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52、蝗蟲

  吃過飯,師徒三人來到宣化坊。

  宣化坊門口沒什么人來,這畢竟是衙門,官家的威風擺在那里,平頭百姓看熱鬧也就只敢看一眼,多一眼都怕惹上是非。

  只有幾個說書人打扮的中年人,捻著胡須瞇著眼,費勁的瞧著告示上的文字,一邊認,一邊記。

  這些說書人,全憑與人說些新鮮事討生活,衙門里的告示也是他們代為傳達給百姓,衙門也會因此支付他們一筆喝茶的錢。

  錢不多,但貴在是衙門給的。

  衙門給的錢無關多少,這是情分,沒準哪天就用上了。

  說書人瞧見陸錦年三人上前,稍稍讓了個位置。

  有個已經看完了告示的說書人湊到跟前來,嘿嘿一笑,問道:“要讀么?”

  獵龍人不認字是常識,陸錦年師徒三個都是獵龍人,這位說書人還以為來生意了。

  這年頭,大名所有生意人都知道獵龍人的錢好掙,甭管大或是小。

  可惜他這次打錯了算盤,這師徒三人,陸錦年正兒八經讀過書就不提了,他的兩個徒弟也是認字的。

  “不用,我們認字。”

  說這話的時候,沈中原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身板都站的比以往直。

  說書人“哦”了一聲,卻是詫異地看著這邊。

  他想看看這人是不是真認字,沒聽說過獵龍人有認字的。

  沈中原察覺到對方投來的目光,先是冷哼一聲,心中亦是存了賣弄的念頭,當著眾人面,一字一句,大聲的讀了出來。

  陸錦年一邊看告示一邊聽,大體來說還是過了關的,起碼字兒都認全乎了,還欠缺的就是句讀。

  所謂識文斷字,斷字其實就是句讀,這是閱讀的最大難關。

  只認字,卻不知如何斷句的話,一篇錦繡文章讀下來,會發現內容晦澀難懂、意義不明。

  但其實這就是句讀出了問題。

  就像沈中原,他剛才一字不差的把告示上的字都讀了一遍,但你讓他概括一下什么意思,他肯定答不上來。

  旁邊幾位說書人彼此相忘一眼,忍不住嘖嘖稱奇。

  沈中原也沒有得意忘形,自己的情況自己知道,學了一段時間千字文,字是認全了,但離讀還差了點。

  這么一會兒功夫,陸錦年也把告示的內容看完了。

  很奇怪,衙門沒有發布龍獸的懸賞令,倒是發了一張通緝令,而通緝令的內容赫然正是昨夜發生的事情。

  只是衙門不認為這是龍獸作祟,懷疑是有人假龍獸之名,行謀財害命的勾當。

  陸錦年暗暗搖頭,開臨這位還真是不吃教訓。

  一年前的龍患鬧的沸沸揚揚,死了那么多人,好容易才平息了下去,現在出了這檔子詭異的事情,他竟還不當回事?

  當然,也不排除他知道真實情況,但在故意掩蓋。

  開臨去年才鬧了一場龍患,今年又來,如此接二連三,很容易給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以及皇帝陛下造成一種“開臨不是人有問題就是官有問題”的感官。

  而不管是開臨的人有問題,還是官有問題,首當其沖的都是開臨縣令。

  “沒有龍獸的懸賞令,我們走吧。”陸錦年說道。

  沈中原和方毅面容古怪,似是猜到了緣由,張了張嘴卻沒說什么。

  回到驛站,方毅忍不住多嘴道:“師父,開臨縣令太不是東西了。”

  沈中原也幫腔:“走了那么多地方,這樣的真少見,他就不想想,一夜禍害上百口人,這樣的龍患他能壓得住?怕只怕,他這份僥幸永不了多久就會釀成大禍。”

  “大禍也好,死的人多了,懸賞令的金額也高,最好龍獸再把開臨縣令吃了。”方毅賭氣般說道。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開臨百姓攤上這么個縣令,也是倒霉。”陸錦年搖了搖頭,轉而說道:“算了,地方上的事情我們也插不上手,這話就到此為止,一會兒你們去準備一下,不出意外的話,我們下午就進毒沼叢林了。”

  “是,師父。”二人齊聲說道。

  過了正午,收拾妥當的一行人鉆入毒沼叢林。

  因為有過一次經驗,陸錦年帶齊了預防毒蟲和毒瘴的藥物,師徒三人深入其中,卻沒受到多大阻礙。

  漸至黃昏,陸錦年尋了一處遠離溪流的高地搭建過夜的營地。

  這地方地勢高,看得遠,而且遠離溪流,可以避開許多夜間活動的猛獸。

  駐扎好營地,沈中原和方毅自告奮勇去狩獵和取水。

  方毅決心拿出看家的本事證明自己是獵戶家的兒子,沈中原和陸錦年只是笑笑。

  待兩個徒弟離開,陸錦年拿了一包藥粉走到營地外圍,往濕潤的泥土中撒了些許。

  這是陸錦年獨門秘制的驅蟲粉末,還加強了藥效。

  撒了一圈藥粉,確保了今夜不會有毒蟲蛇蟻靠近,陸錦年正要轉身回營地,卻忽然聽到一陣嗡鳴。

  他心中一動,尋著聲音的方向摸了過去。

  不多時,陸錦年來到一片低矮的草叢附近,借著昏暗的天光,他看到一頭水牛大小的蝗蟲在草叢中爬行,它的周身,是無數手臂大小的蝗蟲。

  龍獸!

  陸錦年瞳孔一縮,萬沒想到會在這里遇到龍獸,而且這龍獸看起來有點古怪。

  “明明是龍獸,為何身上的龍氣這么淡?莫非又是善于隱匿氣息的龍獸?”陸錦年嘀咕道。

  他見過許多龍獸,擅長隱匿氣息的委實不多,可自從獵殺大貓以來,他遇到的善于隱匿氣息的龍獸就越來越多了。

  就仿佛一夜之間,許多龍獸都掌握了這個技巧,而這對于獵龍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壞消息。

  獵龍人捕捉龍獸蹤跡的慣用手段就是通過觀望龍氣的匯聚之地。

  一般而言,獵龍人走到一個地方,想要判斷這里有沒有龍獸,一眼看過去,有龍氣就是有龍獸,沒龍氣就是沒龍獸。

  可是如果大多數龍獸都掌握了隱匿氣息的能力,那么獵龍人這個最直觀、最有效的手段就沒用了。

  這不僅會對獵龍人的獵龍行動造成影響,對各地的百姓也是一種隱性的威脅。

  畢竟,亡羊補牢不如防微杜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