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十日,修養了近半個月的朱祁鎮一身黃色龍袍,在眾太監,宮女的簇擁下往奉天殿而去。
而這時眾大臣也在張輔,楊寓的帶領下在宮門外等候。
這是朱祁鎮吐血大病后第一次上朝,眾臣自知,朱祁鎮必然會有重要旨意選讀。
此旨意關系到大明未來國運。
一眾大臣正在宮門外三兩成群的交談著,忽然一陌生的人影從人群中走出。
眾人定眼一看,乃是襄王朱瞻墡。
朱瞻墡與朱瞻基一般,是太皇太后張杏之子。
當年也曾因想獲得玻璃,肥皂制造之法,而與劉建交過手。
作為朱祁鎮的正兒八經的皇叔,朱瞻墡在大明內部素有賢明,早年也有和朱高熾,朱瞻基一起留鎮南京監國的經歷,后來朱高熾駕崩,朱瞻基北上繼位,在這之中,張杏曾密令朱瞻墡在南京監國,這也是極為少見的南北雙監國。
自宣德之后,便返回自己藩地生活,如今三十有五,去朝也有六年的時間了。
如今忽然北上京師,又值此危難之際,不得不令人瞎想連篇。
自于謙與朱祁鎮密議后不久,朱祁鎮便下旨駁斥了遷都之意。
沒有遷都之意,是戰是和就成了如今大明最重要的選擇。
而相比于主戰派,很明顯主和派占據了絕對上風。
畢竟山海關,古北口已失,喜峰口也受到威脅,薊府,宣府一線長城各個關口都有可能相繼失陷。
而且遼東盡失,宣府,延慶,大同等地八萬百姓被劫掠至兀良哈,遼東百萬人口,三百萬石糧食也盡歸華漢國,華漢國還將遼東與兀良哈兩都護府合并為遼寧省。
各種消息相繼傳入京師。
如今自然沒有太多人繼續堅持主戰了。
作為大明如今最重要的藩王,皇族領袖,當今陛下皇叔。
朱瞻墡此時進京。
結果已不言而喻。
“襄王為何進京”
張輔見到朱瞻墡后,上前問道。
“不知啊,陛下宣我進京孤豈敢不來”
朱瞻墡笑道。
張輔見此,臉色一沉,這時候了,還笑得出來啊。
“看來陛下也打算和談啊,不過如今怕是只有乞和了”
張輔嘆息一聲,搖頭說道。
“英國公不必如此,孤當年也與那劉建交過手,曾為得到那玻璃,肥皂之法,不想被其下套,最后只能放棄,沒找到他卻如此膽大,數年之間居然發展如此,令人感嘆啊”
朱瞻墡也嘆道。
“此人非常人也,我也曾與其深談,然而時至今日,我依然不能知道他心中究竟意欲何為”
張輔嘆道。
“那以英國公之見,我大明有多少和談可能”
朱瞻墡問道。
“我也不知,按理說如今其已經占據絕對優勢,彈指之間,我大明必亡,哪怕不能一統中原,但我大明一亡,天下大亂,群雄并起,而他無論是人口,土地,資源,糧餉,軍械都占據了絕對優勢,最多數年,必一統天下,改朝換代,另立皇朝,可是他已掌握天下命脈,確毫無作為,毫無動靜,不得不寧人費解啊”
張輔搖頭說道。
“孤北上路上曾路過南京,那魏國公也是如此說,實際上如今相比于北方,南方如今更加動蕩,李隆,趙安戰死,十五萬大軍盡沒,松江,楊洲,蘇州,還有常州,鎮江等地可謂震動不已,更別說其老家浙江和杭州等地,百姓逃亡,盜匪橫行,若非各地知府,布政使等全力維持周旋,怕是南方早已大亂了吧,另外,一些士族,士紳也已開始對我大明各地招令陽奉陰違,立堡觀望,要是他真一路進發,這些人必然群起響應,那我大明,亡得更快”
朱瞻墡嘆道。
“居然糜爛至此,看來此事必須早下決斷,否則天下震動,都不用那劉建,我大明內部自己就亂起來了”
張輔一聽大驚失色,黯然說道。
“是啊,南方是我財稅重地,一但有失,我大明如何能保也,故而我一路不敢多停留,一路北上京師”
朱瞻墡說道。
張輔一聽,抬頭看了一眼宮門上午門的大匾額。
不想有生之年,我居然會經歷大明亡國危機。
真是時也命也。
見張輔不在言語,朱瞻墡也暗嘆一聲。
要是大明亡國,自己這些朱姓皇族,藩王是最慘的吧。
可是如今那劉建絕對優勢下,他愿意和我大明商談嗎。
愿意接受我大明的乞和嗎。
而我大明真要死戰到底嗎。
朱瞻墡心中不知。
大部分朝臣心中也不知。
沒過一會,宮門大開。
朱瞻墡,張輔,楊寓領著百官,勛臣等排成了兩排,一路緩步走進了宮中,跨過金水橋,來到了奉天殿前,一路走上玉階,走進了奉天殿內。
“陛下駕到,眾臣上拜”
眾人排列整齊,王振上前大吼一聲。
眾臣一起躬身上前山呼萬歲。
而朱祁鎮則一路走出,坐在了龍椅之上,
“平身吧”
朱祁鎮揮了揮手,眾臣謝恩。
“宣旨吧”
朱祁鎮看了一眼眾臣,對王振說道。
王振上前,拿出了幾道圣旨。
眾臣立刻跪下侯旨。
圣旨一共三道。
這第一道圣旨是告祖宗,告社稷詔。
主要是朱祁鎮向祖宗請罪,立屬自己的罪過,同時也是朱祁鎮為社稷計,要改變大明的對內對外政策,希望求得祖宗原諒。
第二道是朱祁鎮的罪己詔。
如今局勢對大明極為不了,天下也開始有些騷動,不過如今朱祁鎮還是代表了皇權正統,這時候朱祁鎮下詔罪己,也有安撫天下人心的作用。
兩道圣旨念完,眾臣心中也有了打算。
看來陛下這次是真打算和談了啊。
想必之前朱祁鎮已經太廟去祭祀過了吧。
不然也不會下這兩道詔書。
如果那劉建愿意和談,接受大明的求和,乞和。
我大明還能得保。
要是不接受。
那結局可想而知了。
首先淪陷的是大明沿海各省。
之后是兩京,斷南北運河。
至此大明基本是名存實亡了。
更嚴重的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亂,而占據絕對優勢的劉建實際上也擁有絕對統一天下,改朝換代,再建皇朝的可能。
想宋元,元明至今不過七十多年,天下又要大亂了啊。
看了看眾臣跪拜下方,朱祁鎮心中暗嘆。
但愿我大明能渡過如今危局啊。
朱祁鎮心中想著。
最后是第三道詔書。
這是一道任免招。
首先是同意了柴車辭去兵部尚書,之后任命兵部左侍郎徐晞為兵部尚書,右侍郎鄺埜平晉為左侍郎,于謙為兵部右侍郎。
同時,任命襄王朱瞻墡為正使,英國公張輔,新任兵部右侍郎于謙為副使,領使團前往山海關與那華漢國和談。
三道圣旨宣讀完,朱祁鎮并未多言,而是起身轉身離去。
眾臣領旨大呼恭送陛下后,便紛紛起身離去。
這怕是大明開國以來,過得最快的一次大朝了吧。
眾臣起身后,紛紛抬頭看了看上首的龍椅,心中暗嘆。
不知我大明能否平安渡過這次危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