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84章新形勢

  滅了京城,安千秋這是驚到了,現在的京城,人口百萬,比許多國家還多,擁有強大的防御設施,守軍十幾萬。他問道:“怎么做?”

  諸葛連云道:“某少年之時曾游歷京城,你知道有多亂多臟多差嗎?屎尿遍地,污水橫流,到處都有老鼠,如果在這里爆發瘟疫,嘿嘿嘿!明人哭都沒有眼淚。”

  安千秋聽得十分解恨,馬上決定這么干。

  他們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下山,一開始他們信心滿滿,但離開了山區之后,進入村寨,本想吃一頓好的,喝點酒,睡個好覺,好好休整幾天,然后收集必要的配方,去找米柱報復,殺米柱最好在貴州,這讓尼人都看得見。

  但是到處村落都在掛著安千秋畫像,在懸賞追殺他,寨寨保甲,村村連坐,沒有路引,他們這是寸步難行,以前所到之處萬人歡迎的四裔大長老,現在竟然過街老鼠,村子也進不得。

  人人都在商量,這可是十萬兩白銀,如何將之變成十萬兩白銀。

  安千秋他們三個也太顯眼了一點,三個七十多歲往上的老頭子,去到那里都顯眼,特別是在人煙少,知根知底的村寨,更加顯眼,他們仨沒有辦法,只好殺了三個山里的獵人,背著一大籮筐的草藥和野味,冒用他們的路引,來到了貴陽。

  他們都是不可一世的大人物,以前來到貴陽,都是鳴鑼開道,前呼后擁,八抬大轎,不可一世的,現在只能佝僂著身子,背著一籮筐草藥進城。現在貴陽城,給他們物是人非的感覺,貴州宣慰使府還在,只有安位一個宣慰使了,但這宣慰使是明確是一文職,不能擁有軍隊,不能收稅,這是完全徹底的傀儡了,宋氏更慘,直接的除名。

  以前的貴陽城,長期有彝兵守衛,現在清一式明軍,即使是有那些尼族士兵,也是穿上鴛鴦戰祆,打著明軍的旗號。

  城中往來,盤查極嚴,但是治安很好,街道整潔,如果不是許多人家白紙未撤,都不會有人相信,這里在兩個多月前被攻陷過。

  在前十三則之地,沒有人敢公開討論米柱,容易招禍上身,但在貴陽城,米柱卻是人人稱頌的大英雄,他兵不刃血,重奪貴陽城,被奉為萬家生佛,許多人家供奉著他的名諱。在錦衣衛百戶衛所,門口貼著貴州巡撫王學東手書的對聯,上聯曰:文能提筆安天下。下聯曰:武能馬上定乾坤。

  安千秋恨恨曰:“豎子安敢如此猖狂?”

  羅雪山道:“這是一個厲害的對手,不能小噍了。”

  安千秋道:“我定要他家破人亡。”

  不過形勢并不妙,現在全城最轟動的消息,當是米柱己于五日前離開貴陽,平安抵達京城,就是提督夫人的車隊也于三日前離開貴陽,這讓貴陽官場松了一口氣,全城百姓大失所望,說好的全城歡送督辦大人的場面,這是看不到了。

  安千秋他們三人,這是撲了一個空,安千秋恨恨不己,他發狠道:“追上去,先殺了他老婆,再殺他全家!”

  當他們追上張嫣車隊,看見精銳的衛隊,清一式的板甲火槍,滴水不漏的防守,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打他們是打不過這精銳衛隊中的小伙子。

  諸葛連云道:“咱們可以用毒呀!老夫的軟骨散一出,便可以令他們全倒了一,任咱們為所欲為。”

  安千秋大喜:“快拿出來用。”

  諸葛連云道:“老夫的百寶囊在地下水道里丟了,給我三天時間調配……。”

  安千秋大怒:“……。”

  諸葛連云道:“心急吃不得熱豆腐,這事急不來。”

  安千秋道:“他們就要回到家了。”

  諸葛連云道:“不急!心急吃不得熱豆腐,老夫的藥調配,需要時間,三天就可以好,現在,咱們是喝一點小酒,洗個熱水澡,然后睡一個好覺,明天干活。”

  安千秋道:“兵貴神速,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了。”

  諸葛連云道:“咱今年七十二了,不是你手下的兵,一把老骨頭了,經不起這折騰了。”

  安千秋道:“鬼主,你說句公道話吧?”

