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出外廷的時候,平常怡然不動的大臣們都快炸鍋了,這一波封賞確實是夠格。
朱允炆在他們走后第二天就開始命令翰林院下發圣旨,順便給方孝孺也加了個文學博士,把原來的侍講學士給改了。
博士的稱呼不是朱允炆帶來的,這是個古稱,早在秦漢的時候就有這個稱呼,當時也是作為純學術性質的官職,算是學術成就上最好的見證吧。
朱允炆也是考慮到方孝孺是個實誠君子,好像太祖也稱贊過他是個品行端莊的人,要朱允炆一直用他到死。
朱允炆現在一直都在學著怎么當皇帝,知道太祖這個活教材都要他好好任用,他當然不會駁斥了,在皇帝這條路上,他還是個純新人!
至于為什么要這么快就明發圣旨,也是因為這事兒本就是宜早不宜遲,盡快穩定人心要更重要。
給別的文臣豎好榜樣,也算是個政治風向標,滿足這些文臣的一些要求。
要知道朱允炆一直是被這些朝廷文臣給推上來的,在太祖懷疑他太年輕沒有魄力的時候,就是這些人一個個前赴后繼為他奔走,最后才打消了太祖改立太孫的念頭。
這些人這么支持他肯定不會是因為道義,因為朱允炆長的好看,都是要利益支撐的,現在等他登基如果就沒有后續了的話,這些文官還不得炸鍋,到時候還不知道給他編排些什么東西出來,也影響統治,老百姓都是盲目的,在地方基層上還不都是這些士紳們說什么就是什么!
在沒有足夠量的輿論力量之前,朱允炆是不會考慮和他們硬頂的,都是為了國家打打殺殺的像什么話嘛!
朱允炆性格本來就很茍,俗稱為老陰比,沒有把握的事是萬萬不能做的,之前朱棣的事也是他自己給了一個絕好的機會,朱允炆才會選擇一擊必殺的!
不過現在給予文臣的也就是這些了,至于更多的等朱允炆根基穩固后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朱允炆沒有料到的是,光是這些就已經讓這些洪武遺臣們喜不自勝了,覺得等了這么久終于等到了開花結果的那天。
他們要的就是政治風氣寬松,能言所言,如果能得到帝國掌控者的青睞、重用那就更好了!
他們從太子那就開始謀劃,運用對太子、對大明下一代接班人的影響力,開始夢想著這些。
洪武朝的時候武將一度架在他們脖子上,成為他們頭上的一朵烏云,這么久了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要是再來一個武皇帝的話,很多人覺得還不如死掉算了。
這也是后來朱棣進京后,有那么多為建文皇帝殉葬的原因。
政治上的平和穩定是他們最想要的,所以朱允炆也能給他,這也是朱允炆想要的!
朱允炆給的這道風向標意義還是很大的,代表的是從此后要重用文臣,文臣從此站起來的。
洪武時期,太祖以武力得天下,開創之初一直重武輕文,對文士始終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猜忌。
如洪武三年始詔行科舉,三年后就下詔停止了,一直到洪武十五年才予以恢復。
而且明文規定文官不許封公侯。明初大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都督同知也是從一品,而六部尚書卻是正二品官。文臣在洪武時不僅品級比武臣低,而且動輒得咎。
朱允炆想了又想還是覺得這道枷鎖應該解開了,第一代皇帝可以憑威望以武治天下,第二代皇帝在要以武來治,那就是逼的人家不得不反了。
相信太祖以他為皇帝,也是考慮過這一張一弛的問題的,不然也不會傳位于他。
既然是全天下的共同夙愿,那朱允炆自然也是從善如流了!
消息傳出后外廷如何,朱允炆沒有錦衣衛(明太祖后期覺得錦衣衛對他已經沒用了,又怕以后尾大甩不掉,所以廢除了)還不得而知。
不過內廷里面,朱允炆這幾天的感受是:覺得已經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了。
昨天騎馬閑談回來后,朱允炆試著在花園里獨自走走也體驗下皇宮的富麗堂皇,前世從來沒體驗過的感覺。
就那天也沒帶多少隨行的人,卻給朱允炆看到了吃驚的一幕。
花園里幾個太監宮女三五成群躲在一個角落里,旁邊就是郁郁蔥蔥的花壇,一片欣欣向榮、百花爭艷之景!
