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49章和談

  馬里卓圖知道沙巴爾讓他們去見林丹大汗和寨桑,并不是出自好心,而是居心叵測,意圖分化他們,但是他沒有辦法呀,因為他也需要時間,他根本無法控制這支大軍。

  這支大軍派系林立,來自上百個部落,他的威信和職務都不足以讓別人全聽他的。

  他也是當慣大佬的人,知道怎么馭下,但是現在他們現在被明軍重兵圍困,隨時面臨致命打擊,他敢血腥奪權,只會令情況更糟,隨時會嘩變,只有以德服人,以理服人,這才可以讓大家的心綁在一起,勁往一處使。

  馬里卓圖也沒有閑著,他也馬上接見一批千戶軍官們,他希望可以拉攏更多的軍官,知道他的理念,為他所用。

  不過他想閑下來,這可不容易,因為沙巴爾剛率著使者離開,蘇赫巴獸就領著他的騎兵五鎮打上門來了,他們知道騎兵攻堅能力不強,所以拉來了一營車營,火槍手、佛朗機炮齊上,槍炮齊下,一連攻破了蒙古大軍三道屏蔽,然后騎兵全力突入沖擊,蘇赫巴獸身先士卒,率領五千騎左沖右殺,殺得他們連連敗退,折了二千多人,蘇赫巴獸得意洋洋而歸。

  蘇赫巴獸大勝而歸時遇到了沙巴爾,沙巴爾呼圖克圖責備道:“蘇赫巴獸,現在正在談判,爭取握手言和,你怎可如此?”

  蘇赫巴獸與沙巴爾認識,他們衛特拉四部聯盟,信奉的是紅教,相當虔誠,他還受后者灌頂,不過他卻道:“蒙古兵一日不放下武器,就一日是咱們的敵人,咱大明官軍就不會放棄軍事打擊。”

  沙巴爾道:“干戈不停,如何談判?”

  蘇赫巴獸道:“談判是文官們的事,打仗是武官的事,只要他們一日沒有投降,咱們就打開,打到他們臣服大明天威為止。”

  儼然如大明官軍自居,不過他可是大明騎軍師正,與總兵同級,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況且他們漠西衛特拉人一向不爽漠東蒙古人。

  沙巴爾道:“大帥可是讓老納談判?”

  蘇赫巴獸道:“大帥也不說沒讓咱們打。”

  沙巴爾只好領著使者回去蒙古軍營。

  馬里卓圖十分生氣,大聲道:“奸詐的妖僧,借著和談的名義,居然偷襲咱們。”

  沙巴爾只好道:“和談是一回事,打仗又是一回事,明軍并沒有說是停戰談判呀。”

  馬里卓圖道:“這么說,明軍一點誠意也沒有。”

  沙巴爾道:“米大帥當然有城意,你們放下武器,他自然會以禮相待,他可是沙場老將,自然不會讓別人借和談之機在爭取時間。”

  馬里卓圖問副手達爾瑪:“大汗怎么樣?”

  達爾瑪想起了變肥的林丹汗,說道:“明人以禮相待,大汗他很好。”

  必勒格大薩滿:“投降的命令是大汗下的,沒有人威脅逼迫于他,大汗這么做,是出自仁慈之心,他自己身負罵名,也要讓大伙兒活著回家,他是一個偉大的仁慈的大汗。”

  馬里卓圖默不作聲了。他也想帶大家回家去呀,可是這個帶,應該怎么的帶,外面十幾萬明軍,如狼似虎,虎視眈眈,他們不可能放下武器,明軍就讓他們走,一場大戰下來,他們還有多少人可以活下來。

  馬里卓圖只覺壓力山大,他不可能就這么投降,林丹大汗,名義上的共主,自從白城淪陷之后,就沒有人奉他的旨意了,各部落有實力的領袖們,自行其事,不再向這大汗納賦,也不再聽從他的命令,黃金家族的名聲,在這一刻,也衰落到了極點。

  大伙兒把黃金家族當神,是因為他們把大家帶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給大家以保護,但是現在,他都自身難保了,還害死了許多人,他們的名氣和聲威,降到了極點,這種情況之下,還妄想大伙兒聽你的,用大伙兒的人頭去換富貴,誰當你一回事。

  米柱看見他們上下一心,咬著牙頂住了蒙古大軍的幾波進攻,成功的引他們入甕城,這一刻,他知道大事可成。

  他們在城中埋下了他們東廠所擁有的猛火油,這么多猛火油,一但燃燒起來,這火就不會停,一直燒到沒有東西可燒為止,城中擠了這么多蒙古人,這里就是一個巨大的火化場,老遠聞到那氣味就中人欲嘔,米柱早就讓人準備了口罩,所有接近大營兩里之內的士兵,一律配發口罩。

