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舟山一日(上)

  正統二年六月十六日。

  舟山南碼頭。

  和往日一樣。

  崔鶴在舟山碼頭邊立了一張桌子。

  而通過揚州,松江初選,岱山,衢山二選,及舟山北碼頭三選的流民,佃戶們。

  便會帶到舟山南碼頭。

  由崔鶴把手最后一關,通過后,便會由南碼頭南遷臺灣,呂宋等地。

  如今隨著形式發展。

  渤尼亡國,蘇祿舉國屈服。

  所以遷民不一定都去臺灣和呂宋。

  其中有十萬人將被遷入南興縣安置。

  那里的田地皆是現成的。

  遷民過去,便可立刻開墾。

  總比荒廢了好吧。

  呂宋戰事自四月起,至如今已過去兩月有余。

  可以說進程之順利。

  超過所有人的預料。

  哪怕是其他南洋,甚至靠近南洋的南洲諸國都沒有絲毫反應。

  不過劉家也不會就此讓停下腳步。

  移民,遷民是早已定下的計劃。

  如今只會繼續照此執行。

  當然移民是大事。

  所以再三甄選,鑒別也是有必要的。

  松江,揚州的初選,主要是清點人數,并安排醫者對體弱多病與身體不適之人診治。

  畢竟航海是有風險的,暈船,嘔吐者絕對不在少數。

  為此劉建命人找來了三百多位郎中和醫館。

  還廣為采購藥材,熬制湯藥。

  就是為了防范于未然。

  初選之后,移民登船,前往岱山和舟山進行二選,三選。

  二選,三選除去點數和診治外。

  最重要的是鑒別成分,防止有各種奸細混入。

  同時告知這些移民最終去處。

  讓他們做選擇。

  并一一定立戶籍,身份木牌。

  發放未寫田產的田契和五兩安家銀。

  剩下的安家銀會到臺灣,呂宋后,再行發放。

  至于田產,田畝數量等信息。

  同樣要到了呂宋,臺灣后。

  在一一圈定,丈量,書寫。

  當然所有通過三選之人,都會分得一件新衣服,還有領取農具,種子的收條。

  到地方后,憑借收條,領取農具,稻種即可。

  全部完成后。

  便是崔鶴所親自把關的最后一道了。

  雖然如今海上風浪太大,不宜大隊船隊編隊出港。

  但是看準風口,小規模的船隊出港還是沒有太大問題。

  何況為了保證移民順利。

  從臺灣北上舟山的航道,以及臺灣南下呂宋的航道。

  劉家的船隊,水手們,幾乎每日都要外出航行。

  再加上老水手帶路。

  選擇最優的路徑。

  足可保證海上萬無一失。

  看著在碼頭前的廣場上聚集,準備南遷的眾人,崔鶴拿著劉建命人打造的擴音器。

  對百姓大吼道。

  “所有人都聽清楚了,看見旁邊那三面旗幟了嗎,一會你們以戶為單位,每一戶選出一人為代表,如果人多的,可以適當多選,去那邊旗幟下的桌案領取布條,識字認字,會術算者,領取紅色布條,如我這般帶在左手臂上,會武藝的領取黑色布條,帶左手臂上,會手藝的或者一技之長的,領取藍色布條,還是帶左手臂上,要是什么都不會者,到這里來領取白色布條,帶在左手臂上,之后自會有人將你們領往他處安置,之后你們還會在此集中,乘船南下,要是你們有不舒服的,可以自行到一邊那處醫用帳篷內找醫者治療,沒聽清的,一會也有人向你們反復強調,好了,現在開始選吧”