本來朱允炆也沒在意去聽這些,只不過是突然聽到準皇后、馬氏什么的,朱允炆見過馬恩慧后,對她的一切就有些敏感。
聽到后就不自覺的豎起耳朵!
“你們聽說了嘛?后宮正妃娘娘好像又得寵了,昨天陛下就是去她那里的”一個看起來年紀不大的太監小聲說道。
對話的人年紀就稍微大一點了,一臉不屑的道:“這還用你說嘛,宮里還有誰不知道啊!陛下昨天晚上剛到坤寧宮,宮里就已經傳遍了,就你還當個寶貝呢!”
“啊?那我還準備明天拿這消息去外面賣點錢花花,補貼下家用呢,開來是沒希望了。”年輕的太監有些失望的說道。
年長一點的太監拍了拍他肩膀安慰道:“下次吧昂下次,這次機會錯過就錯過了,反正這種消息價值也不大,買的人也不多,賺不了幾個錢。
下次有陛下書房里的活,我們找人疏通下關系,讓你去干,那里面的才叫值錢呢!”
“也只能這樣了,謝謝你啊!吳大哥。”年輕的一臉感激的說道。
年長點的豪氣的說道:“你是我在這皇宮里的弟弟嘛,不照顧你照顧誰啊!”
聽到這里旁邊的朱允炆肺都要氣炸了,這兩個混賬東西,還想去他書房偷消息!要知道那里面可都是軍國大事啊!
事涉機密,到時候泄密,他們倒是拿到了實惠,但是整個國家的損失怎么辦,要知道整個大明可都是他的,這不活生生的挖他墻角嗎?
太祖剛走這些魑魅魍魎就都冒出來了,這不是在挑釁他的能力?往他臉上摔巴掌嘛!要是連這小小的皇宮都管控不了朱允炆還談什么以后!
要知道咫尺之間人盡敵國!
這小小的皇宮內可是包含著他朱允炆的命啊!
朱允炆回頭狠狠的瞪了眼旁邊的老太監吳亮,也就是他從小到大身邊一直陪在身邊的掌事太監。徐瑾被打了后到現在一直都沒好。
從進宮后這皇宮里的大小事都被原來的朱允炆交給了他,那時候朱允炆還在陵寢里躺著當他的地下太祖皇帝。
本來就是他的職責,現在沒辦好就是失職,朱允炆深深的看了他一眼一句話也沒說轉頭就走人了。
現在一點散步的心情都沒有了!這件事關乎他的生死,事情太過嚴重了 不過這一幕倒是提醒了他,朱允炆記得歷史上朱棣之所以能贏,很大原因還是因為他身邊的這些太監們通風報信的原因,東廠太監好像就是朱棣這一朝興起的。
也幸好那天對朱棣下手,朱允炆對誰都沒說,太監們都不知道,不然不會這么順利不說,不定還會被朱棣知道后倒打一耙起來!
朱允炆陰著一張臉走在前面,身后緊跟著掌事太監吳亮。
他覺得歸根到底還是這個大內總管的能力不行,不能為他解決問題。整個皇宮都快成一個篩子了,就這么二十多天的功夫。
聽他們的意思是經常去外面販賣消息,甚至都有了行價了,現在能賣消息,以后就能為了錢來暗殺他。
這一刻朱允炆想到了被打的徐瑾,不知道他這人怎么樣,能不能擔起這個重任,身后的老太太監算是沒救了,根本就不是大內總管這塊料。
朱允炆也不會仁慈的給他二次機會,就像他也不確定老天在這次附身之后還不會不會給他第三次機會。
萬一這次沒注意給皇宮里的人暗殺了,沒有了第三條命,那他不就又要死翹翹了,他不想再白死一次了。
對身邊的安全問題他是寧殺錯不放過的!
這個時候誰還講仁慈!你講嘛?反正他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