙人從美洲運來了大量的黃金和白銀還有各種各樣的資源,這是南洋帝國他們非常羨慕的,比如說他們常吃的花生和玉米、土豆等各種各樣的東西,基本上都是美洲的印地安人培植出來的。

  而且更重要一點,就是南洋帝國現在非常的缺人,南洋帝國缺人表現在表現在了各個方面。

  雖然他們現在已經從大明那里不斷地獲得移民的補充,不斷的從占領區里面培養出他們的帝國順民,帝國良民,但是這種速度還是不行的,南洋軍他之所以沒有能對澳洲開發,而且開發的力度這么小,對于其他地方的消化速度慢,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們的人口太少了,人口資源的少,這個缺點令他們開發其他地方的力度就小了。

  在人口極度缺乏的情況之下,米柱他有心打印第安人的主意。

  印地安人這說法是錯誤的叫法,是外面的人的叫法,是哥倫布錯誤的把美洲當成了西印度,然后當地人就叫印地安人,并成為流行的叫法。

  不過他們自己不認同自己叫印第安人,他們覺得自己是科曼奇人,阿帕奇人,切諾基人,拉科塔人,西米諾人……

  比如西方人叫南亞次大陸為印度人,其實這一片土地上有許多的國家和民族。

  而他們所謂的大明人其實也包括了整個東亞地區的國家和民族。

  據國家安全局美洲司分析,在公元八世紀即唐代時,有一批居住在黑龍江、日本海和朝鮮之間的的女真人,越過太平洋在中美洲登陸,被稱為歐康人,其中一部分移入墨西哥,一部分人進入南美洲各地,后與秘魯的印加文化相融合。

  他們的考察隊看到中、南美洲叢林中的印第安人,會以為他們是大明南方的少數民族,毫無疑問,大多數印第安人都具備黃種人的特點:頭發色黑且直,黃皮膚、鏟形門齒,以及白種人和黑色人種所不具備的嬰兒出生時臀部的青色胎記。

  從血緣上,他們認為印第安人與東方大明人屬于同種,另外,印第安文化與中華古文化之間,相似乃至相同之處還可以舉出很多:譬如靈臺文化;丘墩文化;玉石陪殮下葬風俗;還有關于天狗吃月亮的傳說;相似的洪水故事;共同的龍文化和羽蛇文化;共有的太極圖和饕餮紋飾和云雷紋飾;相似的乘轎出行和擊鞠游戲;相同的草藥和骨針治病方式;相同的七孔笛子和音樂上的五聲音階;甚至連喝童尿養生、吃蝌蚪以敗火的民間偏方都相同....

  印第安人確實是因為哥倫布錯把美洲當成西印度,因此這個詞也有很嚴重的殖民色彩,當地人并不認可。

  美洲原住民北到北極,南到火地島,都有不同程度的原住民或帶有原住民血統的混血人種分布,他們的特征就是介于黃種人和棕色人種之間的相貌,也有人將其歸為獨立的紅色人種。

  其中南美洲北部(玻利維亞、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等)和中美洲南部(巴拿馬、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等)的原住民血統比例最大,很多人長相都接近印第安人,他們被稱為麥士提索人。

  而北極的因紐特人則較為特殊,他們基本上是純正的蒙古人種。長相基本和東亞人一樣,許多人人認為他們是北亞的通古斯民族遷往北美洲的后裔,其他印第安人一般稱他們為愛斯基摩人,意思是“吃生肉的人”,西方殖民者早期也這么稱呼,但他們顯然很反感這樣的蔑稱,一般自稱因紐特人。

  北美洲的大陸,由于大多是平坦地形,所以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前,大部分原住民都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而聚落、族群都很分散,形不成統一的國家,這些原住民族較著名的有切洛基、易洛魁、拉科塔、達科塔、夏延、休倫等,西方殖民者到來以后,帶來了火槍和馬匹,很快被這些游牧部落所接受,成了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并不認為這些是外來的入侵者是外人,而是認為他們是隔壁村或者是隔壁鄉遷移來的不同家族的人,并不知道他們是坐著帆船,遠渡重洋回來的外人。

中南美洲的原住民,則先后建立過較為統一的國家政體,較著名的有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危地馬拉一帶的瑪雅人、秘魯智利一帶的印加人,他們有一些科技甚至超過了亞歐大陸(比如瑪雅的歷法,阿茲特克的臺田灌溉技術),但社會制度依然保持在初級奴隸社會水平,比較集中的體現便是活人獻祭的習俗等  米柱通過他的美洲司的情報搜集得出一些結論,這就是美洲上原居民其實在人類體型方面跟東方的黃種人是有很多的相同地方,既然對方是有這么多相同之處,完全是可以是追溯到同一個祖先,在這種情況之下,南洋帝國缺人完全可以從他們這里考慮輸入人口。

  南洋帝國的主體就是黃種人,在他們的眼里,黃種人才是最高貴的血統,只要是黃種人都可以獲得他們的認同,但是如果是白人或者黑人、棕色人種的話就被他們所歧視和看不起了,所以米柱他在想,既然是同一種膚色的黃種人,是不是可以接受他們成為南洋民族的一支,接受南洋帝國的保護和領導呢?

  認同了這一點,就可以把印第安人視為南方民族之一,這樣一來西方人對印第安人的屠殺和掠奪,就是對南洋帝國的侵犯,是不可饒恕的戰爭行為。

  推薦:巫醫覺醒。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