  崔鶴大吼道。

  一眾百姓聽后。

  開始陸續到各旗之下領取各自布條,并帶在左手臂上。

  紅黑藍白四色布條是劉建早就命人裁制好的。

  目的還是打算對百姓分別安置。

  之后劉建還安排好了各種考核。

  如識字認字的,會安排他們書寫文字,讀書等。

  會武功的則帶去演武場進行搏擊,拳腳,棍棒測試。

  會手藝的也會讓他們自行露一手,顯露一下自己的本事。

  要是有敢濫竽充數的。

  劉建肯定不會讓其退回中原。

  這些人會被劉建全數帶去呂宋,只不過田地,安家銀肯定沒有了。

  這些人會和土著一個待遇。

  當然哪怕是土著。

  劉建也給了他們一個成為漢人的機會。

  只要他們恭順,通過長時間的考核,考察,并積極學習漢語,漢學,漢字,并對劉家忠心耿耿。

  土著也可成為漢人。

  看著一眾百姓分別走到各旗之下。

  崔鶴松了口氣。

  如此這般也已數月有余。

  崔鶴也感覺有些疲憊。

  只是如今還有近兩百萬人等著南移。

  而且要到十一月前完成。

  就算疲憊,崔鶴也得全力以赴。

  而這時校場之內,一陣陣歡呼聲此起彼伏。

  “好好好,哈哈”

  “打他,打他”

  “還手啊,還手啊”

  “打得好,打得好”

  周圍一陣陣叫好聲傳來。

  而校場之內,兩位壯漢正在比試。

  只見這兩人正打得此起彼伏,不可開交,不分伯仲。

  臺上軍事司副司長,參謀局局長劉褚,軍政局局長秦勇稟正在上首看著。

  “這兩人武藝過人,估計興哥,秉哥也不過如此吧”

  劉褚看了看后,說道。

  “今日總算有些收獲啊”

  秦勇稟也笑道。

  “好了,不用比了,你們叫什么名字”

  劉褚起身,叫住了二人。

  “稟管事,小的名韓非望”

  “小的名高疆鐵”

  韓非望和高疆鐵上前拜道。

  “你們聽著,入我永興商行,便是兄弟,以后任何人不得稱自己是小的”

  秦勇稟起身說道。

  “小……領命”

  二人上前拜道。

  “你們二人武藝不凡,我給你們二人一個特制令牌,你們憑此牌可以去軍營中,軍官訓練營報備,他們會先教你們識字認字,并隊列訓練,之后學習兵書戰冊,為期半年,明年一月會有考試,考試通過后,你們便會被授以右都尉軍銜,入軍中效力,望你們好生努力,認真刻苦,前途自會光明”

  劉褚向二人說道。

  二人聽后大喜。

  自是拜謝不提。

  入永興商行已成定局。

  在大明二人也就是流民,任人宰割擺布而已。

  如今入永興商行,有五十畝土地,十兩安家銀。

  如今又可以入軍中謀取一官半職。

  自己的武藝還不會荒廢。

  二人如何不喜。

  見二人功成。

  其他人又怎會示弱,紛紛走上校場,展示武藝。

  劉褚,秦勇稟二人也按這些人武藝強弱,分別安置不提。

  而在另一邊。

  “敢問兄臺貴姓”

  四位素未謀面之人聚一起相互問道。

  “在下兗州府郯城人盧浚遷”

  “開封項城人孟廣遠”

  “汝寧新蔡人賀吉顯”

  “徐州沛縣人章褚濟”

  四人皆自報家門。

  “你們說他們永興商行為何要把人遷入臺灣,呂宋”

  盧浚遷看了看三人,問道。

  “盧兄是明知故問嗎,肯定是海外立國唄”

  孟廣遠笑道。

  “那不是造反嗎”

  章褚濟說道。

  “那章兄干嘛在此,去向朝廷舉報,可是大功一件啊”

  賀吉顯笑道。

  “要不是活不下去,誰會到此啊,再說我家中尚有老母,妻子,一家四口相依為命,而去南洋雖然遠離故土,然我等本就是流民,失去祖業,南洋還有五十畝土地,十兩安家銀,如何不心動”

  章褚濟嘆道。

  “章兄,看看這里的人吧,這里少說都有近兩百萬人吧,我聽說去年他們永興商行就已經開始移民工作了,去年至今已經南移百萬之巨,而且我聽說他們在臺灣,呂宋還收治土著民及早先南下南洋的漢人一百五十多萬,如此算來,他們在臺灣,呂宋安置了就有三百五十多萬人啊,而且從目前看,這絕對不會就此結束,還有你看看這里兩百來萬人,都是如你我一般識字認字的,他們為何把這些人單獨列出來,而且再看那邊的帳篷,估計一會還會考核吧,永興商行所圖不小啊”

  盧浚遷向三人說道。

  三人則四下看了看。

  心中則各有所思。

  《大明豪賈》來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