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書評區華承煊同學有發手畫的現場圖,和我看的很相似了,書友們果然各個都是大佬~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對照起來更形象。
另外證物材料確實不好弄,查資料花了些時間,我自己也分析歸納了一下,我把需要用的主體線索都放出來了,隨著后續進展,會一步步補充細節。
也就是說,現階段主角掌握的線索和大家沒啥兩樣,后面補充的細節也不會脫離現在這些主體線索。
我們知道的一樣多~感興趣的話就來推理試試吧!看看有沒有猜中我的思路設計的!)
————沒有美顏濾鏡的分界線————
通常陳年懸案最大的難點在于跨越時間去調查時,很多重要痕跡或者能夠帶來新的偵查思路的線索,都被時間所掩蓋了。
所以,能夠在多年后被偵破的懸案,許多都要歸功于當年辦案的人員完好地保存了足夠多的證物。
這樣才能在技術發展的未來,提取出新的線索,抓住犯人的蛛絲馬跡。
這類懸案的特點大多是受限于當時技術水平,物證檢驗材料少、檢驗難度大,所以導致偵查遲遲不能打破桎梏。
原本古雅人也以為世田谷的這起案件也屬于這個類型,可是當他打開證物文件夾時,卻驚訝地發現——現場勘查人員收集到的物證,多得驚人!
他按照目錄索引,一個個看過去,大致歸納了一下。
①柳刃包丁(刺身用的廚刀):刃長21公分,刀柄處最大刃寬3公分,出自“關孫六銀壽”,制造商位于福井縣,總共制作了1500把,通過關東地區46間超市出售。
①號兇器被發現于一樓地板,發現時已折斷,無指紋痕跡。
經檢驗,斷口與死者宮澤干男頭骨中的刀刃碎片相吻合。
②文化包丁(又名三德刀,西式菜刀):刃長17公分,最大刃寬5公分,是宮澤家廚房原套廚刀。
②號兇器被發現于二樓地板,發現時仍完好,無指紋痕跡。
非案發現場原有的遺留衣物 ①黑色手帕:出自無印良品標準品,中間有洞,纏繞成刀柄護手形狀,上有被害人血跡,被發現于死者泰子身旁。
②黑色手帕:出自無印良品標準品,疊成三角形,有結系緊,被發現于一樓廚房。
①、②號手帕材質、大小相同,截止案發時,由無印良品出售約59000塊,出售點遍布全國。
③漁夫帽:灰色,帶有一條黑色條紋。外面是毛呢,內里有防水襯樓,出自優衣庫年度款,僅在當年售出,全國共銷售3465頂。被發現于二樓起居室。
④圍巾:深綠色格紋,沒有商標,為化纖制品。被發現于漁夫帽旁邊。
⑤夾克衫:黑色,L號,出自優衣庫,于當年10月上市,到事件發生前,全國共售出82000件,其中10194件在東京市內及周邊售出。
⑥手套:黑色,植絨,案發兩年前開始生產,共制造了10755雙,品牌為EDWIN。
⑦腰包:軍綠色,大阪制。自案發四年前至案發一年前,共生產了2850個,案發時已經停產。
⑧運動衫:紫色和灰色相間,純棉,L號,品牌為 M/X。被發現時,整齊疊好,被放置在二樓的房間地板上。當年8月至12月生產銷售,僅售出130件。(注:警方追蹤了130件的去向,渠道同樣遍布全國,具體數量和去向,詳見證物追蹤文件)
現場痕跡 ①唾液:發現于一樓廚房操作臺的水杯上,杯內有殘存烏龍茶,杯口唾液經檢驗,非四名被害人所有。
②血液滴落痕跡:樓梯處、一樓地板上均有異常血液痕跡,與來自被害人傷口的噴射痕跡不同,這些血跡呈滴落狀,高度測算約一米,與四名被害人的傷口位置、程度進行對比后,均予以排斥。
③血液樣本:收集于②號血跡處,經檢驗DNA與被害宮澤一家不符。
可疑血液樣本進行DNA分析后,該樣本母系DNA中混有“Anderson H15”型基因配列,該基因配列來自南歐,亞洲無分布。
該樣本父系DNA出現O-M134配列,該基因配列僅出自東亞,出現概率為日本 1/13,中國 1/10,朝鮮半島 1/5。
①號唾液與③號血液樣本經比對,所屬DNA一致,來源于同一人。
④冰淇淋紙杯:四個,內里冰淇淋吃空,未發現勺子等器具,紙杯上未發現指紋、唾液痕跡。
⑤足跡:足跡測算鞋的尺碼為 27.5cm(45碼),鞋底花紋經查為“Slazenger”旗下鞋品,通過韓國分公司制造了4530雙,工廠所在地為中國吉林省延邊,正規的出售渠道僅在韓國。
足跡發現于一樓地板、樓梯、二樓浴室、窗外柵欄、草地等處,共分為三類。
α類足跡:沾有泥土的明顯足跡,大量出現在一樓地板,少量出現在樓梯,出現在樓梯的足跡較淡。
β類足跡:沾有血跡的足跡,出現在一二樓的樓梯及一樓地板、二樓浴室僅有一處。
γ類足跡:不明顯的隱形足跡,出現在二樓起居室、餐廳。
⑥汗液:宮澤家的一雙客用拖鞋中浸染了汗漬,經檢驗,與①號唾液樣本、③號血液樣本一致,同屬于一人。
⑦指紋:二樓起居室的桌面上,兩處指紋;