  羅雪山連日趕路,早已疲憊不堪,這些天沒有睡過一次好覺,沒有吃過一次好飯,他說道:“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按大護法說的做。”

  安千秋看著遠去的衛隊,相當無語。

  諸葛連云說用三天,事實上是用了九天,真正開始之后,他們才發現沒有錢,好不容易偷到了錢,去藥店中買,一時又配不齊,只好去山里找,好不容易配齊,這里的工具器皿又不夠,等配出成藥來,己是九天之后,此刻,張嫣的車隊只怕己在千里之外。

  安千秋就中充滿了挫敗感,差點想哭出來。

  羅雪山安慰道:“莫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問題最后一次性解決吧!”

  安千秋道:“水西安氏,千年的傳承沒有了,羅甸王府,被燒成了白地,老夫的徒弟、親友全部死光了,這全拜米柱所賜,老夫要報仇,就怕在死前看不到仇人授首之日呀。”

  羅雪山道:“水西十三則溪之地,尼人何止上百萬,現在能為羅甸鬼國報仇的,只有咱們三個老家伙不成?”

  安千秋道:“尼人上百萬,但他們前些日子死傷慘重,現在只想活著,羅甸鬼國的仇,只能落在咱們幾個老家伙身上。”他心中不無蒼涼之意,羅甸鬼國這是后繼無人了,他們報仇,只是出一口氣,羅甸鬼國終究是后繼無人了。

  羅雪山道:“咱們這便去京城,鬧一個天翻地覆,這叫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壯士暮年,雄心不己。”

  米柱當然不知道安千秋這漏網之魚在暗算謀害他,他還以為安千秋在云貴高原之上逃亡流亡呢。

  回到京城,他也是公務繁重,他有心休息一些時日,但身居高位,不是說休息就休息的。

  身居高位,特別是掌握別人妒忌和忌憚的權力的,敵人多到數不盡,葉向高、韓爌、劉一燝、聶正、李養正這些人,表面上對他笑嘻嘻的,背后想他死的想他倒霉的,大有人在,如果他米柱失勢,這些人多半會餓狼般撲上來,扒他啃碎,搶走他的位子。

  就連他的盟友,一向以老好人示人的孫承宗,也在自己有困難之時,毫不猶豫將他推出,舍出錦衣衛指揮使之位以求自保,一旦他真正的失勢,都不知會發生什么事。

  所以米柱明知老婆坐月子,孩子未滿三朝,他打完大仗,八百里加急趕回來,他依然去五軍都督和東緝事廠上值,有他在,錦衣衛和東廠就如有大神附體,底氣十足。

  米柱也知道,只要他一日坐在這位子上,所有的敵人就會忌憚不己。

  他是米柱,是掌管東廠和錦衣衛的強人,他可不是常威,東廠變成一個包娼庇賭,敲詐勒索的機構,也不是駱思恭,堂堂錦衣衛,居然成為一個只顧弄錢搶地盤的組織,對朝廷百官,完全無害。

  米柱領導下的廠衛,廣派密探和坐探,監視百官和各地軍將,這一點讓他們得罪了許多權貴,針對他的勢力暗流涌動,及至奢祟明亂起,朝廷平亂,全仗米柱得力及時的布置,這才讓局勢得到穩定,米柱在蒙古、關外的布置也著著領先,處處領先,壓得反對派抬不起頭來,這才壓倒了針對他的人的勢力的氣焰。

  他澳州伯爵米柱,坐鎮東廠,就如佛祖坐鎮靈山一樣,沒有人敢搞鬼,沒有人敢鬧事。

  在官場里混,才知官場里有多么黑暗,官場中人有多么無恥,大明在前五十年,風頭勁得很,壓著周邊國家打,一場土木堡之變,令大明元氣大傷,土木堡之前,武將勛貴集團掌權,在土木堡之后,文官集團掌權,全面壓制武將,大明在重文輕武的道路上一走到底。

  重文輕武二百年,造成大明“總兵帳下無縣令,縣令帳下有總兵”之態,大明的國防弱得不成樣子,大明讓人壓著打。

  近年自沈陽衛之戰開始,武將勢力抬頭,米柱不相信文官會不打壓,只是以東林黨為代表的文官集團讓他收拾慘了,文官才不能團結一致的集中起來對付他們。

  現在塞北正在大戰,事關大明國運,每一個大明人都會衷心希望,這一場仗可以打贏,讓小伙子們回家,但是有的人可不這么想,他們這些人受百姓供俸,在朝廷享受特權,但是往往最不愛大明,最不愛百姓的人也是這些人,他們為了保住特權,什么事也做得出來。

  米柱完全相信,如果不是東北戰區的作戰計劃在他們自已手中,廠衛又密探密布,他們的作戰計劃只怕已在蒙古人的案頭之上。

  現在他全力預防的,就是要保護塞北白城之戰順利進行,這關鍵時刻不讓陰謀家捅刀子,他們就勝利了,白城大捷,他們就以說大局己定了。

  就在此時,下人來報,李旦進京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