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
那就是和后世北大一樣的全國最高學府。
明朝的國子監一共有兩處。
一為北京,也就是京師順天府的國子監。
另一個便是南京應天府的國子監。
朱棣遷都北京的時候。
南京并未降為陪都。
而是以留都存在。
所以在大明內部,實際上南京和北京的地位是一樣的。
只不過皇帝在北京。
所以相比而言,南京的地位要低一些。
看看南京的六部九卿官員,便可知。
南京這些高官們大多是貶斥和養老。
真正有些權利,實權的,只有南京兵部和戶部而已。
不過雖然南京地位不如北京。
然能進南京國子監。
那也是非常光榮的事情。
那可是匯集了天下精英,青年才俊。
入國子監,成為監生。
不僅科考更加有利。
而且想想這背后的人脈關系。
要是利用得體。
未來入仕那就是一帆風順。
旁人也只能羨慕的份。
如今的大明能夠入國子監的。
一般是三種途徑。
其一是會試考進士落榜者。
朝廷會從中選出優秀的人,進入國子監學習。
這一類人,類似于后世高考沒考好,復讀的。
這類人本就是拔尖的存在。
一般復讀三年,下次參考會試,皆會一試而過。
另一類人,是從朝廷的高官顯貴子弟中擇優錄取。
一般每年朝廷都會給三品官以上或者王公貴族,勛貴豪族們的子弟二三十個名額。
通過國子監的專門考試。
便可入學國子監。
這類人可都是大明的貴族子弟。
背靠雄厚。
要是和這些人打好關系。
以后入仕,怎會不一帆風順。
當然,這類人本就自成一派。
要想入這圈子。
也不是一般人想進,進得了的。
最后一類人。
便是如劉建這般了。
大明兩京十三省每個省,每年都會擁有一個或者數個名額。
這些省選出自己省的青年才俊后。
便會被送入國子監。
同樣要通過國子監專門的考核,考試。
通過后,便可進入國子監讀書。
而劉建。
王奔就打算將今年浙江的名額給劉建。
讓其去國子監深造去。
這可是別人想求都求不來的名額啊。
常人入國子監。
大部分都是因為會試落榜,在擇優入讀。
顯貴子弟肯定和常人無份。
而各省的名額。
雖然常人可以爭取。
但是這本就是各省子弟翹楚。
要是把平庸之人舉薦到國子監。
那這一省的官員都要被處罰。
除非你能手眼通天。
不然沒人敢濫竽充數。
所以對國子監監生。
常人也只能想想的份。
這樣的機會,就這樣落在了劉建的頭上。
怎能不讓常人羨慕,嫉妒。
“好啊,這的確是美事,到時候四月先行拜師禮,六月去南京參考,成為監生,也是你我之光,浙江之光啊”
蔣群益在一邊笑道。
而王奔則看著有些失神的劉建。
心中思量著。
怎么這樣的機會。
難道他還想拒絕嗎。
“劉兄,劉兄”
一邊的李出源看著楞在當場的劉建。
一邊拉了拉劉建,一邊小聲說道。
劉建回過神來。
回頭看了看李出源,又看了看王奔三人。
“謝知府大人美意,只是晚生才疏學淺,出身也非書香門第,恐失大人所望啊”
劉建上前拜道。
“嘿嘿,你不必擔心,只要你品學兼優,才能卓著,出身如何,又有何妨,想我,不也是出身寒門,嗎,以你之才,冠絕浙江已不為過,繼續在杭州學院之中,那是埋沒了你的才華,去國子監,學習經國濟世之道,富國強民之法,學成之后,上報君父,下安黎庶,這才是我輩書生之志也”
王奔捋了捋胡須,笑道。
“大人所言,晚生謹記,只是此事重大,晚生想和家父商議一番”
劉建再拜道。
“這是應該的,不過也別太久,入學國子監是六月,我們最多四月底就要把名單報上去,當然你要是愿意,我到可以提前報上去,劉郎覺得,如何啊”
王奔又笑道。
“稟大人,古語有言,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這去國子監也是遠處游學,所以晚生想與家父細細商議一番,再定不遲”
劉建再拜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增廣識文,以報社稷,此乃我輩之志,再說你父與我打過交道,我想你父絕不會反對,劉郎可不得推辭啊”
王奔見此,臉色一沉。
見王奔變化。
劉建心中暗嘆。
難道今日必須得答應嗎。
要是在杭州。
自己還有些自由,能夠方便辦事。
但是去了國子監,以后就只能寒窗苦讀了。
雖然也就是一年多的時間。
鄉試,會試之后。
劉建就自由了。
只是入仕為官,確實非我所愿啊。
要是真走了這一步。
那豈不是以后只能隨波逐流了嘛。
所謂學成文武藝,報與帝王家。
要是入了國子監,成為監生。
那以后自己還有的選嗎。
難道要隨便應付一下,考不過嗎。
看著劉建思索。
王奔也沒有多說。
這件事的確太大了。
讓其好生思索一番也是可以理解的。
“劉兄,劉兄,這么好的事,干嘛還要猶豫啊”
李出源在一邊看著都很焦急。
拉了拉劉建,問道。
劉建看了看李出源,皺了皺眉。
“此事李兄不懂,改日我再給你說”
劉建將李出源拉到一邊,附耳低聲的說道。
李出源雖然不知道劉建所說為何。
然也覺得劉建肯定有自己的主意。
也就不在多說。
“劉郎,這么好的機會,怎能錯過,難道你想讓我等寒心否”
蔣群益在一邊看著有些焦急了。
便問道。
“稟蔣師,晚生絕無此意”
劉建聽后,上前拜道。
“那你說說,你為何猶豫不決,我看你也不像瞻前顧后之輩啊,還有你的志向究竟是什么,難道你不想入仕,報效朝廷,報效黎庶否”
蔣群益又問道。
劉建聽后,臉色一沉。
這帽子叩得也太大了吧。
看來今日必須做個了斷了啊。
劉建想了想,上前拜道。
“稟二位師長,知府大人,晚生實則并無他意,只是晚生從小并未遠離家門,故前往南京,心中有些不愿,晚生并不是不想成監生,只是想著家中父母,不能盡孝,故而猶豫不決也”
劉建拜道。
“原來如此啊,劉郎不必擔心,我想你父必會以你為榮,只要劉郎愿意,我想你父一定會鼎力支持,再說你六月入學,明年八月鄉試,后年二月會試,三月殿試,如此算來,也就是一年多的時間而已,不影響劉郎盡孝啊,而且要是劉郎為監生,未來高中,不僅你父,你家族上下也會以劉郎為榮啊,劉郎休要在猶豫了,還是早下決斷吧”
王奔聽劉建說后。
面露喜色。
這劉建有這份孝心,不錯嘛。
劉建聽后,心中嘆息一聲。
看來不答應不行了。
那就先答應再說吧。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說。
劉建想了想,再拜道。
“那晚生多謝大人美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