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七章:下南洋

  正統四年三月十六日。

  淡水港。

  劉建一行人在淡水碼頭登岸。

  時隔半年多,再次回到淡水碼頭,劉建眺望著不遠處已經有一定規模的淡水城,心中更加躊躇滿志。

  如今的淡水城沒有百萬,也應有五六十萬人口了。

  已是劉建麾下第一大城。

  更別說淡水城外還有十幾處鎮鄉,阡陌連片,肥田沃土,沃野千里。

  如今正是三月,一眼望去,一片油菜花田連綿百余米,看不到盡頭。

  因為劉建的要求,如今除去主要規劃出來的產糧區外,其他地方劉建都要求各地采用輪種方式。

  如油棕樹一樣,從西洋商人手中引入原產于泰西,西洋,河中等地的云薹,也就是油菜花種子,在臺灣和舟山一代種植。

  產出菜籽榨油后,再在原有土地上繼續種植一季小麥,一季水稻,或者兩季水稻。

  如此輪種輪播,不僅使得土地肥力大大增加,提高水稻,小麥產量。

  也使得種植的農作物增多,也算是為百姓的生活做出了極大的改善。

  畢竟相比于動物油,菜籽油能夠大規模種植,生產,食用,讓百姓日常炒菜做飯,再也不會為了缺油而苦惱。

  除去油菜花,油棕樹外,劉建還將一種原產于中原南部的橄欖樹在南洋廣為種植,同時也從西洋商人手中獲得了西方來的橄欖樹進行培育。

  如此榨油,做肥皂,當潤滑油等,也算有極大的經濟價值,與油棕樹和棕櫚油也可進行有效的補充。

  如今糧食已經不再是劉建所急缺,故而大范圍種植各種經濟作物,無論是中原一地的,南洋,南洲的還是西洋的,劉建都大規模引進,種植。

  不知道等自己將這些加工成成品的商品再傾銷到西洋各地后,那些西洋商人會作何感想。

  那就不是劉建會思考的問題了。

  就拿菜籽油為例,西洋,泰西如今雖然也在食用,然而一是食用的人群很少,只有貴族方可食用,而且所產油的都是一些小作坊。

  而劉建只要保證有充足的原料供應,那便可以通過蒸汽機,實現大規模,工業化,流水線生產。

  那樣的效率,成本,都是西洋各國所無法比擬的。

  結局如何,一目了然。

  同樣的情況如今已經在南洋顯現。

  雖然劉建和永興商行并未完全占據南洋一地,但永興商行的商品確被麾下各商人和南洋一些商人帶到了南洋各地。

  與廉價的絲綢,棉麻衣物等等相比,各國之內的手工作坊,自產自足的農業體系已完全崩塌。

  雖然永興商行如今向南洋輸送的僅僅只是少數商品,但這已經讓南洋各國,甚至南洲各國王族,貴族,土司,土部,土邦等都頭疼不已。

  在南洋,甚至南洲,只有安南國如大明一般是有專門的地主階級。

  而其他各國,包括三宣六慰,都是土司制度,國王只是國家的象征,真正掌握國家實權的就是這些立于各地,數都數不過來的大大小小的土司,土部,土邦。

  他們麾下各據勢力,平常只是向國王上稅即可,國王有事,也得通過他們才能傳達到地方。

  而各地的農民,奴隸等都是聽命于這些土司,土邦主的,他們才不會管誰是國王,誰當政呢。

  而這些土司,土邦主也是靠這些奴隸,農民供養。

  但如今隨著永興商行廉價的商品持續進入南洋各地。

  原有的體系自然被打破。

  原本這些奴隸,農民本就沒有土地,只能依靠土司,土邦主過活。

  如今生計也被波及,連活下去的希望都看不到,他們又怎會坐以待斃,自然群情激奮,而他們發泄對象,自然就是那些平常壓榨自己的土邦主和土司們。

  雖然土司們一再鎮壓,如滿刺加等國也開始嘗試拒絕或者控制永興商行的商品流入。

  但裂痕已經產生,要想彌補幾無可能。

  而這也正是劉建希望看到的。

  相比于武力征服,再慢慢去整合各種力量。

  如今南洋各國的亂局,自然為劉建進軍南洋提供了便利和借口。

  誰讓你們拒絕和限制我們的商品進入啊,我們保護自己商人沒錯吧。

  何況你們麾下還有很多漢人在苦苦掙扎,我們來解放自己的同胞,合情合理,理由充分。

  而滿刺加等國開始限制自己的商品流入,劉建完全可以以此為借口,進攻滿刺加。

  何況各地土司的統治已經開始松動,劉建完全可以以此為契機,將這些奴隸,百姓都拉入自己旗下,編戶齊民,移風易俗。

  有土地,有自由,能讀書學習,未來表現好還可以當漢人。

  比為這些土司,土邦主,各國王族,貴族效命要好太多了。

  何況以目前永興商行的戰力,南洋一地有國家能夠阻擋嗎。

  拿下南洋,從未對外貿易的肥皂,玻璃等也可以賣到南洋各地,南洋一地的資源,人口,土地也都能成為劉建新的補充。

  一切都準備就緒,就等最后一聲槍響傳來。

  而南洲各地,雖然沒有南洋如今的混亂,但也好不了哪去。

  那些個商人不僅將商品帶入了南洋各國,南洲各國,各土司也有少量商品流入。

  而這同樣沖擊著各國原有市場,特別是安南國,占婆國和暹羅國這三個沿海國家。

  他們也開始如滿刺加一樣,限制,減少永興商行的商品流入本國。

  而為此跳得最高的是安南國。

  自1418年南山起義,自稱平定王,黎利便開始了長達十年的反明斗爭。

  直到宣德二年,朱瞻基決定放棄交趾布政使司,黎利也在同年正式稱帝立國。

  黎利自稱不僅是皇帝還將國號定為大越。

  或許連朱瞻基都沒有想到,這次自己的放棄交趾,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

  首先這影響了大明在南洋,西洋的絕對統治和宗主國地位。

  其次就是放棄交趾,也讓大明失去了一個進軍中南半島甚至整個東南亞的絕好跳板。

  而交趾從此再無回到華夏之手,也成了一大遺憾。

  當然后來到1431年明朝又冊封黎利為安南國王,這完全是掩耳盜鈴,都稱帝了,還自號大越,你這時候冊封其為安南國王,這是啥神操作?

  如今黎利已死,但皇位由其次子黎元龍繼任。

  只是如今黎元龍才十五歲,所以朝政均由輔政大臣黎察負責。

  但其學識淺陋,多行不法,驕橫跋扈,加害忠臣,使得如今安南國內矛盾日顯。

  包括如阮廌,鄭可等一批開國元勛,朝中重臣或辭職,或罷免,或外放,還有如范文巧等均被殺。

  在劉建的記憶里,黎元龍會在1440年聯合鄭可,阮熾等一批大臣,弄死了黎察,掌握了大權,但1442年就死了,皇位只能由兩歲的黎邦基繼位,大權也因此落入鄭可,阮熾等人手中。

  可以說如今安南國內并不算平靜。

  這也讓劉建看到了機會。

  如今安南國如其他南洋諸國一樣,減少和限制了永興商行的商品流入。

  那這樣就怪不了我了。

  大越?最好從這世上永遠消失了更好。

  乘坐馬車,不久劉建便來到永興城外。

  而劉信,劉昂,劉興,劉秉等人早已在城門口等候。

  劉建見此,立刻下車,走上前來。

  “拜見父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