  一開始他們還計劃布署火槍手進行一次進攻,但是后來發現,這完全多余,一不小心,還會讓自己的士兵被誤傷,這熊熊烈焰,一旦沾上,很容易讓士兵被燒著,他們立即決定,只留下人員警戒,其它的沿著兩側城墻,全力推進,搶占城下陣地,至一個時辰大火熄后,他們成功的恢復了城下陣地。

  米柱看見敵軍營盤之中大亂,這是因為吳克善、卜力兔之死和明軍大軍云集引來引發的騷亂和恐慌。

  米柱果斷命令全軍出擊,步騎齊出,全力進攻峽谷。

  蒙古大軍遭到前所未有打擊,士氣跌落到了極點,他們沒有什么激烈的抵坑,且戰且退,退出了峽谷,讓出了當初傷亡將近三萬人,才拿下的峽谷地帶,一路退至長城之外。

  雙方以長城廢墟為分界線,相互對峙。

  米柱他們完全的恢復了失去的陣地,而且他們利用奸細,給對方傳遞錯誤的消息,利用對方急于求成的心理,布下陷井,引對方入局,幾次重大打擊,讓蒙古損失了將近五萬兵力,他們自身,也損失了將近一萬五千人。

  現在雙方以長城廢墟為軍事分界線。

  米柱站在峽谷之巔,遙觀敵人的大營,通過望遠鏡,明軍大營也清晰可見,三路大軍,呈品字形分布,擋住了蒙古軍歸路,這是他們慌亂的主要原因。

  明軍并不是密不透風的包圍,而是守住了幾個點,但是他們擁有足夠強大的騎兵,可以隨封鎖他們。

  十幾蒙古兵,成為了甕中之鱉。

  米柱意氣風發的道:“保護咱們的長城倒了,但是咱們更加安全,更加強大了。”

  保定巡撫黃誠平道:“全靠大人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蒙古韃子煙飛灰滅。”他這巡撫之位,全靠拍馬屁得來,米柱就是他的恩主,必須隨時侍奉。

  張銓也道:“米帥確是天才,打出了大明的威風。這一戰,韃子聞風喪膽,徐他們再也不敢來犯。”

  米柱說道:“等滅了下面這一幫人,蒙古帝國正式滅亡。”

  張銓撫須而笑,說道:“我等成為青史銘記的人物矣!”

  米柱冷靜的道:“命令各軍,作好準備,三天之后全力會剿。”

  張銓道:“米大帥那邊,不是在議和嗎?”

  米柱道:“兩者實力相當,膠峙不下,這叫議和,現在叫投降,三天之內不降,這里就是他們的墳場。”米柱一字一頓,沒有故意的渲染,也帶著森森殺氣。

  他們經過幾天大戰,終于可以確認,現在己轉危為安,如果操作得好,大明二百年的邊患,將徹底的消除,蒙古這巨獸,己經是讓他們打得失去了戰略進攻能力,自保都不足,惡狼被剪除了爪牙,就考慮如何馴養和馴服了。

  自始皇帝開始,草原游牧民族就是中原的心腹之患,只要中原王朝有亂,他們就會大舉南下,直至后世的滿清王朝,才徹底的將他們收拾馴服,自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員。

  在滿清統治者大力提倡尊崇佛教政策鼓勵下,喇嘛教在青藏和內外蒙古、新疆衛特拉部和五臺山等地區,都大大發展。

  喇嘛構成了新的特權階層,人數一度到達蒙古族男人中的三分之一,這些本來充滿血性的蒙古勇士,全變成了每天念經的喇嘛。和平主義的佛教教義,促使蒙古人放下揮舞的戰刀,變得溫順無比,喪失了戰斗力。

  而喇嘛是不能娶妻生子的,長此以往,人口必然下降。缺少勞動力,深重勞作轉移到女子的身上,使得蒙古人身體素質更加降低,生育力就更弱,惡性循環,長期以往,蒙古民族的人口數量和質量都大大的在衰退。

  使用喇嘛這一點非常高明,完全值得大明學習,所以米柱才會致信父親,讓他善待白城中的喇嘛。

  對于他們的紅黃之爭,他們一點興趣也沒有,也不想介入,只要是可以出家的教,就讓他們信,對于宗教人士,米柱還讓明軍特別的加以尊敬,讓更多的蒙古人看到加入喇嘛教的好處,從而讓更多人入教。

  但是米柱也不是一味的揚佛,他早己劃下一道堤壩,他告訴皇帝朱由校,信這玩兒,沒有好處,衛特拉、林丹汗、建奴信這個,都被滅了,國破家亡那一種,千萬不要嘗試,他是決計不會讓藏傳佛教進入皇宮,影響上層,從而竊居統治地位,成為滲入大明的特權階層。

  米柱知道宗教的愚昧和瘋狂,所以也知道一點,必須加以防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