二樓廚房的臺案上,一處指紋;
二樓廁所的門前,一處指紋;
一樓儲物間的頂棚上,一處指紋;
樓梯地面上,一處指紋;
一樓男主人宮澤干男的私人電腦上,兩處指紋;
一樓電腦桌上,一處指紋。
現場勘查 ①大門呈打開狀態,門鎖及門口感應燈都完好無損,但報警人因受到巨大驚嚇,已記不清來女兒家時,大門是已經打開的,還是由她用鑰匙打開的。
②一樓處安裝電話外線的地方已經被拔除破壞。
③被害人宮澤干男的私人電腦有三次打開聯網的記錄:
1、12月30日的22:20 - 22:50。瀏覽記錄為宮澤干男的工作室主頁,電子郵件,以及劇團四季的訂票網站。
2、12月31日01:18 - 01:24。瀏覽記錄為劇團四季訂票網站。
3、12月31日10:05 - 10:10。瀏覽記錄為宮澤干男的工作室主頁。
④樓梯處被害人泰子和宮澤妮娜的尸體旁邊有大量被血浸透的紙巾。
⑤二樓起居室有被翻找的痕跡,抽屜被打開,東西和衣物扔得到處都是,但所有物品上均沒有出現指紋及擦除指紋的痕跡。
⑥二樓浴室窗戶打開,防蟲網被拆除。
⑦二樓通往三樓的折疊梯處于打開狀態。
⑧三樓的臥室床褥有睡覺的痕跡。
重要的證物基本是這些,包含了主體線索和案情直接相關重要的痕跡。
剩下還有一些更為細節的檢驗、追蹤之類的結果報告,古雅人還沒得及細看。
這些足以搭建還原案發場景的證物,背后卻隱藏著各自矛盾的邏輯。
比如:犯人遺留有血跡,說明他在殺害宮澤一家時是受傷了的,但為什么現場沒有宮澤夫婦掙扎、搏斗的痕跡?為什么沒有報警或者逃離現場?
再比如,客用拖鞋的汗漬與可疑血液、唾液都一致,很有可能兇手是從正門進入的,是熟人作案,但為什么案發時遺留的足跡全都是運動鞋?反而更像是潛入室內兇殺?兇手到底有幾人?
最奇怪的是,浴室的足跡和被拆除的防蟲網顯示明明浴室窗戶必定是兇手出入宮澤宅的一處通道,但為什么只有一處單向的足跡?兇手究竟是潛入還是逃離時,才從浴室窗口通過的?
如果是從浴室潛入,被使用的拖鞋又怎么解釋?
三樓臥室的床褥明明被使用的痕跡,很有可能是泰子帶著小女兒妮娜已經休息了,然后又起床下樓去二樓招待客人或者查看情況。
那么,兇手在殺害她們時,為何泰子不帶著妮娜逃往三樓收起折疊梯,或者直接逃往一樓,反而在一二樓樓梯處沒有移動痕跡地被殺死?
如果她們母女是逃跑過程中被兇手在樓梯處追到殺死,為什么在一樓工作的宮澤干男沒有報警或者逃跑?
如此大的動靜,一樓的宮澤干男是不可能沒反應的。
而假如兇手是從正門進、浴室窗口逃離,那么必然會與一樓的宮澤干男接觸。
如果第一個殺死的是一樓的宮澤干男,那么泰子和妮娜的死亡位置就非常奇怪了,她們總不可能是迎著兇手,走到樓梯拐角引頸待戮吧?
還有明明留下了這么多血液、唾液、汗漬、指紋的痕跡,卻在翻找物品時特意戴上了手套,沒有留下任何指紋。
兇手是怎么想的?
另外,讓人在意的一點,宮澤干男電腦上第三次訪問記錄是次日十點零五分,這與泰子母親上門發現女兒一家被害的時間相差不超過一小時!
難道當時犯人還在現場?
那他停留一夜的目的是什么?
而第二次上網記錄是在夜里一點半左右,如果兇手在此之后已經逃離了現場,那么上午十點零五時,又是誰在用電腦?
電話外線的接口處已經被破壞(當時撥號上網,網線接口也在同一個地方),既然存在三次上網記錄,說明第三次上網時,一定是有人在現場的!
現場的證物痕跡構成一幅幅沖突的畫面,內在的發生邏輯幾乎是割裂開的。
古雅人稍加思索就發現幾個關鍵問題無法解答。
第一,犯人究竟有幾個人?
第二,犯人殺死宮澤一家的順序是什么,為什么宮澤一家都沒有報警、反抗、逃離?
第三,犯人究竟從哪里出入宮澤宅的,何時離開現場,怎么離開的?
不解決這三個首要問題,這個案件就如同在迷霧中探索迷宮,完全沒有方向感。
內在的邏輯無法疏通,連基本的案件還原都做不到。
難怪隨著調查出現越來越多的證物,案件反而越發走向死胡同,陷入泥潭的僵局。
古雅人冥思苦想,時間在悄然溜走,不知深夜幾點。
卷宗里描述的宮澤宅的位置是世田谷區上祖世谷地段,在古雅人印象中比較模糊。
唯一有印象的,可能就是“祖師谷公園”。
他正想查查看那附近的地形和建筑,就聽到吱呀輕輕一聲。
房門被推開。
古雅人渾身像是過電一樣,激起他生理本能的警報裝置。
他頓時警覺地翻身下床,遮住自己的身體,這才扭頭望去。
戴著口罩看不清面目的男醫生站在門口。
臺燈的光線只照到男醫生的腳邊,上半身依然在陰影中模模糊糊。
“你是誰?”
“古先生,我看到您的病房燈還亮著,是睡不著嗎?”
“我在問,你、是、誰!”
男醫生好似沒聽出古雅人的冰冷與戒備,自顧自說道——
“如果睡不著的話,需要我幫您打一針鎮定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